徐文娟
,
黄宇虹
,
王龙星
,
杨乾栩
,
肖红斌
,
张德芹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547
以α-溴代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十七酸为内标物,建立了糖尿病患者血浆中游离脂肪酸(FFA)代谢谱分析法,实现了6种主要FFA及6种微量FFA的定量分析.用此方法分析了75位临床糖尿病患者的血浆FFA代谢谱,并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DA)对气虚和气阴两虚两种中医虚证进行了关联分析,正判率为94.3% .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花生四烯酸(C20∶4)和油酸(C18∶1)承载了这两种虚证的重要信息,可作为潜在的标志物.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血浆FFA代谢谱与中医虚证的相关关系对规范证候临床诊断,提高中医药诊疗体系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代谢组学
,
脂肪酸
,
糖尿病
,
中医证候
徐文娟
,
张良晓
,
黄宇虹
,
杨乾栩
,
肖红斌
,
张德芹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2.04033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综合征之一,中医因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而广泛受到重视.该文以血浆中脂肪酸代谢谱及血脂代谢指标为研究对象,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5种糖尿病中医证候(气虚、阴虚、气阴两虚、热盛和血瘀)进行关联分析.通过正交信号校正的偏最小二乘(OSC-PLS)方法将5种证候与健康组较明显地区分开.同时,采用非线性判别分析(ULDA)对健康组、中医虚证(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中医实证(热盛、血瘀)进行分析,3组样本体现明显的聚类效果,正判率达到95.7%.其中对分类贡献较大的标志物为二十碳二烯酸( C20∶2)、二十碳五烯酸(C20∶5)、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这一结果为辅助糖尿病中医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关键词:
脂肪酸代谢谱
,
非线性判别分析
,
糖尿病
,
证候分型
陈洪玉
,
张鹤
,
徐文娟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2.029
钢丝绳是矿井提升设备以及井下牵引轨道运输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容器和传递动力的重要部件.钢丝绳的损坏不仅对提升运输的安全构成威胁,也会导致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增加了生产成本.将现场采集的斜井提升钢丝绳上的油垢制成粉末试样进行XRF射线分析,将多个磨损部位制成金相试样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得出钢丝绳受磨损的种类,提出了必要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钢丝绳
,
磨损
,
预防措施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徐变系数、徐变泊松比以及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的双轴、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空间徐变,介绍了应力组合对有效徐变泊松比的影响和基于有效徐变泊松比的空间徐变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应力张量的弹性力学意义,引入了球应力徐变系数(ψ)m和偏应力徐变系数(ψ) d,提出了基于这两个徐变系数的空间徐变计算统一表达式,可计算混凝土在单轴、双轴和三轴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徐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变化规律与对比普通混凝土相似.EMV法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具有较低的徐变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
何智海
,
钱春香
,
钱桂枫
,
孟凡利
,
程飞
,
高祥彪
,
庄园
功能材料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双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减缩剂对7d等强度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胶比浆体的化合结合水量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系数发展较快,加载100d左右趋于稳定;减缩剂和双掺矿物掺合料均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以掺减缩剂效果更好,450d值仅为0.63,而PVA纤维增加了徐变系数;混凝土的徐变系数随浆体化学结合水量的增加而降低,60d早龄期浆体水化有利于降低徐变系数,450d后期水化产物对降低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贡献不大.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系数
,
化学结合水
,
减缩剂
,
等强度
张异
,
钱春香
,
赵飞
,
何智海
,
曲军
,
郭景强
,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1.023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以缓凝组分、减缩组分对等配合比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灰比浆体非可蒸发水含量及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演化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相比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徐变,其中以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效果最好;减缩剂对混凝土的徐变有降低作用,缓凝组分的掺入对徐变有不利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和减缩组分能通过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分传输和向外界扩散来降低徐变;早强型聚羧酸使浆体具有较多的水化产物数量,对强度的增加和徐变的降低有一定好处,缓凝组分的掺入会延缓水化并减少总水化产物数量,降低强度,使徐变增加.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度
,
减水剂
,
非可蒸发水
,
内部相对湿度
张云国
,
吴熙
,
毕巧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通过试验研究了两种水胶比分别为0.33和0.29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SCLC)的收缩和徐变性能,并与配合比相似的普通骨料自密实混凝土(SCC)及强度接近的普通混凝土(NC)进行了对比.收缩试验从入模后12小时开始,至6个月结束.徐变试验从3天龄期开始加载,分别在7、14、21和28天继续加载,而后保持荷载不变,加载应力水平分别为相应龄期抗压强度的40%,持续12个月.试验结果表明:SCLC前10天龄期有轻微膨胀现象,收缩变形始终小于SCC和NC,至6个月时三者有接近趋势;360天龄期SCLC徐变系数低于NC和SCC,而徐变度则高于NC,与SCC相当;随着抗压强度的提高,SCLC的徐变系数和徐变度均有减小趋势.
关键词: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
,
工作性能
,
收缩
,
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