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飞明
,
魏国升
,
戴明
,
岳帅
,
王瑛
腐蚀与防护
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25℃时樟树籽提取物(CCSE)在5% H2 SO4溶液中对 A3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樟树籽提取物为15 g/L 时,在25℃时缓蚀率达84.01%;因其在钢铁表面吸附起缓蚀作用,吸附模型符合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运用相关公式,求出ΔG 的值在-20~0 kJ/mol 之间,属于物理吸附;并讨论了缓蚀机理。极化曲线表明樟树籽提取物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
关键词:
樟树籽提取物
,
硫酸
,
缓蚀率
,
缓蚀机理
林钦
,
付凤富
,
陈国南
,
郑小严
,
戴明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4.03023
建立了饲料中6种全氟化合物的聚酰胺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分析法。样品采用酸化乙腈提取,在酸性条件下用聚酰胺固相萃取小柱富集,甲醇淋洗净化,5%( v/v)氨水/甲醇溶液洗脱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检测。分析柱为 Acquity BEH C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5 mmol/L乙酸铵-乙腈梯度洗脱;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对6种全氟化合物的检出限均小于0.1μg/kg;对6种饲料及原料的加标回收率为94.2%~108.9%,精密度( RSD)为1.8%~8.6%( n=6);在0.5~25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 r﹥0.995。该方法前处理成本低,效果好,适合复杂基质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聚酰胺固相萃取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全氟有机化合物
,
饲料
张晶
,
戴明
,
孙丽娜
,
赵春蕾
,
冯磊
,
杨添星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32806.0911
在DM6467T平台上,设计了视频编码存储和网络传输系统.介绍了达芬奇平台的特征、系统的硬件框架和达芬奇开发平台的搭建.调用达芬奇平台的编解码引擎中h.264编码算法,进行了App端多线程应用程序设计,详细介绍了主线程、视频线程、捕获显示线程、传输线程和写线程的流程以及相互关系.完成了软硬件的集成并进行了相关应用程序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视频回放清晰流畅,实时性很高;网络传输的视频播放性能可以满足实时视频监控系统要求;存储后的视频数据得到大于100倍的压缩比.
关键词:
DM6467T
,
视频
,
编码
,
存储
,
传输
张来新
,
朱海云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简要介绍了罗丹明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特性及应用,重点介绍了:①新型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②新型罗丹明及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并对罗丹明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罗丹明
,
合成
,
应用
杨杨
,
高超颖
,
许良
,
段莉梅
,
李斌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658
罗丹明以其良好的光稳定性、光物理性质和荧光效应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基于罗丹明的螺环衍生物与被检测物质作用开环而产生荧光响应的特性,将两个或多个罗丹明母体单元构筑到包含特异性的识别单元的探针分子中,形成多枝的罗丹明酰肼类荧光探针,不仅可以弥补单分子探针的某些功能缺陷,而且可以使其具有更高灵敏度、更高选择性和可靠性,更加有利于分析检测.本文着重从设计原理、识别性能、应用范围等方面介绍了多枝罗丹明探针在Hg2+、Cu2+、Fe3+和Al3+等离子检测中发展趋势,并展望了这类荧光探针在活细胞金属离子光学成像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枝罗丹明
,
荧光探针
,
荧光识别
,
检测限
,
细胞成像
李彦
,
李耀国
钢铁
总结了三明钢铁厂1号高炉投产以来的实绩.三钢1号高炉增铁节焦的主要措施是高熟料比、高品位、低休风率、高顶压、大风量.
关键词:
增铁节焦
,
高熟料比
,
大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