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8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水热法制备In掺杂ZnO薄膜的表面形貌及其光学性质

, 江瑶瑶 , 尚凤娇 , 周智涛 , 王峰 , 赵敏 , 吕建国

硅酸盐通报

采用水热法在ZnO籽晶层上制备了不同In掺杂量的ZnO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等测试分析薄膜的微结构、表面形貌、透射谱和室温光致发光谱.结果表明,In离子的掺入未改变薄膜的晶相结构,但抑制了ZnO晶粒的生长,使得ZnO的结晶度明显下降.随着In含量的增加,薄膜表面rms粗糙度和平均颗粒尺寸均逐渐减小,光学带隙Eg先增大后减小.所有薄膜的PL谱中均观察到405 nm左右的紫光发光带,研究了In掺杂量对紫光发光带的强度和峰位的影响,并对其紫光发射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In掺杂 , ZnO薄膜 , 表面形貌 , 光致发光谱

In掺杂量对ZnO薄膜微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未掺杂和In掺杂ZnO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分析薄膜的微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In掺杂ZnO薄膜仍为六角纤锌矿结构,但In的掺入抑制ZnO薄膜的结晶,使得薄膜的结晶度降低.In掺杂ZnO薄膜表面呈网络状结构,随着In掺杂量的增加,表面起伏程度减小,空隙减少,表面平整,致密度提高.In掺杂ZnO薄膜的光学带宽Eg值均小于未掺杂ZnO薄膜,且随In掺杂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用Burstein-Moss效应和缺陷浓度变化对光学带宽变化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In掺杂ZnO薄膜 , 光学性质

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曲面的多重分形谱

吕建国 , , 宋学萍 , 孙兆奇

功能材料

构造了不同分形维数的Weierstrass-Mandelbrot(W-M)分形曲面,采用多重分形方法研究了W-M曲面表面高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曲面分形维数的增加,多重分形谱的谱宽△α从0.082增大到0.215,说明曲面的起伏、粗糙程度随分形维数的增加不断增大,与方均根rms粗糙度σ的计算结果一致.分形谱的△f均>0,表明曲面上高度最大处数目多于高度最小处数目,曲面的峰位处比较平缓、圆润.

关键词: Weierstrass-Mandelbrot(W-M)曲面 , 分形维数 , 多重分形谱 , 粗糙度

不同退火温度In掺杂ZnO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

硅酸盐通报

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观察4%(原子分数)In掺杂ZnO薄膜的微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微结构分析表明:薄膜仍为六角纤锌矿结构,由于In杂质的掺入,使得薄膜结晶度劣化,退火温度对薄膜微结构影响较小;表面形貌观察结果显示:薄膜表面凹凸不平,450 ℃退火处理薄膜表面最平坦,尺寸在50~100 nm之间小颗粒致密、均匀地分布于起伏的表面;紫外可见透射谱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薄膜光学带宽E_g由3.267 eV减小到3.197 eV,该结果可能与薄膜表面残余应力发生变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 ZnO薄膜 , 退火温度 , 光学性质

MoO3纳米纤维TEM图像的多重分形谱

吕建国 , , 宋学萍 , 孙兆奇

功能材料

用多重分形方法研究了透射电镜(TEM)观察到的α-MoO3纳米纤维的形貌.TEM观察表明,样品中纳米纤维的分布和均匀程度都随着HNO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形貌由纤维状向带状过渡.多重分形谱的分析显示,随着HNO3浓度的增加,Δf从0.4345增大到2.4530,样品中纳米纤维的最大概率分布的数目多于最小概率分布的数目,说明纳米纤维数目和宽度均增加;分形谱宽Δα愈来愈小,表明纳米纤维的分布愈来愈均匀.因此,多重分形谱可以很久地表征α-MoO3纳米纤维的分布特性.

关键词: MoO3 , 多重分形谱 , 纳米纤维 , TEM

一类最优相位协变量子克隆

张文海 , , 曹卓良 , 杨名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1.05.012

相位协变量子克隆在量子密码术中有重要的应有.利用一般的量子克隆幺正变换形式,得到克隆的保真度.结果表明存在一类最优相位协变量子克隆.对这一类量子克隆的幺正变换,拷贝的保真度最大且相等.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提出实现这类量子克隆幺正变换的实验方案.

关键词: 量子信息 , 量子克隆 , 最优相位协变量子克隆 , 腔量子电动力学

型金矿的再定义

周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高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

中高含硅钢抑制“圣德效应”的研究

郭士强 , 朱殿瑞 , 李福军

腐蚀与防护

油田油管属中高含硅钢管,在热浸镀锌过程中通常产生"圣德效应",致使镀层结合力差,易起皮脱落。多次试验表明,向锌液中添加多元合金及热浸镀过程中使用振荡器可有效抑制"圣德效应"(Sandelin effect)的产生。

关键词: 高硅钢 , 圣德效应 , 合金化

秦岭地区卡型金矿地质特征

马光 , 刘继顺 , 宫丽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3.003

秦岭地区为我国卡型金矿重要产地之一,矿床明显受地层层位及构造控制,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等蚀变关系密切.成矿流体以渗流热卤水为主.成矿主要发生在印支-燕山期.本文总结的我国秦岭地区卡型金矿地质特征,对寻找此类型金矿具指导意义.

关键词: 秦岭 , 型金矿 , 地质特征

水泵防垢技术简介

许正全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0.10.009

简要介绍了水泵垢原因、涂层防垢原理、方法和应用实例.

关键词: 水泵 , 涂层防护 , 阻垢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2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