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加庆
,
杨利彬
,
王杰
,
刘晓亮
,
姚同路
,
戴诗凡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60442
在分析讨论复吹转炉冶炼过程脱磷反应规律、常规转炉冶炼过程脱磷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了转炉冶炼过程脱磷时机选择与合理控制机制.基于转炉脱磷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分析得出,底吹搅拌能兼顾渣-钢界面搅拌和控制脱磷温度,是提高脱磷效率的主要动力学手段.通过水模试验模拟渣-钢之间的传质现象得出,转炉底吹元件数量和底吹强度的不同组合与渣-钢界面间的有效传质存在合适的匹配关系,随着转炉底吹强度增加,底吹元件个数应适当增加.转炉长寿命复吹效果不但取决于合理的供气元件选型、数量、布置及供气模式,更要依靠科学的底吹维护工艺制度.
关键词:
复吹转炉
,
底吹搅拌
,
渣-钢界面
,
传质
,
脱磷效率
吴伟
,
戴诗凡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7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石灰石和石灰块在转炉初期渣的溶解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 550℃,加入石灰块与部分初期渣反应,仍为固相,没有形成液相;加入的石灰石块已完全溶解在转炉初期渣中,形成均质的液态渣.在工业试验中,分别在转炉前期和中后期加入石灰石考察其熔化状况及脱磷效果,结果显示,吹炼前期加入石灰石的炉次,吹炼前期形成的炉渣碱度较低,约为1.5左右,吹炼终点炉渣碱度才达到预期的指标,脱磷效果前期不佳,中后期才有所提高;中后期加入石灰石的炉次,吹炼过程能够保持较高的炉渣碱度,有利于保持稳定的脱磷效果.
关键词:
石灰石
,
化渣效果
,
脱磷效果
,
试验
戴诗凡
,
吴伟
,
张曦东
,
王鹏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160
为了推广锰矿直接还原技术在转炉内的使用,对转炉终点条件下锰矿的热分解、熔融还原和渣钢间平衡状态进行了分析.利用热力学分析方法讨论了国内外转炉锰矿直接合金化锰的平衡状态.结果表明,在转炉终点时刻,锰矿以MnO形式存在于渣中;锰在渣钢间的平衡主要以铁、锰竞争氧化的形式存在;理论计算锰分配比和实践生产数据有相同的趋势,且计算值大于实践生产数据;高温、高碱度、高w([C])、低w((TFe))可以降低锰分配比;渣量越小,锰收得率越高.此外,讨论了进一步提高转炉锰收得率的控制工艺.
关键词:
转炉终点
,
锰矿
,
分配比
,
直接合金化
,
收得率
姚同路
,
曾加庆
,
王杰
,
刘小亮
,
戴诗凡
,
李相臣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195
在转炉冶炼过程中,底吹参数对渣钢间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底吹参数如底吹枪支数、底吹强度对传质效果的影响,以100 t转炉为原型,根据相似原理,通过冷态模拟试验研究了苯甲酸在油水间的传质规律.试验表明,传质系数随着底吹强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现象;最优底吹流量随底吹枪支数增加而增加,底吹枪由4支逐渐增加到10支时,最优底吹流量由0.08增加至0.25 m3/(t·min);最优单支枪供气强度为0.02~0.025 m3/(t·min),且随底吹枪支数增加略有增加.
关键词:
底吹参数
,
相似原理
,
传质系数
,
单支枪强度
许媛媛
,
叶耕心
,
赵莎莎
,
郭智勇
,
储成顶
,
姚余有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5.034
建立了羊水中利凡诺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采用正丁醇一步提取样品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为 0.7 ng/mL,回收率为89.6%~100.2% ,日内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RSD)计)为1.4%~6.3% ,日间精密度(RSD)为2.2%~6.5%.该方法完全符合中国药典 2005 版规定,可作为临床检测方法.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利凡诺(rivanol)
,
羊水(amniotic fluid)
姚翠霞
,
张术根
,
王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粤北曲仁碳酸盐岩盆地北缘聚集的铅锌硫化物矿床地质矿化特征相比于其他MVT矿床,具有成矿特殊性。为了确定该类矿床成矿流体和物质的来源以及成矿作用过程,对研究区矿床地层、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硫铅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构造以及稀土元素研究结果显示该类铅锌硫化物矿床经历了黄铁矿矿化与铅锌矿化两个成矿作用过程,前者与赋矿层灰岩的物源联系更紧密,后者的成矿金属物质并非直接来自赋矿层灰岩,而是由通过北东、北西向断裂向上运移的盆地深部流体提供,且局部受到中基性岩浆侵入活动轻微改造;矿石及相关地质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铅主要来自盆地基底碎屑岩层,部分来自盆地深部壳源重熔型花岗质岩浆,少部分来自盆地碳酸盐岩层,而硫主要为地层硫,小部分为壳源岩浆硫;闪锌矿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盐度和温度结果显示铅锌热液成矿期古地热高异常,盆地基底碎屑岩含水系统及燕山期岩浆热液参与铅锌成矿。综合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可知,粤北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属于两期热液叠加-改造热液型铅锌矿床。
关键词:
凡口式MVT铅锌矿床
,
地球化学特征
,
成矿流体
,
成矿物质来源
,
成矿作用过程
材料研究学报
金属材料品界在金属蜘变和蜘变断裂中的作用················1·····,····,································……孔庆平戴勇(2一1)贝氏体相变机制··········································································,·‘···············,·,·····,,一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