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涡扇发动机轴对称塞式喷管红外辐射特征计算

陈俊 , 吉洪湖 , 黄伟 ,

工程热物理学报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3~5 μm波段涡扇发动机轴对称塞式喷管的红外辐射特性,并与轴对称收扩喷管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轴对称塞式喷管红外辐射的空间分布和光谱分布特性方面与轴对称收扩喷管具有相似的特征,但是在红外辐射强度的数值有较大差别;以轴对称喷管为基准,轴对称塞式喷管无冷却措施的情况下尾向0°~15范围内能够降低红外辐射强度,但在其他方向上的辐射强度有所增强;塞锥后部壁面冷却至400 K,在0°~90°方向上塞式喷管均能有效降低红外辐射,且0°方向上降低了40.4%.大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作用随着探测角度的增大而增强.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 轴对称塞式喷管 , 红外辐射 , 数值模拟

碳化钨模表面沉积Re-Ir抗高温黏连涂层研究

魏俊俊 , 朱小研 , 陈良贤 , 刘金龙 , 黑立富 , 李成明

稀有金属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WC模基材表面分别生长Re、Ir单层膜及Re/Ir复合多层膜3种膜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轮廓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纳米压痕仪等对所制备涂层的表面形貌、结构以及涂层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高温润湿角测量仪结合常用的镜头玻璃硝材D-ZK3与模进行高温浸润测试.结果表明,涂覆3种膜系后模力学性能及抗玻璃高温黏连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Re/Ir多层膜系综合性能优于Re和Ir单层膜系,在延续基材表面精度的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模表面硬度及弹性模量,高温状态下与玻璃硝材浸润性明显减弱,接触界面未观察到元素互扩散现象,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 , 硬质合金 , 玻璃模造 , 高温润湿

薄层色谱法分析葵花粕中的绿原酸

朱玉 , 张书胜 , 张西林 , 陈洁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1.01.020

以聚酰胺薄膜为固定相、体积分数为36%的乙酸溶液为流动相,研究建立了薄层色谱分离测定葵花粕中绿原酸的方法。绿原酸样品溶液上行展开8.5cm,其Rf值为0.61。绿原酸的检测量在0.05μg~0.6μg范围内,其斑点的面积与绿原酸的检测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绿原酸的回收率为97.53%,不同薄层板之间的RSD为2.57%,最低检出限为0.025μg。在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为萃取剂、搅拌振荡萃取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以该方法测定萃取液中绿原酸的含量和葵花粕中绿原酸的残留量,确定了最佳萃取次数,为研究葵花粕中蛋白质的最佳萃取工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薄层色谱法 , 葵花 , 绿原酸

非球面玻璃模造用碳化钨模磁控溅射铼-铱镀膜工艺优化

杜琪健

电镀与涂饰

通过钽过渡镀层与铼-铱复合镀层相结合的膜层结构,解决了非球面玻璃模造碳化钨模热压寿命短、沾黏等问题.通过离子源和镀膜层厚度参数的优化调整,得到了最佳镀膜工艺和参数,改善了模的表面品质,延长了模的使用寿命.镀钽膜层15 min及铼-铱膜层21 min后所得镀膜的总厚度约为270 nm,模热压寿命可超过3 000次.

关键词: 非球面玻璃 , 模造 , , 碳化钨 , , 铼-铱镀层 , 磁控溅射

斑斓闪烁"斑金"

宁远涛 , 赵怀志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0.03.013

利用某些金合金中的马氏体与类马氏体相变所形成的表面浮突与精细层状结构在光线作用下所产生的光栅衍射效应,使合金表面呈现斑斓闪烁的光学效果,称之为"斑效应"(Spangle Effect),具有这种效应的金合金称"斑金"合金("Spangold"alloy).作者评述了"斑"与"反斑"效应的冶金学原理及光学效应,介绍了23KAu-Al和18KAu-Cu-Al斑合金的结构变化、光学特性和其它性能."斑金"合金及其"斑"与"反斑"效应极具美学观赏价值与装饰效果,构成了金合金饰品的新家族.

关键词: 马氏体相变 , 类马氏体相变 , 有序相变 , 金合金 , 饰品材料

超滤膜法浓缩薏苡多糖提取液

杜邵龙 , 周春山 , 雷细良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5.018

研究了薏苡多糖的超滤膜法提取液浓缩和除小分子杂质过程,并对膜工艺过程的浓差极化及膜污染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膜清洗进行了尝试,得到适合的膜清洗工艺.在四种陶瓷超滤膜中,截留分子量为150 kDa的超滤膜最适合于薏苡多糖提取液浓缩;当压力在0.13~0.21 MPa,温度在20~60℃时,压力和温度的提高均有利于超滤膜通量的增大,但也会加剧膜通量的下降;在超滤过程中,膜污染阻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而浓差极化效应则不断减小;采用热水,碱洗和次氯酸钠清洗后,膜水通量能够恢复到实验前的水平.

关键词: 薏苡 , 多糖 , 超滤

基于神经网络的膜法薏苡油脱胶过程动态模拟和预测

杜邵龙 , 周春山 , 张杰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6.005

应用BP神经网络对膜法薏苡油脱胶过程的膜通量动态模拟与预测.研究了神经网络的构建、训练、结果测试和模型泛化,并用得到的神经网络对不同运行条件下(操作压力和温度)膜通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能够很好地模拟膜法脱胶过程的通量变化,预测结果与实验实测结果能够很好的吻合.与传统模型法相比,神经网络能快速简便地得到模拟和预测膜分离过程.

关键词: 神经网络 , 超滤 , 薏苡 , 脱胶 , 动态模拟和预测

粤北曲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姚翠霞 , 张术根 , 王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粤北曲碳酸盐岩盆地北缘聚集的铅锌硫化物矿床地质矿化特征相比于其他MVT矿床,具有成矿特殊性。为了确定该类矿床成矿流体和物质的来源以及成矿作用过程,对研究区矿床地层、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硫铅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构造以及稀土元素研究结果显示该类铅锌硫化物矿床经历了黄铁矿矿化与铅锌矿化两个成矿作用过程,前者与赋矿层灰岩的物源联系更紧密,后者的成矿金属物质并非直接来自赋矿层灰岩,而是由通过北东、北西向断裂向上运移的盆地深部流体提供,且局部受到中基性岩浆侵入活动轻微改造;矿石及相关地质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铅主要来自盆地基底碎屑岩层,部分来自盆地深部壳源重熔型花岗质岩浆,少部分来自盆地碳酸盐岩层,而硫主要为地层硫,小部分为壳源岩浆硫;闪锌矿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盐度和温度结果显示铅锌热液成矿期古地热高异常,盆地基底碎屑岩含水系统及燕山期岩浆热液参与铅锌成矿。综合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可知,粤北曲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属于两期热液叠加-改造热液型铅锌矿床。

关键词: 凡口式MVT铅锌矿床 , 地球化学特征 , 成矿流体 , 成矿物质来源 , 成矿作用过程

格明子在均匀磁场中的性质

何秉然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4.01.008

主要研究了格明子的质量和电荷半径在均匀磁场中的变化性质.基于系统所拥有的对称性,本研究采用一组拥有轴对称性的拟设方程式以便进行研究工作.本研究证明重子数即使在非零磁场中也是一个守恒量.本研究发现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格明子的质量和电荷半径对磁场的依赖方式不同:由于磁场的主要贡献由线性项过渡到平方项,因此随着磁场的增强,格明子的质量先下降然后上升;与此相对应的,随着磁场的增强,格明子的电荷半径先增加然后减小.最后,本研究发现磁星内部的状态方程式对磁场强度有强烈的依赖,因此在理论计算磁星的质量上限时应考虑磁场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格明模型 , 强磁场 , 磁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