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8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稀土对胡麻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巴特 , 乌宁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3.01.009

稀土对胡麻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分解、游离脂肪酸转变成糖以及胡麻幼苗根系活力、根系对K+的吸收和叶片叶绿素合成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稀土 , 胡麻 , 生物学活性

共价和极化对151Eu穆谱的影响

高发明

中国稀土学报

利用化学键的介电理论研究了151Eu穆谱同质异能位移,发现由共价性fμc和极化率αμL定义的化学环境因子h与穆谱同质异能位移δ存在线性关系: δ=δ0+b·h (h=(ΣμαμL·fμc)1/2). 决定151Eu穆谱同质异能位移的主要因素是化学键的共价性和配位离子的极化率, 所定义的化学环境因子能够很好地表征同质异能位移的变化, 并给出了计算Eu3+化合物同质异能位移的方法.

关键词: 稀土 , , 同质异能位移 , 共价性 , 极化率 , 线性关系

基于基法中间相沥青的流变性质

金鸣林 , 程洁羚 , 王连星 , 金双玲 , 张睿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5)60183-4

用基法研究了热处理前后(室温~520℃)相沥青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加热速率下,基流动度具有很好的重现性。未经热处理的中间相沥青的流动度在253~282℃之间随温度增加缓慢增加,在282~311℃随温度增加呈现指数增大,在282~498℃几乎不变。热处理的沥青的流动度也随温度增加呈现类似的S型的变化规律,其中指数增加段可以用阿伦尼乌公式计算其粘流活化能。沥青的甲苯不溶物含量随热处理时间增大从67.3%增大到88.7%,粘流活化能为203.6~294 kJ/mol。

关键词: 流变学 , 基氏流动度仪 , 高温煤焦油沥青 , 中间相沥青

电气石晶体穆谱特征的聚类分析

郭昀 , 桑文斌 , 王汝成 , 张文兰

功能材料

利用穆谱,对比研究了广西、河北、内蒙、新疆等地电气石晶体中Fe离子的微观结构特征.首次尝试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来揭示电气石晶体中Fe离子的价态和占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电气石的分类特征明显:河北、广西、内蒙电气石的穆谱特征类似,Fe离子具两种价态,分别占据Fe2+(Y)、Fe2+(Z)、Fe3+(Y)位;新疆电气石中Fe离子呈二价,主要占据Y位及在Y-Z位出现次近邻效应.

关键词: 电气石 , , 聚类分析 , Fe离子的价态和占位

铁-铬-碳合金粉末的穆谱分析

李宁 , 耿刚强 , 程军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5.09.007

用机械合金化(MA)法制备不同成分的铁-铬-碳三元合金粉末,并用X射线衍射、穆谱分析了材料在MA过程中的固态相变、晶粒晶化及磁性变化.结果表明:粉末晶粒减小导致穆谱峰形宽化,内磁场分布(HFD)减小,碳元素可以促进Fe3C为主的碳化物析出,铬元素使粉末更趋向于非晶态转变,并使材料出现超顺磁现象.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 固态相变 , , 超顺磁现象

基于迪-阿德反应的聚乙二醇自修复材料的制备

杨莉 , 赵健 , 夏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成了呋喃封端的聚乙二醇(F-PEG-F)和含有3个马来酰亚胺官能团的小分子交联剂三(2-马来酰亚胺基乙基)胺(TME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分析表征了产物结构.通过F-PEG-F和TMEA反应制备了具有可再加工性能及自修复性能的交联聚合物材料.由于迪-阿德(Diels-Alder,DA)反应的动态可逆性,样品在100℃时发生逆DA(Retro-DA)反应,交联结构破坏.材料损伤后由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察到破坏部位成功愈合,实现了自修复.此外,随着交联剂含量增加,材料拉伸强度有所提高;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提高,拉伸强度略微下降.当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交联含量为45%时,拉伸强度达到1.27 MPa,断裂伸长率为44%,60℃时修复率可达到90%.

关键词: 呋喃 , 聚乙二醇 , 马来酰亚胺 , 自修复 , -阿德反应

谱在钙铁硅铁磁体微晶玻璃研究中的应用

陈建华 , 陈国荣 , 杨南如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1.03.001

应用穆谱来研究钙铁硅铁磁体微晶玻璃中氧化铁的适宜允许含量、熔制条件、热处理气氛和晶化过程。结果表明,穆谱对于准确地研究钙铁硅微晶玻璃形成、热处理过程中铁离子的价态、配位、结构情况具有重要价值,与XRD等其它方法的研究结果相比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关键词: , 微晶玻璃 , 铁磁体

R型六方铁氧体化学键性质和穆谱位移研究

高发明 , 李东春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1.04.018

利用电介质的平均能带模型计算了R型六方铁氧体BaTi2Fe4O11和BaSn2Fe4O1,的化学键参数,得到BaTi2Fe4O11的2a、4f、4e、6g各晶位平均共价性分别为0.062、0.354、0.309、0.361;BaSn2Fe4O11的相应晶位平均共价性分别为0.062、0.353、0.183、0.255.应用化学环境因子计算了57Fe、119Sn在R结构中的穆同质异能位移,确定了57Fe、119Sn的价态和占位情况.

关键词: R型六方铁氧体 , 化学键 ,

用穆效应研究磷酸—铁锈反应产物

陈俊明 , 王戈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用穆效应研究了α—Fe和铁锈的各主要组份(α-,γ-,δ-,am-FeOOH;α-,γ-Fe_2O_3和F_3O_4)与商品磷酸系锈控涂料主要活性组份—20%磷酸酒精液的作用,结果表明除Fe_3O_4的作用产物系三价铁无定形磷酸盐外。其余产物都为酸式磷酸盐FeH_3(PO_4)_2·2 1/2H_2O。另外,在Fe_3O_4和在α-Fe的反应产物中还存在多种高自旋二价铁的产物。环境中的NaCl及H_2O会不同程度地改变上述反应产物的结构,而O_2对二价铁磷酸盐变成三价铁磷酸盐是必须的。作者用形核长大和高聚物聚沉两种不同沉淀机制对以上结果作了解释。

关键词:

铁氧体吸附剂的穆谱解析及其反应吸附脱硫性能

陈霄 , 朱凯新 , M.A.Ahmed , 王军虎 , 梁长海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068-3

运输燃料中的含硫化合物依然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世界各国对燃料油标准特别是硫含量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为了应对燃料油的无硫化趋势,探索新型脱硫技术去除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成为研究热点.吸附脱硫技术(ADS)能够选择性地脱除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而不影响其中的烯烃含量,从而避免了加氢精制过程中烯烃饱和导致的辛烷值降低问题,成为目前成熟的清洁油品生产技术.
  本文采用微波辅助燃烧技术,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金属硝酸盐和尿素混合物快速燃烧反应,成功合成一系列铁氧体吸附剂(MgFe2O4, NiFe2O4, CuZnFe2O4, ZnFe2O4, CoFe2O4).以含有噻吩的正庚烷(总含硫量3000 mg/L)为汽油模型,在固定床反应器中500 oC反应条件下探索了所合成铁氧体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铁氧体吸附脱硫活性大小为:MgFe2O4>NiFe2O4>CuZnFe2O4>ZnFe2O4>CoFe2O4.其中MgFe2O4较其他铁氧体具有更高的吸附脱硫性能.这是由于Mg-Fe合金化程度低,而且掺杂的Mg降低了Fe与S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了吸附脱硫性能.此外, Mg作为一种典型的碱金属可在一定程度上显著促进噻吩分解.
  X射线衍射和穆谱作为敏感的结构和组成检测手段,广泛用于解析铁氧体吸附剂在吸附脱硫过程中的结构和相态变化.通过穆谱成功解析了铁氧体中Fe的存在形式及其化合态.对新鲜铁氧体吸附剂、吸附脱硫后的吸附剂以及氧化再生的吸附剂进行监测对比,发现在吸附过程中铁氧体被部分硫化成Fe1-xS和双金属硫化物.在空气中经高温(500 oC)处理可成功实现铁氧体吸附剂再生.本文通过对铁氧体吸附剂的结构解析和性能测试,为新型吸附脱硫剂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铁氧体 , 吸附脱硫 , , 再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2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