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18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Na0.75Co1-xRuxO2体系中的金属-绝缘体相变

王杭栋 , 杨金 , 李琦 , 万海洋 , , 张维 , 吉村一良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5.z1.009

在采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单相Na0.75Co1-xRuxO2(0≤x≤0.5)样品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输运性质和磁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x≤0.5的样品仍保持单相,样品的晶格参数随着Ru替代浓度x值的增加逐渐增大,说明在该体系中,Ru能均匀地替代Co.对于x=0的样品,在整个测量温区内,其电阻率-温度关系呈现典型的金属行为; x=0.01样品在T=37K附近发生了金属-绝缘体相变;而x≥0.02的所有样品,整个测量温区内均为半导体.与x=0样品相比较,x=0.1样品在30K时的电阻率增大了5个数量级.我们认为该体系在x=0.01附近发生的金属-绝缘体(MI)相变,起源于CoO2层的无序导致的电子的Anderson局域化.对于所有样品,在2K以上均没有观测到长程磁有序,其磁化率在100 K以上均满足居里-外斯定律,同时对该体系的磁化率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 钴氧化合物 , 金属-绝缘体相变 , Ru部分替代

EuSr2Ru1-xTaxCu2O8体系的超导电性和磁性质

林杨帆 , 鲁俊生 , 张国芳 , 贺青 , 王杭栋 ,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z1.025

通过对EuSr2Ru1-xTaxCu2O8(x=0, 0.1, 0.2, 0.5和1.0)体系的结构、电阻和磁化强度的观测,结果发现:EuSr2RuCu2O8(x=0)样品在130.2K以下呈现铁磁有序,在10K时发生了超导转变,并呈现典型的欠掺杂高温超导体特征,随着Ta对Ru替代浓度x值的增加,铁磁相变温度和超导临界温度均下降.同时,对该体系中的元素替代效应,及其磁有序和超导电性的共存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

Bi2Sr2Co2O8体系中Pb替代及I插层对其结构和物性的影响

王杭栋 , 万海洋 , 林杨帆 ,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4.03.007

自今年3月在NaxCo2O4+Yh2o中发现超导电性以来,具有层状结构的Co系氧化物又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在成功合成具有misfit层状结构Bi2Sr2Co2Oy单相样品的基础上,通过Pb对Bi的部分替代、以及I的插层,成功地使其c轴由1.49nm增至1.87nm,并对其输运性质和磁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Pb的部分替代并没有使该体系的电阻-温度关系行为发生显著变化,但在低温下使样品呈现自旋玻璃态行为;I的插入不仅使其c轴长度增加,而且样品变为半导体,并不呈现超导电性,在低温下同样呈现自旋玻璃态行为.同时对Pb替代及I插层效应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钴氧化物 , 自旋玻璃 , 过渡性金属氧化物

CuCo2S4系统的掺杂与超导电性

文自立 , 曹光旱 , 冯春木 , 许祝安 , , 焦正宽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03.007

尖晶石型CuM2S4(M=Co, Rh, Ir)族硫化物中,CuRh2S4为4.7K的超导体,CuIr2S4在230K经历金属-绝缘体相变, 用Zn替代Cu后可成为超导体,CuCo2S4是否具有超导电性目前仍有争议.本文研究了CuCo2S4及其掺杂体系的成相及其电、磁性质,表明单相CuCo2S4在1.8K以上不超导,而在Cu1+xCo2-xS4和CoS2的复相样品中观察到~3.5K的超导转变. 另外少量Zn替代Cu引入杂相,在样品中未能观察到超导电性.

关键词: 超导电性 , 掺杂 , CuCo2S4

“第十一届全国超导学术研讨会暨超导发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杭州举行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10月31日~11月4日.“第十一届全国超导学术研讨会暨超导发现100周年纪念大会”于杭州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召开。本届会议由国家超导技术联合研究开发中心主办,浙江大学承办,并得到了超导国家实验室、

关键词: 超导技术 , 学术研讨会 , 杭州 , 研究开发中心 , 浙江大学 , 国家实验室

EuSr2RuCu2O8的超导电性和磁性

, 徐政 , 崔玉建 ,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1.06.010

研究了铁磁性超导体EuSr2RuCu2O8的结构,超导电性和磁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欠掺杂超导体,其超导转变起始温度为Tonset c=35K,零电阻温度为Tc(ρ=0)=10K,铁磁转变居里温度为Tc=130.2K.

关键词: 超导电性 , 铁磁性 , EuSr2RuCu2O8化合物

WO3中单斜相/六相异相结的构建及提高光催化降解罗丹B活性

卢圆圆 , 刘果 , 张静 , 冯兆池 , 李灿 , 李智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023-3

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有可能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有效手段之一,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以TiO2,WO3和Bi2O3等半导体为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受到广泛关注.WO3是一种典型的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电致变色、气敏和光催化等性能,在电致变色器件、气敏传感器和光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由于WO3具有高的太阳能利用率、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和较强的抗光腐蚀性,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所以在光解水制氢及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WO3半导体表面上较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效率是影响其光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而限制了WO3在光催化领域的工业应用.研究发现,TiO2材料在从锐钛矿向金红石转变的过程中,通过精细调变焙烧温度,可以在两种晶相的界面形成TiO2异相结.形成的锐钛矿-金红石异相结能有效促进电子-空穴分离.目前,构建异相结已成为改善光催化剂电子-空穴分离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人们先后成功构建了α-Ga2O3/β-Ga2O3,α-Bi2O3/β-Bi2O3和WO3/WO3·H2O等异相结,这些异相结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水产氢和降解污染物反应中显示了比单一晶相更高的光催化活性.WO3是一种多晶相材料,具有正交、六、单斜和四等多种晶体结构,其中六晶相(h-WO3)由于具有开放结构而在气体传感器和电池电极等领域显示了突出性能,而单斜晶相(m-WO3)具有合适的带宽和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因而广泛应用在光催化领域.而且,h-WO3的导带和价带均低于m-WO3的导带和价带,所以在WO3材料中有可能通过构建单斜/六异相结(m-WO3/h-WO3)来提高WO3的光催化性能.本文借鉴半导体异相结概念,采用固相热分解法,试图通过调节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以构建m-WO3/h-WO3异相结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WO3样品的晶相结构、形貌和元素组成等进行了表征.以光催化降解罗丹B(RhB)为模型,研究了不同晶相WO3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考察了WO3晶相和异相结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从而为WO3材料中异相结的构建提供思路、方法和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采用偏钨酸铵固相热分解制备WO3的过程中,焙烧温度为600-700℃时,样品为单斜晶相,随着焙烧温度升高至800℃时,样品中开始出现六晶相.随着焙烧温度升高,h-WO3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当温度升至1000℃时,h-WO3的含量有所减少.SEM和HRTEM结果验证了m-WO3/h-WO3异相结的形成,小的m-WO3粒子分布在棒状h-WO3上,并且两者紧密接触.为了进一步证实WO3的异相结效应,将偏钨酸铵在800℃焙烧不同时间(8-30 h).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焙烧时间可有效控制m-WO3和h-WO3混合晶相比例,800℃焙烧8h时m-WO3为主要晶相,焙烧12h时h-WO3含量明显增加,当焙烧时间延长至24和30h时h-WO3含量减少.SEM结果同样显示,在800℃焙烧12h样品中棒状h-WO3显著增多,与小的m-WO3粒子接触几率增大,即m-WO3/h-WO3异相结数量增加.不同晶相WO3样品光催化降解RhB的结果表明,具有m-WO3/h-WO3异相结结构的WO3催化剂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单斜相/六相异相结的形成提高了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从而提高了其光催化降解RhB的活性.而在具有m-WO3/h-WO3异相结结构的WO3催化剂中,随着焙烧温度升高或焙烧时间延长,h-WO3含量有所减少,从而导致暴露的m-WO3/h-WO3异相结数量减少,因而使得活性有所降低.本文采用固相热分解法通过调变焙烧温度构建了m-WO3/h-WO3异相结光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光催化降解RhB的活性,这对设计合成高效WO3基光催化剂具有一定借鉴.

关键词: 氧化钨 , 异相结 , 热分解法 , 光催化 , 罗丹B

路线矿区地表塌陷的综合治理实践

杜日胜 , 王大林 , 罗丹青 , 范允鑫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418

矿床地下开采形成的空区,易引发地表开裂、下沉、塌陷、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以蓬莱矿业公司路线矿区地表塌陷治理为实例,分析了地表塌陷造成的危害,详述了塌陷区治理过程及成效,对深入推进绿色生态矿山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黄金矿山 , 地下开采 , 塌陷区 , 危害 , 综合治理

内蒙古拉林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丁清峰 , 孙丰月 , 梁海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10.002

通过对拉林金矿详尽地野外调研和室内综合分析,系统地剖析了其矿床地质特征,首次提出了拉林矿区存在3期角砾岩,其构成的角砾岩筒是矿区(HY-4异常)内主要的控矿构造.随后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等提出了拉林金矿新的矿床成因模式,即经历了早期似斑岩型和晚期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两期金矿成矿作用.最后简要地判断了拉林矿区的剥蚀程度,并评价了其找矿潜力.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 矿床成因 , 拉林金矿床 , 内蒙古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1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