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凯
,
吴诗雨
,
季仁杰
,
施凯顺
,
李红艺
,
张长飞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4.03.001
采用电沉积方法从碱性镀液中制备γ相Zn-Ni合金镀层,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测量技术对Zn-Ni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和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Zn合金镀层的腐蚀性与其微结构密切相关.Zn-Ni合金镀层的晶型为γ相,合金镀层中镍和锌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98%和84.02%;锌-镍合金镀层中原子堆积方式为正四面体形.在5%氯化钠溶液中,γ相Zn-Ni合金镀层与锌镀层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0-10Hz低频率区,γ-相Zn-Ni合金镀层的交流阻抗谱的实部值为镀锌层的7.2倍;腐蚀电位比锌层增加了0.1279V,镀锌层的Lo.是γ相Zn-Ni合金镀层的5.78倍.
关键词:
γ相Zn-Ni合金镀层
,
耐蚀性能
,
微结构
,
交流阻抗谱
郑凯
,
施凯顺
,
李红艺
,
韩玉华
,
崔俊
,
施文静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3.02.002
在碱性介质中,采用含有极化剂的溶液在低碳钢表面电镀锌-镍合金,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镀层进行质量检测,通过电子扫描电镜对镀层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镀层附着力好,粗糙度低,镀层厚度均匀、致密度好,锌-镍合金镀层中w(镍)和w(锌)分别为16%和84%;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锌-镍合金的结构,晶型为γ晶型.
关键词:
锌-镍合金
,
成分
,
γ晶型
,
厚度
,
致密度
钢铁
薄规格热轧带钢的生产需要专门的酸洗线以确保高附加值的热轧产品能够与各种冷轧材料相竞争.介绍奥钢联为西班牙比斯凯亚公司提供的超薄热带酸洗线的先进特点.
关键词:
超薄热带
,
高附加值
,
酸洗线
朱俊廷
,
简贤
,
王定川
,
周祚万
材料导报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螺旋碳纤维,通过XRD、EDX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采用研磨方法考察了螺旋结构的破坏情况,并对比了研磨前后样品的低温磁性.结果表明,在有效去除催化剂的情况下,螺旋形貌被破坏以后,碳纤维的抗磁性信号增强.基于单电子受缚于螺旋线的物理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螺旋形貌具有顺磁响应,并阐释了其产生机理.
关键词:
螺旋碳纤维
,
顺磁响应
,
手征性破缺
蒋日鹏
,
李晓谦
,
张立华
,
张雪
,
吴钰
,
谢恩华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9.02.002
分别采取静态连续施振和动态间歇施振两种方式对工业纯铝熔体进行超声处理,并根据空化效应和声流效应理论详细分析了铸锭凝固组织的细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施振方式对凝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细化.连续施振条件下,不同的超声功率对组织的细化效果有所不同.当选取施振功率为170W时,组织细化作用最强,所得晶粒尺寸最小.间歇施振条件下,当超声功率从大到小加载时,组织细化较为理想.每隔不同温度施以不同时间的超声振动时,若处理时间与温度选取适当则能获得比连续施振时更为细小的组织.
关键词:
铝熔体
,
施振方式
,
超声振动
,
凝固组织
,
晶粒
解凤霞
,
张逢星
,
薛凝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3.018
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顺丁烯二酸酐在N2气气氛中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热失重过程,得出失重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和动力学参数.顺丁烯二酸酐在温度为110-160℃,质量损失率>98%.通过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得出热失重过程的气体产物为顺丁烯二酸酐气体,该失重过程的实质是顺丁烯二酸酐的升华过程.在质量损失率a为0.2~0.9范围内,用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得失重过程的活化能为(75.147±0.48)KJ/mol.与Coats-Redfern方程计算出的Ea((75.064 5±1.239)kJ/mol)吻合.由此推出,顺丁烯二酸酐的失重过程可以用单一的机理函数来描述,排除了存在多个分解反应步骤相互重叠的可能性;并用主曲线法确定了失重过程的最可几机理函数的积分式G(a)=1-(1-a)m(m=0.813 9±0.02);由Ea和G(a)求得速率方程中的指前因子In(A/s-1)为23.57±0.018.
关键词:
顺丁烯二酸酐
,
等转化率法
,
主曲线法
,
热分析动力学
费贵强
,
朱科
,
王海花
,
李菁熠
,
李晴龙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0.023
以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Mn=1000)、聚己内酯二元醇(PCL,Mn=1000)作为软段制备得到了一系列不同软段的水性聚氨酯纸张表面施胶液,通过傅里叶红外(IR)、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热失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构性关系;比较了PCDL型施胶液与PCL型施胶液对于提高纸张物理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当n(NCO)/n(OH)=1.6,m(DMPA)=9.25%时,乳液粒径在70~100nm之间,乳液透明稳定;原子力显微镜表明PCL型涂膜表面较PCDL型涂膜平整;热失重结果表明PCDL型涂膜热稳定性优于PCL型涂膜.对比施胶后纸张各项性能发现,PCDL型施胶液耐折度高,PCL型施胶液湿强度高.
关键词:
软段
,
聚氨酯
,
特种纸张
,
表面施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