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7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七种稀土元素对酸性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影响

施力 , 刘定富 , 曾庆雨 , 孔令海 , 沈岳军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7.05.003

在酸性化学镀镍镀液中分别加入Ce、La、Y、Sm、Sc、Lu和Tm七种稀土元素,对基材进行化学镀镍,探究稀土元素对沉积速率、镀层孔隙率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证明,七种稀土元素对沉积速率以及镀层性能影响各不相同.其中,Ce、Y和Lu三种稀土元素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有加速作用,加入4 mg/L Ce的加速比最大,为18.05%.七种稀土元素对镀层孔隙率均有抑制作用,最低能达到0.32个/cm2.

关键词: 稀土元素 , 沉积速率 , 孔隙率 , 化学镀镍-磷合金

PAN加吐温80直接比色法测定电镀废水中的镉

孔令海 , 杨春 , 刘定富 , 徐萌飞 , 沈岳军 , 施力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7.06.011

采用PAN加吐温80直接比色法,借助吐温80的增色增溶作用,测定废水中的镉.在0~0.6 mg/L范围内,镉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n=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75% ~ 100.92%.该法相较于GB 7471-1987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操作更简便、无毒性,适用于电镀废水中镉的测定.

关键词: 显色剂 , 光度法 , 电镀废水 ,

作业工序混效果的研究

刘晓丹 , 刘浩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40176

对现有的用于混作业生产的铁矿粉混效率计算公式进行了解剖分析,针对铁矿粉混过程的数学特征,结合现场生产对铁矿粉混效果计算方法的客观要求,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数学方法以及过程控制理论,推出了一个新的铁矿粉混效果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作业 , 效果 , 计算公式

悬臂弯曲加载表面裂纹长度与施力点位移的相关性研究

张亚军

材料开发与应用

在悬臂弯曲加载方式下,采用五件带缺口光滑板状试样,通过循环载荷控制模式,研究了表面裂纹长度2c与试样施力点位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表面裂纹长度与施力点位移的谷值无相关性,但与施力点位移的峰值DP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在表面裂纹扩展初期,DP几乎不发生变化,但随着表面裂纹的进一步扩展,DP开始增加,在表面裂纹扩展的后期,DP显著增加;在表面裂纹扩展的中后期,2c与DP满足递增多项式关系.根据2c与DP的函数关系,可为实现复杂环境条件下表面裂纹长度的自动化测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 悬臂弯曲加载 , 表面裂纹长度 , 施力点位移 , 相关性

唐钢烧结厂混矿生产实践

黄立友 , 赵书平

钢铁

介绍了唐钢烧结厂混料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投产以来混矿生产的各项技术指标,以及唐钢烧结厂为提高矿质量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 堆间波动 , 品位控制

全料混工艺研究及应用

刘拥军 , 陈旋 , 白永刚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4.02.001

介绍安钢混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以及它们在提高烧结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降低能耗方面起的作用.

关键词: 全料 , 工艺和设备

低钛型混矿的烧结基础特性

刘颂 , 李福民 , 吕庆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5.015

对宣钢单种含钛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进行了测定,根据混矿烧结基础特性进行了优化配矿试验.结果表明:烧结矿的转鼓指数随着混矿黏结相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和中温还原性随混矿液相流动性的增大而增大.宣钢低钛型混矿的适宜烧结基础特性:同化性温度为1 300~1 319℃,液相流动性指数为2.56 ~3.50,黏结相强度为4 100~4200 N,烧结技术指标和烧结矿性能最优.

关键词: 烧结 , 含钛铁精粉 , , 冶金性能

提高堆积混效果的研究及应用

杨传举

钢铁研究

介绍了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原料厂为提高烧结原料质量,通过DOE试验确定了堆料层数与中和料σTFe和σSiO2的量化关系,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堆料机进行了改造.实验结果和改造后的效果表明,提高混堆料层数对提高混料成分稳定率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效果 , 堆料层数 , DOE实验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配料优化方法

李智 , 姚驻斌 , 张望兴 , 贺超武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0.04.003

运用神经优化网络对武钢工业港的混配料进行了优化计算,计算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比传统的计算方法速度快、精确度高,为混配料提供了必要的定量依据.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也为以后类似问题的优化计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神经网络 , 配料 , 优化

质液体参量检测原理及应用

吴海鹰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4.02.007

为解决非质液体参量的检测难题,提出了全微分检测准则,并结合软测量技术,构造出一套全新的非质液体参量检测技术.作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介绍了一个在石油生产系统中的成功案例,印证了微分测量原理在多层不同质和非质液体中进行检测的有效性,证明了这是一项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新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 微分检测原理 , 软测量技术 , 质液体检测 , 多层液体检测 , 原油分离检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