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32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典型损伤对复合材料机翼振动特性的影响

段静波 , 江涛 , 马航 , , 路平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0722.002

利用大型商用软件MSC.Patran建立了某型无人机复合材料机翼的有限元模型.在机翼中分别模拟了蒙皮分层、蒙皮与翼梁翼肋脱粘以及翼梁裂纹这3种典型损伤,通过与无损伤复合材料机翼固有振动频率进行比较,分析了损伤位置和大小对机翼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典型损伤一般不会引起机翼各阶振动模态的改变,但会使各阶振动频率发生变化;对各阶振动频率的影响既与损伤位置有关,也与主承力结构的损伤程度有关;蒙皮分层和翼梁裂纹出现在机翼根部时对机翼振动频率的影响最明显.

关键词: 无人机 , 复合材料 , 机翼 , 典型损伤 , 振动特性

烯基琥珀酸酐改性MS-1淀粉及表面胶实验

黄芳 , 李小瑞 , 杨晓武 , 李培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烯基琥珀酸酐(ASA)对MS-1淀粉在湿法条件下进行改性,在MS-1淀粉上引进疏水基团,合成一种新型的淀粉表面胶剂。探讨了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物比例、反应时间对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65℃,m(MS-1淀粉)∶m(ASA)=5∶1,反应时间2h。当胶质量分数为5%时,胶度可达206s。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表面张力仪、接触角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ASA改性MS-1淀粉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图谱表明,产物在1569 cm-1出现酯羰基的吸收,说明ASA与MS-1淀粉发生了酯化反应。当胶质量分数为5%时,接触角达133°。

关键词: 烯基琥珀酸酐 , MS-1淀粉改性 , 表面 , 胶度

材料中受交换电子的电导机制

田锡芝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4.03.012

金属中相邻原子间交替受互换价电子是金属键合的基本模式[1].作者据此研究金属、半导体、绝缘体中的受交换电子结构,并进而探讨这种结构与上述材料导电特性的关系.

关键词: , 价电子 , 电导 , 金属 , 半导体 , 绝缘体

铝双晶晶界的内耗

关幸生 , 葛庭燧

金属学报

用受迫振动法测量了夹角为60°和129.5°的铝双晶的内耗,都观测到一个温度内耗,峰巅温度是200℃左右(频率1Hz)激活能为0.88eV对于这个内耗的机制做了初步解释。

关键词: 铝双晶 , grain boundary internal friction peak , activation enegry

提高天井贯通精度的测实践

, 鲍玉学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1.008

贯通测量是地下开采矿山井巷施工的重要环节.通过宏达矿业公司在天井贯通测量中应用手持激光测距仪配合半圆、挂罗盘测角的测实践及分析,提出了消弱磁干扰和减小垂曲误差影响的实用方法,一方面提高了测量精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测量人员在天井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性.

关键词: 地下矿山 , 天井 , 贯通工程 , 测量精度 , 手持激光测距仪 , 挂罗盘

超声振方式对纯铝凝固组织细化规律的研究

蒋日鹏 , 李晓谦 , 张立华 , 张雪 , 吴钰 , 谢恩华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9.02.002

分别采取静态连续振和动态间歇振两种方式对工业纯铝熔体进行超声处理,并根据空化效应和声流效应理论详细分析了铸锭凝固组织的细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振方式对凝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细化.连续振条件下,不同的超声功率对组织的细化效果有所不同.当选取振功率为170W时,组织细化作用最强,所得晶粒尺寸最小.间歇振条件下,当超声功率从大到小加载时,组织细化较为理想.每隔不同温度施以不同时间的超声振动时,若处理时间与温度选取适当则能获得比连续振时更为细小的组织.

关键词: 铝熔体 , 振方式 , 超声振动 , 凝固组织 , 晶粒

PCDL、PCL对水性聚氨酯特种纸表面胶剂性能影响

费贵强 , 朱科 , 王海花 , 李菁熠 , 李晴龙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0.023

以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Mn=1000)、聚己内酯二元醇(PCL,Mn=1000)作为软段制备得到了一系列不同软段的水性聚氨酯纸张表面胶液,通过傅里叶红外(IR)、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热失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构性关系;比较了PCDL型胶液与PCL型胶液对于提高纸张物理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当n(NCO)/n(OH)=1.6,m(DMPA)=9.25%时,乳液粒径在70~100nm之间,乳液透明稳定;原子力显微镜表明PCL型涂膜表面较PCDL型涂膜平整;热失重结果表明PCDL型涂膜热稳定性优于PCL型涂膜.对比胶后纸张各项性能发现,PCDL型胶液耐折度高,PCL型胶液湿强度高.

关键词: 软段 , 聚氨酯 , 特种纸张 , 表面

高阻尼铝合金层压板的内耗及其阻尼机制

张迎元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1.01.001

研制了一种新型铝合金层压复合板,它具有高阻尼、耐腐蚀和可焊接特性。这种材料是由两层纯Al、两层ZnAl合金和一层AlMg合金经热轧制成的复合材料。该材料在50℃附近有一内耗,当材料在常温下停放1年后,该消失,材料的常温阻尼能力随之降低。计算了该的激活能,并通过 SEM、TEM、X-ray和DSC等手段,对该的起因和阻尼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是由层压板中ZnAl合金层引起的,是在热激活条件下由位错拖曳点缺陷运动所致。层压板在常温长时停放过程中,由于晶体回复,位错密度降低,导致该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此符合位错诱阻尼机制。

关键词: 铝合金层压板高阻尼内耗

超声优化水解胶原蛋白粒径对合成胶剂性能影响?

张素风 , 王群 , 王学川 , 强涛涛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2.007

利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对水解胶原蛋白进行预处理,通过 FT-IR、XRD、TG 等手段测定超声波处理前后胶原蛋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并不改变胶原蛋白的结构。利用纳米粒度仪测定超声波处理时间和处理功率对胶原蛋白粒径的影响,以及超声波处理前后胶原蛋白的粒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时间和功率在一定的范围内的确可以改变胶原蛋白的粒径,超过范围后则影响较小;超声波处理过程中,胶原蛋白大分子逐渐变为小分子,小分子通过氢键与大分子结合。利用处理过的胶原蛋白合成胶剂,然后对瓦楞原纸进行表面胶,通过考察胶后纸张的性能,得到合成胶剂的粒径与胶后纸张的性能呈现相关性。

关键词: 水解胶原蛋白 , 超声波处理 , 结构变化 , 粒径 , 胶性能 , 相关性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表面胶性能

朱雪丹 , 张光华 , 张万斌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12.008

采用蒙脱土(MMT)改性聚苯乙烯-丙烯酸酯(PSB)乳液制备了一种新型表面胶剂. 比较了不同方法合成的乳液在性能上的异同.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技术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 研究了苯丙/蒙脱土纳米复合乳液作为表面胶剂对纸张的物理性能和抗水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聚合法制备的复合乳液中蒙脱土片层已发生剥离并在复合物中呈现纳米级分散. 纳米复合乳液与淀粉以质量比1∶10(绝干)复配进行表面胶时,纸张的胶度、挺度和环压强度比纯苯丙胶剂分别提高1.8倍、45.5%和44%.

关键词: 蒙脱土 , 纳米复合乳液 , 表面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3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