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49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基于单块WO3纳米孔柱阵列的微型湿度感应器

, 胡陈果

功能材料

采用水热法,在160℃下反应48h制得方块状的WO3纳米孔柱阵列,并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了物相和形貌分析。为验证该材料在湿度感应方面的结构优势,制作了基于单块WO3方块的微型湿度感应器。测试结果显示,在相对湿度为20%~75%的范围内,感应器的电阻几乎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感应器对在20%和60%两者间周期性变化的湿度表现出极快速的响应(约2s),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析表明质子导电对该感应器的湿度感应起主要贡献。

关键词: 水热法 , 氧化钨 , 方块 , 纳米孔柱阵列 , 湿度感应器

4-羟基萘-1-亚甲基若丹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t、Pd、Rh

高小茵 , 吴献花 , 朱利亚 , 胡秋芬 , 杨光宇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5.02.011

研究了用4-羟基萘-1-亚甲基若丹(HNR)为柱衍生试剂,安捷伦ZORBAX Stable Bound(4.6(50mm,1.8(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62%的甲醇(内含0.5%的醋酸)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Pt、Pd和Rh的方法.3种贵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在2.0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根据信噪比(S/N=3)测得各金属离子的检测限分别为:Pt 1.0(g/L、Pd 0.6(g/L和Rh 0.8(g/L,方法用于废汽车尾气催化剂中痕量Pt、Pd和Rh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8%~2.1%, 标准回收率为97%~103%,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分析化学 , 高效液相色谱 , 4-羟基萘-1-亚甲基若丹(HNR) , , ,

用对羧基苯偶氮硫代若丹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氰化尾渣中的金、铂、钯、铑的研究

崔永春 , 胡秋芬 , 杨光宇 , 尹家元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5.01.016

研究了用对羧基苯偶氮硫代若丹(CPATR)为柱衍生试剂,以安捷伦ZORBAX Stable Bound(4.6 rm×50 mm,1.8μ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42%的甲醇(内含2%的醋酸)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测定金、铂、钯、铑的的方法,4种贵金属元素的络合物在2.0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根据信噪比(S/N=3)得各金属离子的检测限分别为:金1.5μg·L-1,铂1.0μg·L-1,钯0.6μg·L-1,铑0.8μg·L-1,方法用于氰化渣样品中痕量金、铂、钯、铑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值在2.2%~2.7%之间,标准回收率平均在96%~102%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对羧基苯偶氮硫代若丹(CPATR) , , , ,

海南万大气腐蚀环境特点的研究

祁凤玉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0.03.014

通过利用大气腐蚀监测仪(ACM)对海南万地区的大气腐蚀进行长期电化学监测的结果,与该地区同期的主要大气腐蚀环境因素对比分析,初步找出海南万大气腐蚀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腐蚀环境特点.海南万长期处于高温高湿条件下,大气腐蚀处于连续不断过程之中,但这一地区大气污染少,加速因素较小,因而大气腐蚀不严重.

关键词: 大气腐蚀 , 环境因子 , 电化学监测

钨合金断裂面的研究

秦志伟 , 李云凯 , 李树奎 , 罗飞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3.z1.122

介绍了断裂面的几种形成方式,主要研究在冷等静压成型过程中用模具预制缺口法形成的断裂面对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有限元ANSYS程序模拟缺口试样拉伸实验,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

关键词: 钨合金 , 冷等静压 , 断裂面 , 有限元模拟

涂装处理

赵欣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1.09.009

涂装处理的质量关系着涂层的附着力及寿命,为获得性能优良的涂层,介绍了钢铁件、铝合金件及复合材料涂装常用的除油、除锈、磷化、弱腐蚀、氧化及除脱磨剂等预处理方法及特点,列举了涂层常见的质量缺陷与处理的关系.

关键词: 钢铁件 , 铝合金件 , 复合材料 , 涂装 , 预处理 , 涂层缺陷

兰州彭阱核心电极的最优电压幅值计算

孙宇梁 , 王永生 , 田玉林 , 王均英 , 黄文学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03.341

阱是用于直接测量原子核质量的精确设备.为了保证彭阱的测量精度,需在阱中心产生精准的四极静电场,而四极静电场是通过对彭阱的核心电极施加合适的电压产生的.采用公式推导法和最小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得到了LPT核心电极需加电压幅值.对于公式推导法,电压值完全从理论出发,经公式推导后计算得到;最小二乘法的出发点是使取样偏差的平方和最小,且通过仿真模拟考虑了电极的实际几何形状.由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非四极项系数C4和C6,可用于估算因偏离理想四极电场所产生的实验误差.虽然这两种方法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可以在阱中心产生需要的四极电场.

关键词: , 质量测量 , 四极电场 , 电极电压

输油管道腐蚀调查分析与对策

赵庆华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2.03.013

对鲁输油管道的防护层状况、恒电位仪运行参数和管道本体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管道腐蚀原因是由于防护层老化,出现保护死角.提出加强管道防护层检补漏、大修并增设阴极保护装置等措施以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关键词: 输油管道 , 腐蚀 , 调查分析 , 对策

绕丹衍生物分析贵金属在中国的应用

李简 , 冯玉怀 , 杨丙雨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0.04.015

以绕丹宁为母体合成的一系列绕丹衍生物是一类分析贵金属的著名试剂.我国1950年就开始对其研究,但进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绕丹衍生物研究应用进展极快,先后合成与应用了40多种这类试剂对金、银、铂、钯的分析测定进行了研究,已发表了110多篇论文和报告.该文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综述,以利今后的研究发展.

关键词: 分析化学 , 绕丹衍生物 , 贵金属 , 分析测定 , 综述 , 中国

热分析技术研究东烟煤的高温特性

史学星 , 孟祥升 , 鞠新华

物理测试

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对东烟煤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燃烧和热分解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东烟煤的燃烧是一个分阶段进行的氧化放热过程.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煤样的着火点、最大燃烧速率以及完全燃尽所对应的温度随之升高;但升温速率对初挥发分初析温度影响不太显著.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煤样最大热分解速度所对应的温度逐渐升高;而升温速率对煤样热解产物初析温度和最大热分解速度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 热重法 , 燃烧 , 热分解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5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