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72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混杂碳/碳复合材料超高温拉伸断裂模式

法军 , 梁军 , 孟松鹤 , 杜善义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2.01.004

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混杂碳/碳复合材料的组分微结构形态、内部微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随温度升高的演化规律,结合超高温拉伸试件断口的形貌分析,揭示了超高温条件下混杂碳/碳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在温度和载荷载的作用下,基体内的孔洞和微裂纹逐渐融合、扩展、长大,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减弱、脱开,形成大的裂纹并沿着纤维/基体界面迅速扩展,使得材料的性能退化,最终在某薄弱截面破坏.

关键词: 混杂碳/碳复合材料 , 微观结构 , 超高温 , 断裂

防热材料高温烧蚀-相变特性的细观研究

梁军 , 法军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2.02.022

通过高温环境下防热材料体积烧蚀机理的分析,利用细观力学的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研究了材料烧蚀-相变特性和热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假设材料热化学反应后热解生成相介质统计均匀分布,考虑了热解反应产生的气孔与固体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报了不同基体材料弹性模量随温度、加温速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与实验结果对照,吻合较好.

关键词: 细观力学 , 烧蚀 , 防热材料

碳/酚醛复合材料烧蚀行为预报方法

朱燕伟 , 孟松鹤 , 法军 , 赵小光 , 潘威振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0121.002

为研究用于钝头体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碳/酚醛复合材料在典型服役环境下的烧蚀机制,首先,建立了烧蚀行为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材料表面热辐射、固体相的温升吸热、基体热解反应吸热、高温热解气体引射、质量引射引起“热阻塞”效应、热解气体的温升和膨胀吸热等多种能量耗散机制,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实现了数学模型的求解;然后,预报了在冷壁热流为400 kW·m-2、焓值为5 MJ·kg-1的气动热环境下碳/酚醛复合材料的烧蚀行为。结果表明:在受热过程中,厚度为20 mm的碳/酚醛复合材料碳化层的深度持续增加,100 s 时的表面温度达到1420 K,背壁温度为346 K,热解气体压力达10.3 atm,碳化层深度为7.50 mm。所得结论可为具有长时间大面积热防护需求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设计提供支持。

关键词: 碳/酚醛复合材料 , 热防护 , 多物理场 , 烧蚀行为 , 有限元方法

碳毡/碳复合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法军 , 孟松鹤 , 韩杰才 , 杜善义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1.06.034

利用改进的快速通电加热测试技术,模拟碳毡/碳复合材料的超高温工作环境,对其高温下的拉伸、压缩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并计算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抗热应力系数.结果表明,材料的模量和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材料的拉伸性能XY向优于Z向,而压缩性能Z向优于Xy向.材料的抗热震性能随温度升高变化平稳,Xy向的抗热震性能优于Z向.

关键词: 碳毡/碳复合材料 , 超高温 , 力学性能 , 抗热应力系数

混杂碳/碳复合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法军 , 韩杰才 , 杜善义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3.02.021

利用快速通电加热测试技术,模拟混杂碳/碳复合材料的超高温工作环境,测试了材料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压缩力学性能,得到了材料的拉伸、压缩强度与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相应的拟合曲线.结果表明:材料的强度和模量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2000 K~2400 K之间达到最大值,当温度超过2700 K后迅速下降.材料轴向的拉伸、压缩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较横向缓慢,强度的变化范围较模量的小.

关键词: 混杂碳/碳复合材料 , 超高温 , 力学性能

钨合金断裂面的研究

秦志伟 , 李云凯 , 李树奎 , 罗飞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3.z1.122

介绍了断裂面的几种形成方式,主要研究在冷等静压成型过程中用模具预制缺口法形成的断裂面对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有限元ANSYS程序模拟缺口试样拉伸实验,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

关键词: 钨合金 , 冷等静压 , 断裂面 , 有限元模拟

目前拉盖的生产应用及其发展简况

郭庆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1.12.012

简述了拉二片罐国内的市场状况,铝开盖的发展趋势,指出依靠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是国内易拉罐生产企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拉二片罐 , 开盖 , 降低成本

无铅切削铝合金

黄志其 , 尹志民

材料导报

综述了国内外无铅切削铝合金的研究概况,介绍了目前在美国铝业协会注册的切削铝合金以及它们的化学成分范围,阐明了无铅切削铝合金的两种切削机制以及合金元素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简述了切削铝合金切削性能的等级分类,并指出了今后无铅切削铝合金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无铅 , 切削 , 铝合金 , 切削机制 , 合金元素

Kossel花样中的倒矢量分析

王冠英

物理测试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40061

点源发散X光衍射作用(系消光吸收)的花样是空间立体结构的花样.它在照相底片上留下的记录只是局部花样的记录(亦称Kossel花样).Kossel花样的分布与倒空间中倒矢量的分布直接相关联.通过对Kossel花样中倒矢量的分析,发现了花样的自身规律;导出了解题的间接替代和直接替代方法;总结出虚晶面理论.如果不借助于倒空间的方法,也没有做倒矢量分析,对照相底片上记录的花样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如何解释,可能就束手无策.只要弄清Kossel花样中的倒矢量分析,Kossel技术的应用就能得心应手操作自如.

关键词: 三圆交点图 , C吸收圆 , 虚线圆

掺杂对高钙生料烧性的影响

马先伟 , 陈胡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6.025

本文比较了外掺各种氧化物对高钙生料烧性的影响规律.以高钙生料为基准,分别掺入2%的Li2O、CuO、TiO2等13种氧化物,煅烧至1300℃和1400℃,测其f-CaO.结果表明:外掺氧化物改善烧性作用大小排序,在1300℃为CuO>Co2O3>ZnO>Li2O>Cr2O3>PbO>WO3>ZrO2>TiO2>MnO2>MgO>P2O5>BaO>基准样,在1400℃为TiO2>ZrO2>WO3>MnO2>PbO>Co2O3>MgO>基样>ZnO>CrO3>P2O>BaO>CuO>Li2O.煅烧温度条件不同,外掺氧化物对烧性的作用效果差异很大,以下几种情况值得注意和深入研究:在低温(1300℃)阶段明显改善烧性,但在高温(1400℃)阶段则不明显或使烧性变差,如CuO;在低温煅烧阶段改善烧性不明显,但在高温阶段效果显著,如TiO2;在高温阶段烧性明显变差,如Li2O.

关键词: 外掺氧化物 , 高钙生料 , 烧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7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