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7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基于2-辛硫基-5-巯基-1,3,4-噻二唑Ag(Ⅰ)修饰的Keggin钼硅酸盐纳米颗粒摩擦学性能

段天宝 , 路培中 , , 张付特 , 叶文玉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11.016

以合成的2-辛硫基5-巯基-1,3,4-噻二唑为配体,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2-辛硫基5-巯基-1,3,4-噻二唑Ag(Ⅰ)修饰的钼硅酸盐纳米颗粒,以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元素分析仪(E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分析仪(TG-DTA)等测试手段对此纳米颗粒的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在机械式四球长时抗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分散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颗粒在有机溶剂中良好分散,红外光谱表明所合成的纳米颗粒具有杂多酸Keggin骨架结构无机核,透射电镜分析表明颗粒平均粒径约为20nm,热分析显示分解温度范围为220~370℃,作为新型纳米润滑油添加剂,测试条件为负荷300 N,时间30 min,转速1 450 r/min条件下,在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0.05%时,使磨斑直径减小43.4%,摩擦系数减小23.6%.

关键词: 辛硫基巯基噻二唑 , Keggin结构 , 纳米颗粒 , 摩擦性能 , 钼硅酸盐

铝合金磷化工艺探讨

钟雪丽 ,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6.10.005

为了开发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的铝合金磷化技术,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磷化液各组分含量对磷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磷化液最佳配方,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选.确定磷化液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30 mL/L磷酸,10 mL/L硝酸,12g/L氧化锌,1.8g/L氟化钠,1.4g/L硫酸亚铁,0.6g/L硝酸镍,2.0g/L柠檬酸.游离酸度1.0 ~1.4点,磷化θ为45~55℃,t为6~10 min.结果表明,制备的磷化膜外观均匀致密,呈浅灰至灰色,平均耐硫酸铜点滴t为122 s,膜质量为4.7 g/m2,耐蚀性能较好.磷化后进行喷漆处理,漆膜耐中性盐雾t为168 h,耐湿热试验大于48h,磷化膜层与漆膜配套性较好.

关键词: 铝合金 , 磷化 , 成分 , 耐蚀性 , 工艺特点

开管热声振荡的主动控制研究

魏伟 , 唐豪杰 , 李东海 , 王京 , 朱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以开管内的热声耦合振荡为研究对象,设计基于主动补偿的适应性控制器抑制开管内的不稳定燃烧。试验以扬声器为执行机构来改变开管的边界条件,从而抑制开管内的热声耦合振荡。实时控制效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适应性控制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因热声耦合产生的燃烧振荡,为实际动力系统燃烧振荡抑制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开管 , 热声耦合振荡 , 主动控制 , 适应性控制

开管中热声拍振现象及其主动控制

翁方龙 , 朱民 , 李东海

工程热物理学报

开管中燃烧振荡现象的实验研究发现,在不稳定发生的极限工况附近可能存在幅值周期性变化的振荡现象,也即拍振,其拍频可低于1 Hz.本文比较了铁丝网和穿孔陶瓷两种稳焰体对拍振发生的影响;通过时频分析揭示了拍振的声压脉动的主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特征.采用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控制系统,研究了对极限环和拍振的主动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开管系统中导致拍振的非线性可能使得采用常规主动控制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热声振荡 , 拍振 , 时频分析 , 主动控制

开管中燃烧振荡的非线性现象研究

翁方龙 , 朱民 , 李东海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探讨了开管系统中燃烧振荡的两类非线性现象—拍振和迟滞,通过改变燃料流量和当量比研究了这两类非线性现象的发生规律.实验发现拍振现象仅在热功率较小、当量比较低的条件下发生;迟滞现象在发生燃烧振荡的当量比上限附近较显著,而当量比下限附近不明显.对于燃烧振荡中的拍振现象,通过热声耦合分析,结合弥散模型和声波传播关系,反演得到了火焰传递函数(FTF),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与控制这类非线性振荡现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燃烧振荡 , 拍振 , 迟滞 , 火焰传递函数

黎巴嫩的波里钢板桩码头牺牲阳极保护

王亚平 , 韩正权 , 方达经 , 黄俊 , 沈尔卜

腐蚀与防护

研究了黎巴嫩的波里钢板桩码头的牺牲阳极保护系统,解决了该海域码头不同区域中钢管桩与钢板桩的平均保护电流密度取值问题.通过现场试验发现,对于码头迎水面的平均保护电流密度值取0.060 A·m-2较为合适,码头回填区域的平均保护电流密度值取0.030 A· m-2较为合适,海泥区的平均保护电流密度值取0.025 A·m-2较为合适.

关键词: 钢管桩 , 钢板桩 , 码头 , 牺牲阳极 , 阴极保护 , 电流密度

头部翘板材矫直策略分析

崔丽 , 郭强 , 胡贤磊 , 刘相华

中国冶金

随着厚规格、高强度品种钢的大量开发,头部翘成为板材生产过程的一种常见缺陷,同时部分矫直机矫直能力不足,使头部翘板材矫直过程困难。以开发厚规格、高强度品种钢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头部翘呈蛇形板材矫不平问题为依托,采用弹塑性差分的曲率积分方法,研究头部翘对传统矫直过程残余曲率和矫直力的影响,提出利用静压矫直方法解决头部翘板材矫不平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证明:静压矫直可以有效解决头部翘板材矫不平问题,改善板形,减小切损量。

关键词: 头部翘 , 矫直能力 , 静压矫直 , 残余曲率 , 矫直力

π盒的展到弯曲形变

姜丽 , 孙玉宝 , 马红梅 , 张志东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7.05.016

根据液晶动力学理论研究了π型液晶盒中从展到弯曲的转变过程和转变所需的最小电压.在低电压驱动情况下,具有非对称预倾角度的展结构转变为非对称状态;在高于转变电压的脉冲作用下,再转变成为弯曲结构.结果表明,转变电压随着锚定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表面黏滞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预倾角度的增加而减小.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转变时间比其他方法要快得多,可以小于50 ms.

关键词: 液晶 , π型盒 , 转变电压 , 锚定强度 , 表面黏滞系数 , 预倾角度

热障涂层皱的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刘云川 , 李志华 , 李爱明

材料导报

在EB-PVD/(NiPt)Al涂层中存在皱(Rumpling)现象 ,导致涂层的早期失效.综述了皱(Rump-ling)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问题:皱的力学模型、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皱的机理及力学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研究皱机理并改进模型的途径.提出了在粘结层晶体尺度内棘轮效应与热扩散间存在耦合作用的设想,并认为这种耦合作用是形成皱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热障涂层 , , 力学模型 , 棘轮效应 , 循环塑性

热轧带钢头部翘原因分析

孙蓟泉 , 张海滨 , 于全成

钢铁研究学报

窄带钢热轧时产生的头部翘会给操作带来麻烦,并影响产品质量,还容易损坏设备.笔者用弹性力学方法建立了相关模型,对产生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为解决该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带钢 , 热轧 , 头部翘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