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La2Cu1-xVxO4+δ(0≤x≤0.08)的晶体结构及电输运性质

朱五林 , 马永青 , 李徽 ,

低温物理学报

本文研究了La2Cu1-xVxOv+δ(0≤x≤0.08)的结构及电输运性质.用Rietveld方法对所有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全部样品都具有正交对称性,晶胞参数随掺杂量的增加几乎没有变化.随着V掺杂量增加到0.08,而La2Cu1-xVxO4+δ中过量氧的平均值从0.006增加到0.007.没有掺杂的样品由于氧过量而存在相分离状态,体系中存在超导相与绝缘相的竞争相互作用.随着V掺杂量增加,超导相受到破坏,我们认为,V掺杂对超导电性抑制的原因可能是载流子浓度的减少和载流子的局域化所致.

关键词: 晶体结构 , 相分离 , 超导电性 , 载流子局域化

CMS探测技术及Surpac软件在矿山损贫指标分析中的应用

, 景泮印 , 宋卫东 , 孙新博 , 朱先洪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408

应用充填采矿法进行矿石回采的矿山在进行损失贫化计算过程中,有时需要了解采空区的实际体积,因此必要的采空区测量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果洛龙洼矿区3 840~3 854 m分段试验采场为研究对象,应用CMS探测技术对试验采场采空区进行扫描并利用Surpac软件进行后处理,最终计算得出试验采场的采矿损失率为2.76%,矿石贫化率为22.08%,与设计损贫指标估算值较为吻合,对指导矿山后期矿石回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激光探测 , 采空区 , Surpac模型 , 损失率 , 贫化率

Mathews稳定性图法在薄矿体开采采场设计中的应用

朱先洪 , 付建新 , 戚伟 , 孙新博 ,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808

正确的采场设计是保证安全开采的必要前提,尤其对于薄矿体的开采,必须建立在详细的岩石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沟里金矿果洛龙洼矿区为工程背景,介绍了Mathews稳定性图法的应用方法和步骤,包括井下节理裂隙调查与分析、水文地质调查与分析、岩石性质调查与分析、理论计算分析等。在此基础上对采场的稳定跨度进行了计算,调查结果还可以为巷道支护、爆破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薄矿体 , 稳定性图解 , 节理裂隙调查 , 水力半径 , 稳定跨度

热流变对润滑脂圆管内部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潘家保 , 程延海 , , 杨金勇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不同温度下NLGI 00锂基润滑脂流变特性的变化规律.基于润滑脂热流变实验结果,建立了润滑脂圆管流动的计算模型,并采用Fluent软件对润滑脂圆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各温度下润滑脂圆管流动过程中压力、速度和表观黏度分布情况.揭示了热流变对润滑脂圆管流场的影响规律及变化机理.

关键词: 锂基润滑脂 , 热流变 , 圆管流 , 流场 , 数值模拟

基体镀前表面状态对镀铬层综合性能的影响

顾晶晶 , 韩登峰 , 张晴晴 ,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5-8192.2017022

电镀前对工件抛光处理,在碳钢表面电镀硬铬,考察镀前阳极刻蚀对不同粗糙度基体镀铬层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镀层的厚度、硬度、孔隙率和镀层耐盐雾试验能力来表征镀层综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碳钢基体粗糙度在小于0.20 μm且经阳极刻蚀的条件下,硬铬镀层的综合性能满足工艺要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可达到NSS200 h 10级水平.

关键词: 45钢 , 阳极刻蚀 , 硬铬镀层 , 镀层综合性能

工程陶瓷专用磨削液抗堵塞添加剂分子结构设计及其验证

吴志远 , 赵桂彬 , , 谭志坤 , 董晓庆

人工晶体学报

根据有机化学基本原理以及课题组前期总结有机物分子结构与砂轮堵塞间的交互规律,讨论并确立了陶瓷专用磨削液最佳抗堵塞添加剂应具备的分子结构特征.依据该特征设计并选择了月桂酸钠和硬脂酸钾这两种优化添加剂进行试验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非极性氮化硅陶瓷磨削过程中,月桂酸钠应用效果最佳,完全抑制砂轮堵塞现象的发生.在极性陶瓷氧化铝磨削过程中,两种试剂也可以起到明显的抗堵塞效果,但抗堵塞能力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有机物在陶瓷表面的吸附形式与抗堵塞特性之间的交互关系.

关键词: 极性陶瓷 , 非极性陶瓷 , 磨削 , 抗堵塞 , 分子结构

钨含量对Ni-W-P镀层抗垢性能的影响

程延海 , , 侯庆强 , 韩东太 , 韩正铜

稀有金属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调整化学镀工艺参数中钨酸钠的浓度,在低碳钢(1015)表面获得了钨含量不同的Ni-W-P镀层,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MH-6表面硬度计研究了钨含量对Ni-W-P镀层表面形貌、结构以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浓度对于获得磷和钨含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磷和钨的含量决定了Ni-W-P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胞状晶的形成是Ni-W-P镀层的共同特征,镀层中钨含量的增加降低了磷的含量,因此改变了纳米晶相的含量.由于钨固溶于镍中诱使镀层产生固溶强化,限制了镀层局部塑性变形,从而增加了镀层的硬度.采用差热分析研究相交行为的结果表明,高钨含量的Ni-W-P镀层表现为较高的晶化温度.进一步的污垢沉积试验表明,与低碳钢表面相比,含有不同钨含量的Ni-W-P镀层表面抑制了污垢的黏附.进一步研究表明,污垢沉积速度与钨的含量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与Ni-W-P镀层表面粗糙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 Ni-W-P , 结构 , DSC , 表面自由能 , 污垢

中深孔嗣后废石充填采矿法在急倾斜薄矿脉开采中的试验应用

戚伟 , , 宋卫东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207

急倾斜薄矿脉在中国金属和非金属矿山较为常见.传统浅孔留矿采矿法具有生产效率低、安全性差等劣势.以青海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果洛龙洼矿区为工程背景,提出采用中深孔嗣后废石充填采矿法回采急倾斜薄矿体.选取Ⅱ-3840-4957,Ⅱ-3880-6165和Ⅱ-3880-52583个采场开展工业试验,试验采场矿石贫化率平均为44.67%,采矿损失率平均为5.67%,试验采场经济技术指标较好.因此,该开采工艺对于回采急倾斜薄矿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倾斜薄矿脉 , 中深孔 , 废石充填 , 嗣后充填 , 采矿工艺

家埠金矿缓倾斜薄矿体回采实践

滕建军 , 何顺斌 , 李威 , 张益岭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2.007

针对家埠金矿缓倾斜薄矿体,概述分析了其采矿方法的演变过程和存在问题;介绍了适合该类型矿体回采的小进路全面采矿法和短壁式崩落采矿法的试验应用情况,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为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缓倾斜 , 薄矿体 , 采矿方法

岩温对家洼金矿深部开采热环境的影响

赵小稚 , 崔嵛 , 王敬志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608

家洼金矿小尹格庄矿段已进入深部开采,岩温是影响采场热环境的主要热源;根据热传导理论分析,采用浅孔测量岩温的方法合理可行,通过测量得出了家洼金矿岩温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岩温对井下风流温度升高的作用,认为该矿深部开采存在一定程度的热害,热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需加强通风降温措施,切实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关键词: 深部开采 , 岩体温度 , 热环境 , 热害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