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波
,
曾丝丝
,
邹恩义
,
孙鹏
腐蚀与防护
以硫酸亚锡为主盐,通过化学转化法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耐蚀性良好的无铬化学转化膜.考察了锡盐浓度、成膜氧化剂浓度、成膜促进剂的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膜层耐蚀性的影响,并对转化膜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电化学测试.在pH值为2~3时,确定了无铬化学转化液膜的最佳制备条件:SnSO4 0.15 g/L、KMnO4 1.5 g/L、NaF 2 g/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5 min;该转化膜制备工艺简便、成膜速度快,膜的耐蚀性能好.
关键词:
铝合金
,
硫酸亚锡
,
无铬
,
化学转化
李明忠
,
张剑
,
邱玉华
,
卢神州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5.07.11
蚕丝丝素材料植入体内后的降解可直接造成其形态和结构变化、力学性能和质量下降.降解产物与组织反应或全身反应的程度密切相关.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丝素支架材料的生物降解速率应与组织再生速率相匹配;用于药物控制释放系统的丝素载体的生物降解速率应与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需要相适应.概述了近年来对丝素材料生物降解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通过体外、体内实验所观察到的丝素材料生物降解行为,包括天然丝素纤维、再生丝素纤维、多孔支架及薄膜等,总结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指出蚕丝丝素作为一种蛋白质可被多种蛋白酶催化水解;天然丝素纤维比再生丝素材料的生物降解速率慢;丝素的分子构象、结晶度、交联程度、材料的形态等对丝素的降解速率有明显影响;建立预测丝素材料生物降解程度与其功能变化以及与机体应答关系的研究模型和技术,有效调控其生物降解速率,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蚕丝
,
丝素
,
生物降解
,
蛋白酶
,
丝素多孔材料
牛立斌
,
王晓刚
,
樊子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选用直径200μm,纯度99.5%的钛丝丝网为反应源,通过熔渗+原位反应法制备出一种Al3Ti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增强铝基表面复合涂层.通过差热分析仪(DTA)、X衍射分析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对Ti丝与基体间的合成温度以及所得到的复合涂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差热分析的峰的变化情况,确定反应温度为890℃,当保温时间延长到20 min时,钛丝在铝基体中的反应较完全,原位合成为块状和条状的Al3Ti颗粒;颗粒的显微硬度(562 HV0.1)大约为基体显微硬度(123 HV0.1)的4.5倍;相对于没有增强体的Al基体而言,在载荷为10N的干滑动磨损条件下,保温20 min所制备的复合涂层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其磨损机制表现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共存.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
原位反应
,
复合涂层
,
耐磨性
王秀华
,
哈宽富
,
徐永波
,
王中光
材料研究学报
<正> 裂纹尖端区域的结构在裂纹扩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至今对它知之不多。Hahn~([1])曾把裂纹尖端区域分成四个部分,Thomson~([2])也曾把它分成三个部分,都指出裂纹尖端可能存在一高弹性区,而在大家熟知的Bcs理论中,裂纹尖端区域仅是一位错反塞积群构成的塑性区~([3])。
关键词:
刘佳佳
,
李明忠
,
卢神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蚕丝丝素蛋白(SF)作为羟基磷灰石(HA)沉积的模板,制备HA/SF复合粉末,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粉末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合成产物是HA/SF复合物,其平均粒径约为275.7 nm,其中丝素蛋白含量为17.8%(质量分数).复合粉末经等静压成型后能够制得弯曲和压缩强度分别为19.87 MPa和28.65 MPa的HA/SF复合材料,以NaCl为致孔剂能够制得平均孔径约为61 μm、孔隙率为40%的多孔HA/SF复合材料.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丝素蛋白
,
多孔材料
,
复合材料
潘志娟
,
朱美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5.03.013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蚕丝丝素、蜘蛛牵引丝及其内外层包卵丝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丝素和包卵丝纤维的纵向表面都有成丝过程中液态丝蛋白流动而形成的清晰的构槽和条纹,在低速下自然分泌的牵引丝的表面皮层相对比较细腻,而垂直下落蜘蛛在高速下分泌的牵引丝具有和丝素纤维比较相似的微观结构特征.这些丝纤维的断面内都分布有大量微细的原纤,形状基本为圆形,其中三种蜘蛛丝的微纤维直径相似,而丝素纤维内的微纤维要粗得多.
关键词:
蚕丝
,
蜘蛛丝
,
微观结构
,
原子力显微镜
冯新星
,
张建春
,
陈建勇
,
张华鹏
,
郭玉海
功能材料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比例纳米TiO2改性再生蚕丝丝素蛋白复合膜.SEM与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该丝素膜中纳米TiO2均匀分散在丝素中,TiO2粒径在100nm以下,同时纳米TiO2在丝素中粒径大小主要决定于凝胶过程,成膜过程对粒径大小影响不大;该丝素膜的二级结构用FTIR、XRD、Raman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纯丝素膜中存在SilkⅠ向SilkⅡ两种结晶结构,随着纳米TiO2的生成,可使复合丝素膜的结晶结构从SilkⅠ向SilkⅡ转化,但当纳米TiO2的加入超过一定量时,又破坏复合丝素膜的结晶结构.
关键词:
蚕丝丝素蛋白
,
纳米TiO2
,
结晶结构
,
二级结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