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酯热熔胶增韧环氧树脂

钟银花 , 罗炎 , , 韦英林 , 吴业辉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28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聚酯热熔胶PE30增韧环氧树脂的微观相结构;利用DSC、DMA和TGA研究了聚酯热熔胶PE30对环氧树脂耐热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考察了聚酯热熔胶PE30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酯热熔胶PE30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5%,在固化过程中环氧体系发生诱导相分离,相结构由单相到连续相再到反转相;断裂韧性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27%和250%;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降低27%和44%;而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与起始热失重温度下降约1.5%,损耗峰温度下降约2.5%,说明聚酯热熔胶PE30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同时保持其耐热性能基本不变.

关键词: 聚酯热熔胶 , 增韧 , 环氧树脂 , 诱导相分离

中国古代青铜的技术分析

郑利平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8.02.021

青铜兵器是青铜时代耀眼的明珠,其中青铜最为引人注目.本文从青铜的成分组成、铸造工艺和表面 处理技术三方面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为青铜器的防腐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青铜 , , 铸造技术 , 分析

湖北出土战国青铜表面富锡层的材料学特征

何康 , 李洋 , 潘春旭

材料保护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3把出土于湖北的战国青铜残片表面富锡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显微组织特征、合金成分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分析认为:(1)3把青铜残片属高锡青铜,表面存在一层由8相和非晶化合物构成的富锡层;(2)其双层结构中的惰性腐蚀层的特征表明富锡层是在长期埋藏环境中由于发生选择性腐蚀而形成的,排除了古代工匠人为处理的可能性。纳米压痕技术为古代金属样品微米级微区的力学性能的准确测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纳米压痕技术 , 材料学特征 , 战国青铜 , 湖北出土 , 富锡层 , 选择性腐蚀

生物配位体模型预测铜对水蚤毒性及其受水质参数的影响

陈瑞 , 吴敏 , 王万宾 , 吴爱民 , 赵婧 , 陈季康 , 潘波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4.2016072602

本研究以大型蚤毒性试验标准为参照进行水蚤的铜毒性试验,并以生物配体模型(BLM)为主要工具,实现对毒性数据的校正和毒性效应的预测.在不同水质参数下,实测铜的48 h LC50为141-566 μg·L-1,相应的BLM预测值为143-1208μg·L-1,表明BLM对铜的毒性预测良好.pH升高、DOC以及钙、镁、钠离子浓度的增加均对铜毒性有不同程度减弱作用,钾离子对铜毒性影响较小,BLM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较好.利用Visual MINTEQ软件对不同水参数条件下铜形态分布进行模拟,辅助解释实验现象,发现钙、镁、钠、钾离子对铜形态分布影响较小.DOC的加入则使络合态铜含量增加,而pH升高导致游离态铜浓度下降,水合态铜浓度升高.本研究表明,预测铜对水蚤的毒性要充分考虑水质参数的影响,BLM在铜对水蚤的毒性预测方面表现了非常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水蚤 , 铜毒性 , 生物配体模型 , 水质参数

大块Al单晶体Ⅰ型裂纹尖端无位错区的观察

王秀华 , 哈宽富 , 徐永波 , 王中光

材料研究学报

<正> 裂纹尖端区域的结构在裂纹扩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至今对它知之不多。Hahn~([1])把裂纹尖端区域分成四个部分,Thomson~([2])也把它分成三个部分,都指出裂纹尖端可能存在一高弹性区,而在大家熟知的Bcs理论中,裂纹尖端区域仅是一位错反塞积群构成的塑性区~([3])。

关键词:

亚稳定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促发脆裂分析

余存烨 ,

腐蚀与防护

根据在化工和石化设备中亚稳定奥氏体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破裂与氢脆的事例,对氢致破裂和形变马氏体(a’)促发应力腐蚀破裂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 马氏体 , 应力腐蚀破裂 , 氢脆 , 检测 , 防护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