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芳
,
文瑞芝
,
曾栋
,
李忠海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1.01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阔叶箬竹叶和箬竹叶中的挥发油,用乙醚作溶剂进行多次萃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从阔叶箬竹叶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叶醇、1-己醇、苯甲醇、己醛、2-乙基呋喃、β-紫罗兰酮等.从箬竹叶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叶醇、苯甲醇、β-紫罗兰酮、2-己烯醛、苯乙醇、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乙基呋喃等.两种箬叶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都为叶醇,都含有酮、醛、醇、酚、酯类化合物,且酮、醛、醇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成分.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
阔叶箬竹叶
,
箬竹叶
,
挥发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利名称:改性氯化聚丙烯、其制备方法和其与聚烯烃的混合物专利申请号:CN200580045739.3公开号:CN101094874申请日:2005.12.28公开日:2007.12.26申请人:韩国垓栋化学株式会社本发明涉及改性氯化聚丙烯、其制备方法和其与聚烯烃的混合物。本发明涉及含有改性氯化聚丙烯的聚烯烃混合物。本发明提供了含有新型胺改性氯化聚
关键词:
专利名称
,
高分子
,
氯化聚丙烯
,
烃混合物
,
制备方法
,
专利申请号
,
株式会社
,
聚烯烃
涂建维
,
刘嘉
,
瞿伟廉
功能材料
自制了内置弹簧蓄能器的新型MR阻尼器,将自制的MR阻尼器在武汉理工大学测试中心完成了性能测试.研究了在不同电流输入下阻尼力-位移、阻尼力-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MR阻尼器的修正的Bingham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逆模式神经网络来模拟阻尼器的逆向模型,与其它主动控制算法形成了MR阻尼器的智能控制方法.通过对一栋三层剪切型结构进行仿真计算,我们知道通过逆模式神经网络可以得到连续的控制电流,实现阻尼力的连续可调,控制效果将优于半主动控制效果.
关键词:
逆模式
,
神经网络
,
MR阻尼器
,
结构控制
王秀华
,
哈宽富
,
徐永波
,
王中光
材料研究学报
<正> 裂纹尖端区域的结构在裂纹扩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至今对它知之不多。Hahn~([1])曾把裂纹尖端区域分成四个部分,Thomson~([2])也曾把它分成三个部分,都指出裂纹尖端可能存在一高弹性区,而在大家熟知的Bcs理论中,裂纹尖端区域仅是一位错反塞积群构成的塑性区~([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