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西梅
,
黄群策
,
胡秀明
,
秦广雍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7.02.009
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通过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品系"IR36-4X"进行离子注入后在其第2代群体内筛选得到了1株具有多胚苗性状特征的突变株(IR36-双),对该突变株后代的多胚苗形态特征及其多胚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胚苗突变株系"IR36-双"在双胚苗性状的表现形态上有其特异性,在同一纯合株系的群体内双胚苗的苗位有非完全双苗和完全双苗两种类型.非完全双苗包括单胚轴单胚根双苗和单胚根异胚轴双苗这两种类型;完全双苗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正常双苗和异常双苗两种类型.在多胚苗材料中,单胚根单胚轴双苗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其多胚(额外胚)的来源主要有4种可能性,即双套胚囊形成多胚、多卵卵器形成多胚、反足细胞团发育形成不定胚及胚乳细胞形成不定胚(胚乳细胞胚状体).由此可见,"IR36-双"植株表现双胚苗性状有其胚胎学根源.
关键词:
离子注入
,
同源四倍体水稻
,
多胚苗突变体
周化光
,
王猛
,
林鑫
,
黄卫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使用分子动力学法,研究不同半径的Ni晶胚在其液相中的生长及熔化行为.研究发现,一定半径的晶胚存在临界形核温度,高于这个温度,晶胚生长;低于这个温度,晶胚熔化,并且临界形核温度与晶胚半径的倒数成线性关系,这和经典形核理论以及Gibbs-Thomson模型的描述一致.基于临界晶胚演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金属Ni的Gibbs-Thomson系数为1.56× 10-7K·m,并获得了Ni的固液界面能为0.211 J/m2,结果与实验测量值一致.
关键词:
临界晶胚
,
分子动力学
,
固液界面能
,
经典形核理论
肖华
,
周宁波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9.04.014
为了研究铈和微量元素对鸡胚发育的影响及吸收分布情况,以海兰种蛋为实验材料,在铈中按一定比例添加不同量的7种生物必需微量元素,注入种蛋进行孵化实验.研究表明,铈与微量元素共用对鸡胚发育有一定影响,铈剂量一定,加入不同量的微量元素,铈和微量元素会产生最佳配比,最佳配比能使鸡胚正常生长发育,且铈在各组织中的积累较使用同剂量的单一稀土少.
关键词:
铈
,
微量元素
,
鸡胚
,
发育
卫增泉
,
袁世斌
,
颉红梅
,
赵力民
,
毛淑红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3.03.010
采用110 keV 56Fe1+离子束垂直注入小麦种胚后, 将小麦沿腹面的纵沟掰开, 形成剖面, 将剖面水平朝上粘贴在金属铜托上, 用扫描电镜在剖面上从胚表面向纵深进行点分析, 测定不同深度上由Fe元素激发出的特征X射线强度, 由此得到了该种离子注入小麦胚内的最大射程约5 μm, 最可几射程为0.935 μm. 并对这种低能离子注入作物种子能诱发突变的机理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
低能离子注入
,
小麦
,
胚
,
X射线能谱分析
,
射程分布
肖华
,
周宁波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6.04.023
以海兰种蛋作为实验材料,把Ce的EDTA盐注入种蛋后孵化.探讨了Ce对鸡胚的影响和Ce的EDTA盐进入胚胎的情况,并分析了Ce在雏鸡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发现Ce对鸡胚有一定的影响,既影响小鸡的出壳时间又影响其体重,当剂量达到一定值时,会使出壳小鸡致畸.鸡胚在发育过程中,可以部分吸收Ce,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吸收后的Ce可在各组织中转移.
关键词:
铈
,
鸡胚
,
生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