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经典轨道的封闭性和径向Schr?dinger方程的因式分解

武作兵 ,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1.008

研究表明,保证经典轨道具有封闭性的Bertrand定理可以进一步推广,在适当的角动量下,仍存在着非椭圆的闭合轨道.对于屏蔽Coulomb场,可获得广义Runge-Lenz矢量.这种轨道封闭性与径向Schr?dinger方程因式分解相对应.

关键词: Bertrand定理 , 闭合轨道 , 升降算子

超Fm原子核转动谱的系统研究

张振华 , 温凯 , 贺晓涛 , , 赵恩广 , 周善贵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3.268

简要介绍超Fm原子核谱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并综述本研究组近期在超Fm原子核谱学方面的一些理论研究工作,包括:利用转动谱公式系统研究了超Fm核区偶偶核与奇A核的转动谱.结果表明,在二参数公式中,相较于AB公式和Harris公式,ab公式能够更好地描述偶偶核基态转动带;通过拟合超Fm核区奇A核的单粒子能级,提出了一组轨道角动量依赖的Nilsson新参数;利用粒子数守恒方法处理对关联,基于推转壳模型,系统研究了超Fm原子核转动谱,计算得到的转动惯量、角动量顺排等与实验符合;通过分析费米面附近Nilsson能级的占据几率以及各条轨道对角动量顺排的贡献,解释了这个质量区原子核的转动带产生回弯(上弯)的原因.进一步,利用这组新Nilsson参数,研究了超重核的单粒子能级结构以及微观壳修正能量.计算表明,这组新Nilsson参数预言的超重岛中心为Z=120和N=182.

关键词: 超Fm原子核 , 转动谱 , ab公式 , 粒子数守恒方法 , 推转壳模型

立井井筒不稳定砂土层吊挂井壁法施工技术

李永新 , 马继伟 , 周长林 , 王晓东 , 杨雄

黄金 doi:10.11792/hj20141111

在立井井筒表土段施工中,砂土层具有砂质疏松、承载能力低、对井壁围抱摩擦力极小、极易垮塌等特点,是矿建工程施工的一大难题。总结了常用特殊凿井法及施工特点;以阿尔哈达矿业公司扩建工程西风井施工为实例,详细介绍了吊挂井壁法安全快速通过较厚砂层的施工技法和工艺,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立井井筒 , 砂层 , 吊挂井壁 , 施工

反馈、因果和命运——物·人·事理的再思考

肖纪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enstiny"可译为"命运",命和运可理解为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即"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本文先简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哲理;再简"反馈"之后;讨论改变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途径.以材料为例,讨论腐蚀这种"有害现象"的有益作用.

关键词: 因果 , 反馈 , 命运 , 腐蚀

大块Al单晶体Ⅰ型裂纹尖端无位错区的观察

王秀华 , 哈宽富 , 徐永波 , 王中光

材料研究学报

<正> 裂纹尖端区域的结构在裂纹扩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至今对它知之不多。Hahn~([1])把裂纹尖端区域分成四个部分,Thomson~([2])也把它分成三个部分,都指出裂纹尖端可能存在一高弹性区,而在大家熟知的Bcs理论中,裂纹尖端区域仅是一位错反塞积群构成的塑性区~([3])。

关键词:

亚稳定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促发脆裂分析

余存烨 ,

腐蚀与防护

根据在化工和石化设备中亚稳定奥氏体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破裂与氢脆的事例,对氢致破裂和形变马氏体(a’)促发应力腐蚀破裂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 马氏体 , 应力腐蚀破裂 , 氢脆 , 检测 , 防护

冷藏集装箱用箱底涂料的研制

姜英波 , 高慧娟

腐蚀与防护

国内冷藏集装箱箱底用的防锈涂料一直依赖进口.通过试制,制成的产品以腊及防锈材料组成,产品达到冷藏箱箱底的要求.并与进口产品作了平行试验对比.

关键词: 冷藏集装箱 , 蜡基箱底涂料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在有机酸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徐芝勇 , 张建国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3.017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能直接将水解离为H+和OH-,因而能在不外加酸的情况下使有机酸盐转化为有机酸,且不产生任何废液.这一特殊的优势是传统工艺中的酸化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普通电渗析无法比拟的.近年来,双极膜在柠檬酸和乳酸等有机酸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迅猛.因此现就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原理、与传统工艺相比的优势、在实验和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对未来的展望作一综述,以指导相关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双极膜 , 电渗析 , 有机酸 , 柠檬酸 , 乳酸

螺旋轴流式油气多相泵的性能预测模型

班耀涛 , 赵宏 , 薛敦松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建立的性能预测模型考虑了气相的可压缩性和沿流道的截面面积的变化,介绍了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步骤.利用该模型讨论了几何参数和不同操作条件下对过流部件内含气率和静压分布的影响.第一代多相泵实验的结果与预测结果相符,在含气率小于30%时,二者结果比较一致;在气率大于40%时,误差加大.

关键词: 螺旋轴流式 , 多相泵 , 性能预测模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