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保钢
,
赵亚忠
,
张秀梅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5.05.018
以KmTBCr8材料的化学成分为基础,适当调整了元素的含量,提高了材料的淬透性,经热处理后对其显微组织、硬度、冲击韧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另进行了实际应用试验,并与常用耐磨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化学成分调整后中铬抗磨白口铸铁可成功用于生产中等或中等稍强磨损工况下使用的渣浆泵,成本低,耐磨性优良.
关键词:
抗磨损
,
白口铸铁
,
渣浆泵
田阳
,
赵姿贞
,
陈巍峰
,
陈旭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3001
利用液压疲劳试验机,采用轴向应变控制方法在455℃下对2.25Cr1MoV 钢进行高温低周疲劳试验,通过在峰值应变拉伸时保载0,60,600 s,研究了拉伸保载时间对该钢低周疲劳行为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对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2.25Cr1MoV 钢呈明显的循环软化特性,拉伸保载会明显降低循环应力幅,但保载时间对循环应力幅的影响不大;拉伸保载使该钢的疲劳寿命降低,但保载时间超过60 s 后,疲劳寿命基本不受保载时间的影响;拉伸保载没有改变试验钢的疲劳断裂模式.
关键词:
2.25Cr1MoV 钢
,
低周疲劳
,
循环软化
,
拉伸保载
,
蠕变-疲劳
孙致平
,
朱涛
,
董梅
,
裴陈新
,
丰慧
,
沈新玉
,
胡柯
,
孙建华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9.01.004
介绍了马钢无取向电工钢用M21环保绝缘涂层的开发过程及工艺流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M21环保绝缘涂层是一种半有机涂层,主要由丙烯酸树脂和无机填料组成.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层间电阻约800Ω·mm2/片,其综合性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
关键词:
电工钢
,
环保绝缘涂层
,
丙烯酸树脂
,
无机填料
黄治军
,
缪凯
,
刘吉斌
,
孔君华
,
胡家国
钢铁研究
采用优化的WER70焊丝,在管线环焊缝常用焊接线能量条件下,对X80钢进行了气保焊试验.焊缝-20℃冲击功平均达到181 J,焊接接头具有较理想的组织,对接焊缝与焊丝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基本相当.
关键词:
X80
,
WER70
,
焊丝
,
组织
李益民
,
黄伯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粘结剂配方、粉末装载量、喂料热力学性质、注射成形工艺等多个因素对金属注射成形17-PH不锈钢脱脂保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热分解温度、较低熔解热的HDPE作为第2组元的蜡基粘结剂,具有比采用EVA为第2组元的粘结剂更好的保形性能.试样变形率随着粉末装载量、注射压力、注射温度的增加而下降,而且存在一最佳的工艺条件,包括粉末装载量、注射压力、注射温度,此时试样最不容易变形,试样变形比例最小.
关键词:
金属注射成形(MIM)
,
保形性
,
不锈钢
撒世勇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10.01.004
以10CrNi5MoV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窄间隙熔化极气保焊对接试验,并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焊缝组织以贝氏体为主,并有少量的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过热区组织主要是贝氏体,最高硬度出现在焊接热影响区.
关键词:
10CrNi5MoV钢
,
窄间隙
,
金相组织
,
力学性能
武拥军
,
姜周华
,
梁连科
,
姜茂发
,
黄宗泽
,
陈兆平
钢铁研究学报
针对"电弧炉+多功能转炉+VOD"三步法不锈钢冶炼工艺,以脱磷为主线,从冶金热力学的角度对该流程涉及的重要工艺环节的可行性,即转炉后期去碳保铬和VOD冶炼过程脱碳脱气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为不锈钢冶炼全流程磷的控制及脱磷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不锈钢
,
去碳
,
保铬
,
脱气
,
热力学
武拥军
,
姜周华
,
梁连科
,
姜茂发
,
黄宗泽
,
陈兆平
钢铁研究学报
针对"电弧炉+多功能转炉+VOD"三步法不锈钢冶炼工艺,以脱磷为主线,从冶金热力学的角度对流程中涉及的转炉前期去磷保铬这一重要工艺环节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冶炼和脱磷的工艺措施,从而为不锈钢冶炼全流程磷含量的控制及脱磷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不锈钢
,
去磷
,
保铬
,
热力学
王学
,
赖荆平
,
陈方玉
,
葛兆祥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4.06.014
用插销试验法研究了CO2气保焊条件下ZG20MnMo钢热影响区(HAZ)的氢致裂纹敏感性、裂纹形貌及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不预热和16kJ/cm线能量条件下,ZG20MnMo钢热影响区的氢致裂纹敏感性很强,临界断裂应力(σcr)只有60MPa,D((σNT-σcr)/σNT,σNT,为无氢时的抗断强度)值高达96%.断口具有典型的氢致延迟裂纹特征,断口形貌与拘束应力水平有关.低应力水平条件下,断裂方式为冰糖状的沿晶(IG)+氢致准解理穿晶(QCHE),而且出现较多沿晶界和板条界二次裂纹;高应力水平时,主要为冰糖状的IG,QCHE比例减少,而且QCHE中撕裂棱的塑性变形和二次裂纹都明显减少.氢致裂纹的产生主要与HAZ的淬硬程度高有关,近缝区形成粗大的马氏体组织,硬度值高达493HV,这种组织容易发生氢脆,氢脆指标I(I=80lgHV-130(%))为85.2%,即使氢的含量很低,HAZ也会萌生裂纹并扩展.
关键词:
ZG20MnMo钢
,
CO2气保焊
,
热影响区(HAZ)
,
氢致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