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NaOH处理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影响

汤春苗 , 陈志蓥 , , 张浩然 , 张亚欠 , 曹一江 , 于广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在CVD石墨烯的转移过程中无法避免会出现胶残留,导致了材料不必要的p型掺杂.研究表明,通常来自这种残余胶的p型掺杂影响了石墨烯的电学特性.本文发现NaOH溶液能够有效地去除这种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x)中的含氧官能团,减少胶残留,并首次将其运用在CVD生长的石墨烯单层薄膜上.通过不同浓度NaOH溶液的选择,我们有效地解决了NaOH与SiO2/Si衬底反应的问题.处理结果显示,通过NaOH溶液浸泡石墨烯的载流子浓度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而且处理效果最明显的石墨烯样品的迁移率从880cm2/Vs升高到2260cm2/Vs.同时我们比较了水和NaOH处理效果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用水处理的样品迁移率很快回到了处理前的数据,而用NaOH溶液处理的石墨烯薄膜迁移率最终稳定在原有迁移率的1.5倍.

关键词: 石墨烯 , 迁移率 , PMMA , NaOH

加热器/坩埚相对位置对φ200mm单晶硅生长过程中温度场和晶体质量的影响

高忙忙 , , 李进 , 景华玉 , 董法运 , 梁森 , 李海波

硅酸盐通报

采用CGSim晶体生长软件,对现有工业单晶炉中的加热器位置进行优化并分析了其对热场、固液界面、晶体中温度梯度和氧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器的上移,功率消耗略有降低,熔体内的温度梯度逐渐下降,在高埚位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适当提升拉晶速率;同时,固液界面也趋于平坦,晶体中的温度梯度有所减少,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缺陷的形成.另外,晶体中的氧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可以得出,在晶体等径生长初期,提高加热器的位置是降低晶体生长成本和提升晶体品质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单晶硅 , 温度梯度 , 固液界面 , 氧含量

高热膨胀系数缠绕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基体的研制

, 贾晓龙 , 李刚 , 杨小平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11.06.010

本文以具有反应性端基的液体丁腈橡胶(CTBN)和环氧树脂(EP)为主要原料,成功合成了改性环氧树脂(CTBN-EP),同时制备了以复配环氧树脂为基体的光纤用复合材料筒体.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动态机械分析等测试显示,制备的CTBN-EP与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TBN-EP含量的增加,树脂体系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降低,而冲击强度逐渐增大.当树脂体系中CTBN-EP的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筒体的轴向热膨胀系数与光纤的热膨胀系数最为接近.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液体丁腈橡胶 , 复合材料筒体 , 热膨胀系数

电磁超材料在微波吸波材料中的应用探索

冯一军 , , 徐培华 , 赵俊明 , 姜田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3.08.03

人工电磁超材料具有自然界材料所不具备的电磁参数,并且拥有可设计性和可灵活调节的性质,可实现对电磁波传播性能进行新的调控,是近年来国际物理学、材料学和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人工电磁超材料的概念内涵和近年来的发展概况,简要分析了国外人工电磁超材料研究的发展水平,以及美欧军事强国对超材料研究的重视和支持情况。重点介绍了南京大学开展的一些人工电磁超材料在微波吸波材料结构中的应用探索,包括超材料微波吸波结构的设计和分析、基于人工手征超材料结构的吸波结构设计、吸波频带可调节及可切换的微波吸波结构设计等。这些材料和结构运用人工超材料的特殊物理特性和参数的可设计性,与传统微波吸波材料相比,具有可调节的优势,有效提高了对电磁波的调控能力。

关键词: 电磁超材料 , 吸波材料 , 电磁波极化 , 电磁参数

氧化锆及钼金属热场对蓝宝石泡生法的影响

, 李进 , 高忙忙 , 杨轶涵

人工晶体学报

蓝宝石晶体以优越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于军事及半导体衬底材料领域.泡生法是制造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主要方法,但其传统热场结构的低效率制约了晶体直径的增加.基于氧化锆陶瓷和钼金属材料设计了新型层状热场,并实验考察它们不同的内外组合形式对蓝宝石晶体生长过程中保温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场结构以氧化锆陶瓷内置、钼金属外置进行组装时可有效降低电能损耗;基于新型热场蓝宝石晶体生产良率高达81%,表明所设计热场的合理性.

关键词: 蓝宝石 , 泡生法 , 热场 , 氧化锆 , 钼金属

车金矿工业指标的选择论证

唐俊智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11.006

文中阐述了上车金矿的矿山概况、矿产资源、开采条件,结合矿山实际开采情况,采用类比法、价格法(经济盈亏平衡)对生产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及时调整了矿山工业指标,达到了经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 工业指标 , 选择论证 , 车金矿

江西金山金矿田林西金矿床矿体原生晕特征

丁高明 , 卢树东 , 刘国荣 , 肖淳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904

林西金矿床位于金山金矿田的中北部,是与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在综合研究和利用矿区以往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基础上,选取矿区40号勘探线为典型地质剖面,对该剖面坑探工程控制的Ⅰ号金矿带进行系统采样和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金矿床的原生晕组合特征。通过绘制和分析原生晕元素轴向异常分布图和叠加图、地球化学参数计算图,初步归纳了矿床构造叠加晕总体特征,并分析了矿体原生晕特征的地质意义以及对深部盲矿体预测的应用。研究认为:As与 Au关系密切, As、Sb和Hg为金矿体的前缘指示元素组合;Pb、Zn、Cu分布于矿体周围,为矿体的近矿晕指示元素组合;Mo、Mn和Co元素为矿体的尾晕元素组合;尾晕的反带异常、前缘晕与尾晕叠加等特征对深部盲矿体预测有重要指示作用。

关键词: 原生晕 , 林西金矿床 , 金山金矿田 , 盲矿体预测

白云鄂矿稀土选别研究

陈宏超

稀土

通过对白云鄂矿中稀土赋存情况的分析,选取随铁开采的稀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粒度、药剂作用以及温度、浓度、pH值等因素对稀土选别的影响,总体分析白云鄂矿稀土的分选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白云鄂矿的稀土选别工艺与因素控制提出科学的见解.最终确定,粒度20 μm~ 50 μm、温度不低于60℃、粗选浓度55% ~65%时,白云鄂矿稀土浮选作业条件最好.

关键词: 白云鄂 , 稀土 , 因素 , 选别

-王-唐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模型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实现及其应用

冯震宙 , 王新军 , 王富生 , 高行山 , 岳珠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7.02.027

LS-DYNA可以满足用户对某些材料本构关系子程序开发的要求.本文首先编制了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本构模型子程序,计算单轴拉伸作用,得到材料子程序开发的可行性;另外主要编制了飞机风挡材料采用的具有应变率效应的非线性粘弹性-王-唐本构模型,结果能很好地对-王-唐模型进行描述,特别是应变率对该模型的影响.并用于真实风挡的计算,得到的数值结果与试验值比较吻合.

关键词: 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 , 材料子程序 , 风挡 , 应变率

白云鄂铁精矿氢气流化还原试验

裴晓宇 , 赵文广 , 赵团 , 彭军 , 安胜利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7.01.023

通过可视流化床研究不同温度和氢气流速下对还原白云鄂铁精矿的影响.试验表明,同一温度下,氢气流速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流化还原反应的还原效率,但这种作用在低温下更为明显.随温度的升高,流化还原效率提高,但高温下流化效率增长幅度小于低温.应用热重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氢气还原白云鄂铁精矿的还原动力学,结果表明:其反应的限制性环节为内扩散,活化能随还原时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而表观活化能的降低更有利于反应的加速进行.在试验条件下,5 ~ 10 min时的还原反应速度较快.

关键词: 白云鄂铁精矿 , 氢气还原 , 流态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