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石沙
,
罗奇
,
刘金刚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4.018
针对动态场下电流变效应机理可视化试验研究工作较少的现状,设计并制造了一个可视化试验台.通过试验观察了电流变液在外电场和流动场耦合作用下的场致亚微观动态结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耦合场下的动力学过程中,电流变液的流变行为主要受极化力和液动力的影响;链结构的屈服断裂最先发生在极板附近,即表征出速度滑移的微流动特征,其屈服断裂也就是电流变液的屈服强度.试验还验证了俘获效应.
关键词:
电流变液
,
动力学
,
可视化
,
动态耦合
,
亚微观结构
魏克湘
,
孟光
,
朱石沙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6.01.026
讨论了电流变夹层梁在考虑电流变材料层横向可压缩时的动力学特性.在建模过程中将电流变材料视为可压缩的粘弹性材料,假设电流变材料层的横向位移随厚度变化.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能量方法建立了电流变夹层梁的挤压-剪切动力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离散求解.通过对悬臂梁的仿真和实验分析得出:在电流变夹层梁的振动过程中,上、下约束层的横向位移并不完全相等,在低频阶段相差不大,但在高频阶段较为明显;加大外加电场的强度,可以减小横向位移的差值;而电流变层厚度的增加,将使横向位移的差值加大.
关键词:
电流变液
,
夹层梁
,
芯层可压缩
,
动力学特性
丁高明
,
卢树东
,
刘国荣
,
肖淳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904
朱林西金矿床位于金山金矿田的中北部,是与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在综合研究和利用矿区以往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基础上,选取矿区40号勘探线为典型地质剖面,对该剖面坑探工程控制的Ⅰ号金矿带进行系统采样和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金矿床的原生晕组合特征。通过绘制和分析原生晕元素轴向异常分布图和叠加图、地球化学参数计算图,初步归纳了矿床构造叠加晕总体特征,并分析了矿体原生晕特征的地质意义以及对深部盲矿体预测的应用。研究认为:As与 Au关系密切, As、Sb和Hg为金矿体的前缘指示元素组合;Pb、Zn、Cu分布于矿体周围,为矿体的近矿晕指示元素组合;Mo、Mn和Co元素为矿体的尾晕元素组合;尾晕的反带异常、前缘晕与尾晕叠加等特征对深部盲矿体预测有重要指示作用。
关键词:
原生晕
,
朱林西金矿床
,
金山金矿田
,
盲矿体预测
石磊
,
王清
,
王泽波
,
于登文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3.025
介绍了沙雾镍电镀的工艺配方,讨论了电镀液成分的作用和影响工艺的因素,指出了镀液维护方法,并分析了工件常见故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镀镍
,
装饰性电镀
,
故障分析
,
镀液维护
李根峰
,
申向东
,
吴俊臣
,
董伟
,
薛慧君
,
刘昱
硅酸盐通报
本文选取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的风积沙进行风积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试验研究.为了探讨风积沙掺量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按照实验室配合比,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制成100 mm× 100 mm× 515 mm的棱柱体试件.在自然养护条件下,采用非接触式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方法试验不同风积沙掺量下3d内的收缩变形,同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劈裂强度试验,得到表征风积沙混凝土收缩变形规律的收缩率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风积沙掺量的增加,风积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逐渐增大.
关键词:
风积沙混凝土
,
自然养护
,
非接触式
,
收缩变形
冯震宙
,
王新军
,
王富生
,
高行山
,
岳珠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7.02.027
LS-DYNA可以满足用户对某些材料本构关系子程序开发的要求.本文首先编制了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本构模型子程序,计算单轴拉伸作用,得到材料子程序开发的可行性;另外主要编制了飞机风挡材料采用的具有应变率效应的非线性粘弹性朱-王-唐本构模型,结果能很好地对朱-王-唐模型进行描述,特别是应变率对该模型的影响.并用于真实风挡的计算,得到的数值结果与试验值比较吻合.
关键词:
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
,
材料子程序
,
风挡
,
应变率
张婧
,
赵文岩
,
刘富强
,
王晓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387
建立了一种采用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6mim][PF6])为萃取剂,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样中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的方法.实验考察了溶液酸度、离子液体用量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在pH值分别为3.3、2.1的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水样中,加入0.4mL[C6mim][PF6],超声,离心,离子液体相直接用于HPLC进行分析.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 50 mg/L,测定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2.80%和5.93%,二者的检出限分别为0.46、0.97 μg/L,该方法萃取水样中加替沙星的加标回收率为80.5%~ 89.5%,氟罗沙星的加标回收率可达93.3%~99.0%.
关键词:
加替沙星
,
氟罗沙星
,
离子液体
,
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