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鹏
,
朴正淏
,
金熙哲
,
金在光
,
尚飞
,
邱海军
,
高文宝
,
韩乾浩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73201.0019
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简称 ADS)是以宽视角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统称,其显示模式过大的存储电容(C st )成为限制 Dual Gate GOA 4K TV 应用的主要因素.在较短的充电时间内,像素为了维持相同的充电率,需要降低 C st .本文采用一种双条形电极 ADS 结构(Dual Slit ADS),其中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交叠区域形成 ADS 结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间隔区域形成共面转换(IPS)结构,通过减少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的交叠面积,起到降低 ADS 模式 C st 的目的.模拟结果表明:当 ADS 显示模式采用 Dual Slit ADS 设计时,像素的 C st 可以下降30%~40%.实验结果表明:采用 Low Cst Pixel ADS 设计时,VGH Margin 可以增大2.5 V,但受到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对位影响,透过率下降5%.
关键词:
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
,
Dual Gate GOA
,
4K TV
,
存储电容
,
双条形电极
唐煌
,
钟书明
,
赵丽珍
,
赵海涛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281
基于多靶向策略设计合成了氧化异阿朴菲-褪黑素杂合化合物,测试了它们的抗胆碱酯酶性能及相应的抑制动力学、抗氧化能力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诱导的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中等强度抑制力,其抑制IC50值在微摩尔浓度水平,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对乙酰胆碱酯酶诱导的A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抑制率达到79.3% ~ 84.7%;抗氧化能力是trolox的1.1~1.5倍.
关键词:
氧化异阿朴菲衍生物
,
褪黑素
,
胆碱酯酶
,
抗氧化
,
抗Aβ聚集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正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正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正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正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正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正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正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膜
刘猛
,
张娜
,
罗尘丁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综述了作者所在研究集体所进行的正逆耦合循环研究.通过对串联型、并联型正逆耦合循环的相关研究和(火用)平衡比较分析,归纳提出了正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原则,即:正、逆循环采用同种工质;物流、能流耦合并重;优化配置热源加热过程;调控氨水工质浓度;回收利用系统内能.遵循该原则提出的变浓度氨水工质正逆耦合循环体现了优良的性能.
关键词:
正逆耦合循环
,
研究进展
,
系统集成原则
,
氨水工质
王涛
,
王宁
,
陆金仁
,
王志宁
,
胡云霞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7.01.020
正渗透技术因其能耗低、水回收率高、截留能力强等优势,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膜分离技术.然而,膜污染引起水通量持续下降,膜寿命缩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正渗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何有效控制膜污染已经成为正渗透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综述从正渗透膜污染的角度出发,详细总结了正渗透膜的污染特征,全面介绍了抗污染正渗透膜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众多的研究结果发现,正渗透膜的性质、膜朝向、原料液性质以及膜过程操作条件是影响正渗透膜污染形成与清除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操作条件虽然可部分减轻膜污染,但不能彻底解决膜污染问题.开发抗污染正渗透膜仍是根治膜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案.最后详细介绍了目前抗污染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双皮层结构正渗透膜的制备及结构调控、膜表面抗污染改性、开发抗污染亲水膜材料制备正渗透膜等.其中,新型两亲性共聚物作为支撑层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是未来抗污染正渗透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正渗透
,
膜污染
,
抗污染
,
表面改性
,
共聚物
宋金瓯
,
姚春德
,
许汉君
,
刘士钰
工程热物理学报
论文研究乙醇对正庚烷氧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同步辐射方法测量当量比为1.0时正庚烷/氧气/氩气,以及正庚烷/乙醇/氧气/氩气低压层流预混火焰中主要成分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乙醇改变了正庚烷向己烷裂解的路线,促进了庚烷直接裂解成丁烯基的趋向,但丁烷、戊烷都仍是正庚烷的主要裂解产物.添加乙醇,火焰中环已二烯、环戊二烯浓度增加,而且出现了乙烯醇、丁醇.研究结果可作为乙醇燃烧特性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预混火焰
,
乙醇
,
正庚烷
,
同步辐射
王铎
,
许春玲
,
黄燕
材料导报
正渗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膜技术以其低能耗、耐污染的特点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在海水淡化、绿色能源、航空航天、食品浓缩等多个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综述了正渗透技术在脱盐、浓缩和能源3个不同方面的应用进展,以及国内近几年在正渗透领域所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正渗透
,
脱盐
,
浓缩
郭俊江
,
李树豪
,
谈宁馨
,
李象远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课题组自主研发的高碳烃燃烧机理自动生成程序ReaxGen,构建了正庚烷低温燃烧详细机理(642个物种,2220步反应).分别采用物质产率分析和反应路径流量分析方法简化该详细机理,得到半详细机理(510个物种,1472步反应)和骨架机理(209个物种,770步反应).对正庚烷的点火延时,层流火焰速度以及主要物种浓度曲线的模拟结果表明这些机理的模拟精度较高.在工程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正庚烷点火延时敏感度,考查了机理中关键反应.
关键词:
正庚烷
,
低温燃烧机理
,
机理简化
,
动力学模拟
王明华
,
黎潮
,
王凤栾
,
宫振宇
,
翟玉春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1.04.004
溴化四正丙基胺在化学化工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合成催化剂时可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制备均匀颗粒.本文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不同溶剂对溴化四正丙基胺产率的影响,在80℃反应10 h,以N,N-二甲基甲酰胺做溶剂时,产率最高达到27.50%.红外光谱表明,溴化四正丙基胺需在80℃以下干燥,温度过高会使其分解.
关键词:
溴化四正丙基胺
,
产率
,
红外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