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965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环境振动能收集系统的微型压电悬臂梁设计与制作

杜小振 , 褚金奎 , 张海军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1.026

研制长寿稳定电源已经成为微型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化学电池容量有限,需要不断的逐个更换耗尽的电池,难以满足无线传感网的实际应用.本文提出利用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特性收集环境振动能,该类型微电源有望成为MEMS提供长期电能.首先分析了利用压电材料收集振动能的原理,对微型悬臂梁结构的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重点介绍了用MEMS工艺加工微型悬臂梁的工艺流程.悬臂梁结构采用体硅和面硅加工工艺相结合,体硅工艺包括湿法和干法刻蚀硅及表面层结构,金属Pt层刻蚀等,面硅工艺包括溅射金属薄膜和利用Sol-Gel方法在Si/SiO2/Ti/Pt衬底上制作锆钛酸铅(Pb(Zr0.52Ti0.48)O3,PZT)压电薄膜等.经过反复工艺实验研究,确定一套稳定的微型压电能源的制作工艺流程.

关键词: 微电源 , 压电悬臂梁 , PZT , MEMS

一种制作沟槽型同位素微电池表面电极的新工艺

, 王培超 , 褚金奎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2.015

开发了一种利用SU8胶剥离工艺制作沟槽型同位素微电池表面电极的新工艺,通过使用BP212正胶作为牺牲层,有效地解决了在制作沟槽型同位素微电池表面电极时,堆胶以及沟槽中SU8胶不易去除的难题.该工艺操作简单、可靠,成本低,因此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同位素微电池 , SU8胶 , 剥离工艺 , 表面电极

铁路用捣表面高铬铸铁堆焊层的组织与性能

厉晓笑 , 苟国庆 , 车小莉 , 陈辉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不同高铬铸铁堆焊焊条对失效的捣进行表面堆焊修复,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和冲击磨损试验对堆焊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组织主要为初生碳化物(Cr,Fe)<,7>C3和共晶组织,从表面到底部,初生碳化物的含量逐渐减少,主要呈六角或长条状;堆焊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较新的好,其中JD2焊条堆焊层的性能要优于JD1焊条的.

关键词: , 堆焊 , 冲击磨粒磨损 , 初生碳化物 , 共晶组织

氧化异阿菲-褪黑素杂合体的合成、抗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抗氧化活性

唐煌 , 钟书明 , 赵丽珍 , 赵海涛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281

基于多靶向策略设计合成了氧化异阿菲-褪黑素杂合化合物,测试了它们的抗胆碱酯酶性能及相应的抑制动力学、抗氧化能力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诱导的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中等强度抑制力,其抑制IC50值在微摩尔浓度水平,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对乙酰胆碱酯酶诱导的A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抑制率达到79.3% ~ 84.7%;抗氧化能力是trolox的1.1~1.5倍.

关键词: 氧化异阿菲衍生物 , 褪黑素 , 胆碱酯酶 , 抗氧化 , 抗Aβ聚集

纳米陶瓷、复陶瓷及纳米复陶瓷

邵刚勤 , 段兴龙 , 袁润章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3.02.025

纳米陶瓷、复陶瓷及纳米复陶瓷的研究是纳米材料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综述了其发展过程和研究动态,阐述了纳米复陶瓷的优异性能、产生机理及应用前景,展望了纳米复陶瓷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纳米陶瓷 , 陶瓷 , 纳米复陶瓷

场法模拟两多孔组织烧结

刘明治 , 张瑞杰 , 方伟 , 章书周 , 曲选辉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353

建立了新的模拟两多孔材料烧结过程的场模型,采用Cahn-Hillard方程和Allen-Cahn方程来控制相对密度场和长程取向场的变化,通过分析场方程的特点,对模型进行数学处理得到一组场模型的唯象系数,建立了原子扩散系数与晶界扩散、表面扩散和体积扩散的函数关系式.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两多孔材料的烧结过程,通过分析模拟图像可以很好地观察到两多孔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化过程.

关键词: 场模型 , 扩散系数 , 唯象系数 , 多孔材料

PET固缩聚进展

周杰 , 刘丽 , 黄星 , 史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缩聚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型缩聚反应方式,有利于降低反应过程中的降解反应和副反应;对常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进行固缩聚处理可以大幅提高PET分子量,其产品的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文中首先对PET固缩聚的反应过程、速度控制等反应机理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原料粒子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PET固缩聚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PET固缩聚目前的研究情况和研究趋势。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缩聚 , 机理 , 影响因素

AlN的显微鉴定

张德堂

金属学报

<正> AlN是CrMoAl钢中经常出现的夹杂物,能引起钢材“冰糖”状断口和锻造裂纹,造成零件表面加工质量低劣和过早疲劳破坏,已受到重视。 鉴定AlN,多用化学电解分离和X射线衍射分析。我们在金相观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进行成分分析,以及电子衍射结构分析等,已经确定AlN的晶体结构、化学和力学性能,并用彩色照相如实地记录了AlN的光学特征和形貌。

关键词:

陶瓷设计进展

宋桂明 , 周玉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1999.01.003

材料设计是复陶瓷研制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复陶瓷设计由定性化向定量化方向发展是其必然趋势.宏细微观力学、材料设计专家系统和智能化设计系统应用于陶瓷基复合材料韧化设计方面已取得巨大的进展,并推动陶瓷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 材料设计 , 力学 , 专家系统 , 人工智能

烧结SiC陶瓷

武安华 , 曹文斌 , 李江涛 , 葛昌纯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1.02.012

采用Al2O3、Y2O3为助烧剂,热压烧结获得了致密的α-SiC和β-SiC陶瓷,研究了起始粉末的性能对烧结体的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2O3、Y2O3原位形成了YAG,材料以液烧结机制致密化,并通过溶解和再析出机制,促进晶体生长。物相分析表明,β-SiC陶瓷粉末在烧结过程中发生了β→α的相变。显微结构观察显示,β-SiC陶瓷中生成了长柱状晶粒。

关键词: 烧结 , SiC , 显微结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96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