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8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PCE/POM/EVA共混体系高强高韧化的研究

王国军 , 金日光 ,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1.02.001

对PCE/POM、PCE/EVA、PCE/POM/EVA三种共混体系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对比.通过分析表明,EVA对PCE/POM共混体系有增容作用,POM对PCE/EVA共混体系有增强作用,从而开发出一种强韧的聚氯醚合金.

关键词: 聚氯醚 , 聚甲醛 ,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 共混 , 高强 , 高韧

中国矿业制度变迁与发展分析

徐建民 , 赵传卿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9.001

论述了矿业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历程,分析了矿业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并指出矿业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中国矿业市场及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矿业 , 制度 , 市场 , 发展 , 建议

矿业市场要素及其模型分析

, 李柏林 , 李文瑶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6.015

文中在对矿业市场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矿业市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矿业市场 , 市场要素 , 市场模型

二垩与资源回收-Ⅲ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热力学计算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采矿评估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

李柏林 , , 李文瑶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5.004

文中论述了采矿的特点与采矿价值的特殊性,并对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法评估采矿价值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采矿评估 , 采矿价值 , 贴现现金流量法

渐消记忆递推回归矩阵的进一步探讨

宋美娟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1.02.010

针对渐消记忆递推回归自适应算法中矩阵的形式进行探讨,给出了新的矩阵形式,赋予系数β更明确的物理意义,为进一步对系数β进行寻优奠定了基础。并以某热连轧机组设定与自适应控制为背景,给邮了仪表精度E与系数β之间的定量关系寻优结果。

关键词: 递推回归 , 矩阵 , 系数

规制矿产资源企业以矿业出资的立法思考

王旭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0.001

以矿业出资在中国矿业市场运作中不乏其例,但是由于缺乏操作、管理和立法的有效规制,对矿产资源企业的运营发展,尤其是融资环节会造成不利影响.因而,中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矿业出资立法的做法,明确对矿业出资的立法态度,探讨矿产资源企业以矿业出资的适格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以矿业出资需要具备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要件,提出规制矿业出资的法律框架,以期对有效防止矿产资源的流失有所裨益.

关键词: 矿产资源企业 , 矿业 , 矿业出资

客观赋法及其在工程选材中的适用性研究

陈奎 , 张天云 , 胡玉霞 , 郑小平

材料导报

根据熵法和标准离差法这两种典型的客观赋法的赋原理,分析了客观赋法的特点及不足.分别构建熵法和标准离差法的赋模型,并以低温存储罐选材为例,研究客观赋法在工程选材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虽然客观赋法得到的权重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具有客观、公正性,但其不代表指标实际意义上的重要性,而是各指标评价值提供有用信息量的度量.在评价人员对材料了解较少时,客观赋法是一种较好的权重确定途径.

关键词: 工程材料 , 评价指标 , 权重 , 熵法 , 标准离差法

-云模型对岩爆等级的预测

周科平 , 林允 , 邓红卫 , 李杰林 , 刘传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313-3

采用熵法和云模型判定岩爆等级。选用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σc、单轴抗拉强度σt、切向应力σθ、岩石的压拉比σc/σt、岩石的应力系数σθ/σc和岩石的弹性变形指数Wet作为岩爆等级判定的因素建立岩爆评价指标体系。以收集到209组工程中的实际岩爆情况及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计算,建立岩爆等级判定的熵?云模型。运用该分析模型分析岩爆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的敏感性,并对收集到的工程实例岩爆情况进行判定,将结果与 Bayes、KNN 和随机森林方法的判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敏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q/sc、sq、Wet、sc/st、st、sc;熵?云模型的判别准确率比Bayes、K最邻近结点算法(KNN)和随机森林(RF)方法高。

关键词: 岩爆 , 预测 , 云模型 , , 敏感性

中国锆砂中长期需求分析

蒋东民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11.04.002

介绍了中国锆砂原料、生产和供应现状以及2005-2009年间锆砂需求状况.分析了硅酸锆、氧氯化锆、核级锆,和钢铁、玻璃面板等行业对锆砂的中长期需求.指出,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锆砂依赖进口的格局不会变,国内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以及国际市场对锆制品的恢复性需求,使得中国对锆砂需求仍将持续增加.

关键词: , 硅酸锆 , 氧氯化锆 , 资源储量 , 需求分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