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新型含巴比妥酸的芳香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

冯洋 , 李传碧 , 赵丽婷 , 李家 , 魏亚男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8.150386

在微波辅助下,1, 3-二甲基-5-醛基巴比妥酸与芳氧基/芳胺基乙酰肼及含氮杂环乙酰肼缩合制备新型酰腙化合物,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的研究。新化合物的结构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手段确认。体外的抑菌活性实验显示,部分目标化合物呈现出优于环丙沙星的抑菌活性。经过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当芳基为含氮杂环时, 所形成的化合物抗菌活性与芳基为苯环时相比明显较强,抑菌活性最强的酰腙化合物2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0.8 g/L, 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6 g/L。

关键词: 巴比妥酸 , 芳香乙酰肼 , 微波辐射 , 晶体结构 , 抑菌活性

新型含巴比妥酸的芳香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

冯洋 , 李传碧 , 赵丽婷 , 李家 , 魏亚男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8.150386

在微波辅助下,l,3-二甲基-5-醛基巴比妥酸与芳氧基/芳胺基乙酰肼及含氮杂环乙酰肼缩合制备新型酰腙化合物,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的研究.新化合物的结构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手段确认.体外的抑菌活性实验显示,部分目标化合物呈现出优于环丙沙星的抑菌活性.经过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当芳基为含氮杂环时,所形成的化合物抗菌活性与芳基为苯环时相比明显较强,抑菌活性最强的酰腙化合物2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0.8 g/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6 g/L.

关键词: 巴比妥酸 , 芳香乙酰肼 , 微波辐射 , 晶体结构 , 抑菌活性

第五届“吴仲华奖励基金”评选出获奖者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食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张春雨 , 王辉 , 张晓辉 , 马忠强 , 邓宛梅 , 胡克 , 丁明玉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1.01236

建立了油脂食品(方便面、油炸糕点、沙玛、食用油等)中5种主要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食品样品用石油醚超声提取,经GPC净化后,采用反相HPLC进行分析.所用的分离柱为Labtech C18(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方法的相关系数皆在0.997以上,目标物的检出限(信噪比为3计)为3.25~ 13.4 μg/L.在50mg/L添加水平时,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0.4% ~113.6%,相对标准偏差为0.3%~5.8%(n-3).该方法简便、快捷、实用,可用于油脂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测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 高效液相色谱 , 邻苯二甲酸酯 , 增塑剂 , 油脂食品

晶化处理后化学镀Ni-P镀层摩擦-磨损性能

孔德军 , 王进春 , 付贵忠 , 刘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化学镀在YL113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非晶态Ni-P镀层,通过SEM、EDS和XRD等手段表征了其在不同温度下晶化处理后表面形貌、化学元素含量和物相组成.分析了晶化处理温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并用HSR-2M型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Ni-P镀层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当晶化处理温度升高时,镀层晶粒尺寸逐渐增大,镀层中形成了以Ni为主的化合物,在350℃时硬度最高;350以后,如果晶化温度继续升高,晶粒尺寸增大,表现出以Ni的衍射峰强度增加的反霍佩效应;随晶化处理温度升高,镀层摩擦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在350℃时摩擦系数最小,磨损性能最好.晶化处理温度低于350℃、在350℃、高于350℃时的磨损机制分别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粘着磨损.

关键词: 晶化温度 , Ni-P镀层 , 表面形貌 , 显微硬度 , 摩擦系数 , 磨损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