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良
,
彭程
,
叶章根
,
罗远辉
,
赵奇金
电镀与涂饰
以硝酸银为主盐、葡萄糖为还原剂,通过化学镀方法制备了银包铜复合粉体.通过能谱(EDS)分析了敏化和活化后铜粉表面沉积的颗粒的组成,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高温增重率测量等方法研究了主盐和还原剂质量浓度、pH以及镀覆时间对银包铜粉表面形貌与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获得了适宜的化学镀银工艺:AgNO3质量浓度20g/L,葡萄糖质量浓度30g/L,pH11,镀覆时间40 min.不同银含量的铜粉的热重(TG)分析表明,银含量越高的粉体,其抗氧化性也越好.化学镀初期,生成的银颗粒较少,镀层呈岛状结构;随着反应的继续,银颗粒大量产生,岛状组织延伸生长,形成多镀层重叠结构.
关键词:
铜粉
,
化学镀银
,
硝酸银
,
葡萄糖
,
抗氧化性
叶章根
,
陈松
,
李文良
,
吴延科
,
王力军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5.020
研究了NaCl-KCl-K2 HfF6体系下,以海绵铪和还原铪粉作可溶性阳极,不锈钢为阴极,熔盐电解精炼铪的工艺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对不同方法制备的铪氟酸钾进行了分析,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测量了NaCl-KCl-K2 HfF6熔盐体系的熔点,采用扫描电镜(SEM)对该熔盐体系下电解精炼得到的铪粉进行了观察,并采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仪测定了铪粉的粒度分布.结果表明氟硅酸钾烧结法制备的铪氟酸钾纯度高,无有害杂质.最佳工艺条件为:熔盐组成为K2 HfF620%(质量分数),NaCl∶ KCl为1∶1(摩尔比);电解温度750℃;阳极料为海绵铪和还原铪粉时,电流密度分别为1.2和0.5 A·cm-2.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铪粉精炼效果良好,产品主要杂质总含量降低至0.07%以下.阴极电流密度较低时,电解得到的铪粉形貌是粗大的块状颗粒,粒度分布在80~150 μm之间.增大电流密度,铪粉粒度减小,并出现类似树枝状形貌.进一步增大电流,出现细小的不规则颗粒,粒度分布在40 -90 μm.增加电解时间可以提高杂质元素与铪之间的分离效果.
关键词:
熔盐电解
,
精炼
,
K2HfF6
,
铪粉
王梁
,
王根厚
,
贾丽琼
,
雷时斌
,
李文良
,
陶宏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2.003
阳山金矿带内构造变形复杂强烈,对构造变形特征的系统研究表明:阳山金矿带内发育有A型线理、石香肠、旋转碎斑等构造,这些构造大部分都表现出由北向南的韧-脆性剪切特征;对褶皱轴面产状的统计表明其主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利用石英颗粒动态重结晶法得到古应力值为45.55 MPa.结合蠕变方程得到变形平均应变速率为3.6×10-10s-1;根据矿物显微变形特征认为变形形成温度为280 ~400℃,应发生于地壳深度不超过12 km的范围内;依据斜长花岗斑岩形成时间及地层变形特征,认为剪切变形形成于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结合阳山金矿成矿特点,认为该剪切对本区金的活化、迁移富集以及最终金矿体的最终定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构造变形特征
,
韧-脆性剪切变形
,
控矿作用
,
阳山金矿带
张景双
,
屠振密
,
杨哲龙
,
安茂忠
,
李文良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2.04.001
碱性锌钴合金电镀常采用锌阳极和低碳钢阳极.研究了锌和低碳钢阳极在碱性锌镍合金镀液中的溶解特性及阳极极化行为.结果表明,采用锌和低碳钢混挂阳极,控制其面积比,可维持镀液中锌离子的稳定.
关键词:
锌钴合金
,
电镀
,
碱性
,
阳极
李文良
,
陈勇敢
,
赵玉锁
,
张国利
,
张玉杰
,
路彦明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7.002
寨上金矿床为西秦岭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区出露的地层以泥盆系、二叠系为主,受近SN向挤压作用影响,普遍发生褶皱变形作用.对寨上金矿3件含金石英脉中的锆石样品的SHRIMP法U-Pb同位素年龄实验,结果表明:锆石U-Pb年龄有4个集中分布区间,分别为:1 800~2 000Ma、800~1000 Ma、400~500Ma、300Ma;石英脉中的锆石均为捕获围岩的锆石,没有发现热液锆石;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印证了矿区及外围缺失二叠系以后古生界及中生界的地层或岩浆岩.
关键词:
石英脉
,
锆石
,
SHRIMP法
,
U-Pb同位素
,
甘肃寨上金矿
李文良
,
罗远辉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1.04.012
采用区域熔炼法对高纯锌的制备进行了研究.估算了锌中主要杂质在锌熔点附近的平衡分配系数,分别为k(0,Fe)=474,K(0,Cu)=1.12,K(0,Cd)=0.15,K(0,Pb)=1.17×10(-2).通过参考Spim数学模型,分析了在区熔提纯中熔区长度对区熔提纯效率的影响,获得每次通过时的最优熔区长度,并考察了区熔次数、熔区长度对提纯效率的影响.通过辉光放电质谱仪对杂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纯氩气流动保护下,控制熔区移动速率为3 cm·h(-1),熔区长度为50 mm,区熔20次后,杂质总量从1.006μg·g(-1)降低到0.303μg·g(-1),纯度达到6N7(99.99997%).采用第1~6次为70~80mm,第7~10次为50~60mm,第11~20次为30~40mm的变化熔区长度,杂质总量可降低到0.216 μg·g(-1),即采用变化熔区比不变熔区的提纯效果好,产品锌的纯度为6N8(99.99998%),满足了半导体和光电材料的应用要求.
关键词:
区域熔炼
,
高纯锌
,
提纯
孙静
,
彭程
,
石志霞
,
白雪
,
刘宇阳
,
李文良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5-8192.2016016
采用V2O5和C粉为原料制备了V2O3粉体.通过热力学计算证实了反应的可行性,研究了不同的V2O5∶C配比及合成温度对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2O5∶C配比为3∶4,1 000℃保温2h后,得到的产物中有少量VO2和C相存在;将产物进一步球磨混合,1 000℃保温1h后可以获得较纯的V2 O3相.粉体颗粒为不规则状,粒度在1~30 μm.
关键词:
固相反应
,
碳热还原
,
V2O3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