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要民
,
李晓园
,
宋晓平
,
陈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不同的磁控溅射和回火工艺制备了SmCo磁性薄膜.用能谱仪对不同工艺溅射的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薄膜的显微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 溅射态的薄膜为非晶态并具有软磁特征; 当回火温度位于400~ 450℃之间时, 薄膜的微观组织均匀细小, 且随着回火温度增加, 矫顽力增大, 并在450℃回火的样品中得到了最大的矫顽力.回火温度500℃后, 薄膜微观组织中晶粒出现了不均匀粗化, 矫顽力明显降低.
关键词:
SmCo薄膜
,
晶化
,
显微组织
,
磁性能
李晓园
,
祝要民
,
宋晓平
,
陈强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3.01.005
磁性纳米颗粒由于晶粒尺寸处于纳米级,可以做到完全单畴,很多研究表明这种结构下其磁性能与同样相成分的块体材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得到非晶SmFe薄膜,通过时效处理后,得到均匀分布在铜基体上的磁性纳米颗粒.研究表明,颗粒磁性能随着晶粒尺寸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磁控溅射
,
磁性能
,
纳米颗粒
,
磁性薄膜
祝要民
,
李晓园
,
宋晓平
,
陈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轮番溅射工艺在多靶磁控溅射设备上制备了SmCo薄膜.通过改变Sm,Co纯金属靶的溅射时间间隔和溅射功率来调整薄膜的化学成分和均匀性.实验表明,可以通过调整溅射电流来优化薄膜的化学成分.沿垂直膜面俄歇电子(AES)逐层分析证明,优化溅射工艺制备的薄膜化学成分分布均匀.电子衍射表明薄膜溅射态为非晶结构,经过400℃退火处理,薄膜开始晶化.VSM分析表明溅射态的薄膜为软磁特征.晶化后的薄膜表现为硬磁特征,450℃退火时薄膜的矫顽力最大,达80 320A/m.薄膜呈现一定的各向异性.
关键词:
磁性薄膜
,
磁控溅射
,
化学成分
,
磁性能
祝要民
,
宋晓平
,
李晓园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5.01.002
在氩气保护下用单辊熔体快淬法制备了不同Cu含量的Sm(Co0.74CuxFe0.1Zr0.04)8(x(Cu)=0,x(Cu)=0.1%,x(Cu)=0.12%,x(Cu)=0.16%)快淬带.将快淬带进行不同温度(400、500、600、700℃)回火处理.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差热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测定了样品的磁性、相变行为和相结构.研究表明,x(Cu)=0.12%的Sm(CoCuFeZr)8合金矫顽力最高,X-射线结构分析显示其对应的主要相为Cu7Tb型1:7相结构.X(Cu)=0.12%样品的快淬态与500℃回火态的衍射峰比较,其快淬态衍射峰稍有宽化,表明500℃回火后晶粒稍有长大.高温M-T磁性分析和差热分析DTA分析显示在380℃和801℃有磁相变,380℃有1:5相亚温分解,801℃是1:7相的居里点.分析表明500℃回火后矫顽力的提高是由于Cu向晶界的偏聚造成钉扎作用增强引起的.
关键词:
Sm(CoCuFeZr)8合金快淬带
,
高温磁性
,
差热分析
冯莹
,
曹国良
,
杨林茹
,
韩蕾
电镀与涂饰
对电镀工业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点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下内容对园区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园区规模与污水处理能力的评估,污染源(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分析及防治,环境风险评价等。对入园企业提出以下建议:项目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应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与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的产生与处置进行论证,优先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相同或相近的电镀企业应布置在同一地块,以利于污染物的处理。
关键词:
电镀
,
工业园
,
清洁生产
,
环境影响
,
评价
,
污水处理
金属学报
<正> 一、为纪念李薰创办和主编《金属学报》,继承并发扬他毕生致力于科技进步的业绩,特设立《金属学报》纪念李薰奖金基金.二、基金来源是乐于赞助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团体的捐赠.基金属于专款,全部存入银行,每年支取利息,直接用于奖励.
关键词:
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晓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