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退火温度对Mo薄膜微观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曹德峰 , 邢丕峰 , 韦建军 , 易泰民 , 杨蒙生 , 郑凤成 , 朝阳 , 谢军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1.06.025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厚度为3.8μm的Mo薄膜,并对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退火处理.采用白光干涉仪和SEM对Mo薄膜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温度对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利用XRD对M薄膜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由450℃升高到1 050℃,晶粒平均尺寸逐渐增大,微曲应力呈减小趋势;在温度高于900℃时,薄膜发生再结晶,同时表面有微裂缝及大量气孔出现;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关键词: Mo薄膜 , 微观应力 , 退火温度

纯钛微台阶精密连接技术

杨蒙生 , 邢丕峰 , 赵利平 , 朝阳 , 高莎莎 , 郑凤成 , 易泰民 , 马小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纯Ti微台阶为ICF研究中重要的基础靶型,由于物理实验的高度精密性,传统加工方法不能满足靶制备需求.研究了纯Ti微台阶的精密扩散焊接技术,获得高质量的标准台阶,其表面粗糙度Rq<100 nm、厚度一致性<100 nm、界面连续无显微缺陷、晶体结构均匀,未检测出杂质.

关键词: , 微台阶 , 精密连接

真空热压技术制备EOS实验用LiH薄膜

谢军 , 邢丕峰 , 易泰民 , 赵利平 , 朝阳 , 杨蒙生 , 郑凤成 , 张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氢化锂(LiH)是重要的热核材料,其状态方程参数是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重要内容.本工作采用真空热压技术制备氢化锂薄膜,在真空度小于5.0×10-4 Pa,温度450℃,升温速率10 ℃/min,采取分段加压、退火,获得了厚度小于100 μm、厚度一致性约98%的氢化锂薄膜,表面粗糙度小于100 nm,热压后密度增加,达到0.780 g/cm3.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薄膜的主要成分为氢化锂,薄膜存在择优取向、内应力、晶粒细化等特征.

关键词: 氢化锂 , 薄膜 , 热压 , 状态方程

金属钨箔膜的制备研究进展

宋萍 , 邢丕峰 , 谌家军 , 朝阳 , 谢军 , 易泰民 , 林华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具有体密度的高表面质量金属钨薄膜对材料高压状态方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钨箔膜制备的几种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机械轧制、机械研磨抛光、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综合比较后认为,采用电解抛光法可以基本满足状态方程靶用钨箔膜的需要.电解抛光可以制备表面质量比较高,厚度最小可达几微米的金属箔材,密度与原料相同,而且不会产生内应力、表面硬化、表面沾污问题,是制备低表面粗糙度、具有块材组织结构和密度材料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 钨箔膜 , 制备技术 , 表面粗糙度 , 电解抛光

Ti40Zr10Cu36Pd14大块金属玻璃表面HA/TiO2涂层的制备

胡浩 , 崔振铎 , 朱胜利 , 朝阳 , 杨贤金 , 梁砚琴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22.003

Ti40 Zr10 Cu36 Pd14金属玻璃具有较好的玻璃化形成能力和可靠的生物力学性能,但生物活性较差.采用溶胶凝胶法在Ti40 Zr10 Cu36 Pd14金属玻璃表面构建TiO2涂层,并进行水热处理使其具有锐钛矿结构;随后又在模拟体液(SBF)中进行仿生生长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Ra-man)等观察和分析涂层表面形貌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TiO2涂层可改善Th0Zr10Cu36Pd14金属玻璃试样表面生物活性;在模拟体液中浸泡7天后,覆盖TiO2涂层的金属玻璃可快速诱导磷灰石沉积,在金属玻璃基体表面形成HA/TiO2复合涂层.

关键词: Ti基金属玻璃 , TiO2涂层 , 仿生生长 , 溶胶凝胶法

纳米SiO2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朝阳 , 邱大健 , 谢国先 , 肖祥定 , 倪晓雪

材料保护

通过高剪切分散和催化剂的催化相结合的方法,使纳米SiO2粒子与环氧树脂发生化学键接,制得纳米SiO2改性环氧树脂.利用拉伸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红外分析等手段对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化学改性在环氧树脂中引入了Si-O-C键,较大地提高了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使环氧树脂柔韧性增强,且耐蚀性也有所提高.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柔韧性 , 纳米SiO2 , 改性

氨基硅烷偶联剂对环氧涂层附着力的影响

谢国先 , 邱大健 , 朝阳 , 肖祥定

材料保护

研究了氨基硅烷偶联剂对提高环氧涂层与钢铁基底材料的附着力的作用.主要对其水解特性和对涂层附着力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并利用反射红外(RAIR)对氨基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氨基硅烷偶联剂在极少量水分的条件下就能够水解形成硅羟基,添加氨基硅烷偶联剂的涂层与底材之间有化学键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涂层与底材的附着力,与纯环氧涂层相比,可以提高5~6 MPa.

关键词: 氨基硅烷偶联剂 , 铁基底材 , 水解 , 附着力

硫酸甲醇体系中电解抛光钽的实验研究

张运娟 , 邢丕峰 , 韦建军 , 朝阳 , 张淑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硫酸甲醇体系对钽进行电解抛光,并对其抛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配比时电解液中钽的阳极极化曲线,研究了电解液配比和电压对钽表面质量的影响.在搅拌速率为16 m/s、电解液温度为0℃、时间为3 min、硫酸甲醇体积比为1:7时,电压在20 V左右抛光效果较好、钽表面均方根粗糙度Rq小于30 nm,不仅能够满足钽材表面精饰加工需求,而且能够满足EOS靶用标准材料薄膜对表面质量要求.

关键词: , 电解抛光 , 表面粗糙度

纳米金属间化合物Cu4Al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韦建军 , 唐永建 , 朝阳 , 吴卫东 , 杨向东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3.04.003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了Cu-Al合金纳米复合微粒,对样品进行TEM和XRD分析表明该纳米复合微粒主要由纳米金属间化合物Cu4Al构成,粒径分布在30~50nm之间,并结合自悬浮定向流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制备过程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对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复合微粒的一般规律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Cu4Al , 纳米复合微粒 , 自悬浮定向流法 , ICF靶材料

TiO2纳米管载microRNA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张鑫明 , 朱胜利 , 朝阳 , 原续波 , 崔振铎 , 杨贤金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6.016

利用阳极氧化法在纯 Ti 表面制得 TiO2纳米管,随后用冻干法在纳米管中负载 microRNA 制得复合涂层。利用 SEM、TEM和荧光显微镜对 TiO2/microRNA复合涂层进行表征,并对 microRNA 的释放行为以及其进入成骨细胞后的功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icroRNA分子成功负载在 TiO2纳米管中,并在12 h内持续稳定释放投递,荧光照片表明投递的microRNA成功进入成骨细胞,ALP 活性测定进一步表明进入细胞中 microRNA促进了成骨分化。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 microRNA投递 , 原位缓释 , 生物涂层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