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LaFeO3纳米材料电四极超精细相互作用TDPAC测量

, 葛智刚 , 郑永男 , 周冬梅 , 左翼 , 袁大庆 , 王平生 , 段晓 , 石海松 , 王建波 , 李发伸 , 朱升云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17

采用时间微分扰动角关联方法测量了LaFeO3纳米中的电四极超精细相互作用.扰动角关联探针核14057La-14058Ce由139La(n,γ)140La反应产生, 实验只观察到一个La晶位的四极相互作用.在室温下, 20和40 nm 以及晶体LaFeO3的四极相互作用频率ω0分别为 687.4 , 698.3 和742.9 Mrad/s , 频率分布宽度系数σ分别为 0.014, 0.009和0.001, 电场梯度不对称系数η=0.实验数据表明, 电场梯度主轴与晶轴方向一致; 样品具有菱方结构, 晶体到纳米发生菱方向正交结构转变, 纳米尺度越小, 越趋于正交结构; 由于邻近核的扰动, 随纳米颗粒增大, 四极相互作用频率分布宽度系数σ变小, 晶体时最小.

关键词: 时间微分扰动角关联 , 电四极相互作用 , LaFeO3纳米材料

质子辐照不锈钢中氢气泡产生和演化研究

郑永男 , 周冬梅 , 袁大庆 , 左翼 , , 胡跃明 , 段晓 , 王朝晖 , 刘猛 , 李永 , 朱升云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6.02.018

采用质子辐照模拟方法和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方法研究了质子辐照在国产改进型316L不锈钢中产生的氢气泡及其随辐照质子注量的演化过程.5×1012, 5×1013, 5×1014/cm2质子辐照的实验结果表明, 辐照在不锈钢中产生氢气泡的尺度随辐照质子注量增加而增大, 在质子注量为5×1014 /cm2时氢气泡尺寸达到0.62 nm, 气泡的浓度随质子注量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 国产改进型316L不锈钢 , 氢气泡 , 质子辐照模拟 , 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

钨辐射损伤随辐照剂量变化的重离子辐照模拟研究

郑永男 , 左翼 , 周冬梅 , 袁大庆 , , 段晓 , 王朝晖 , 刘猛 , 李永 , 朱升云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6.02.028

采用重离子辐照模拟方法和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技术研究了钨辐射损伤随辐照剂量的变化.20, 60和90 dpa(每个原子的位移次数)辐照损伤水平的实验结果表明, 辐照在钨中产生单空位、双空位、位错和空位团等缺陷;随辐照剂量的增大, 单空位、双空位和位错浓度增加, 空位团的尺度和浓度都随之增大.

关键词: , 辐射损伤 , 重离子辐照模拟 , 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

不锈钢辐射损伤随温度和剂量的变化

郑永男 , 普拉提·艾合买提 , 徐勇军 , 周冬梅 , 王志强 , 阮玉珍 , , 袁大庆 , 朱升云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34

用重离子辐照模拟和正电子湮没寿命技术研究了改进型316L不锈钢在21 和33 dpa辐照剂量下的辐照损伤在室温到802 癈温度范围随辐照温度变化和室温下0-100 dpa剂量范围随辐照剂量变化.在580 癈左右实验观察到辐照肿胀峰, 在21 和33 dpa辐照剂量下相应的空位团分别由14和19个空位组成, 尺度分别为0.68 和0.82 nm.空位团尺寸随辐照剂量增加, 在100 dpa时空位团由8个空位组成, 尺度为0.55 nm.实验结果表明, 在改进型316L不锈钢中辐照损伤随辐照温度变化更灵敏.

关键词: 改进型316L不锈钢 , 辐照损伤 , 正电子湮没寿命技术 , 重离子辐照模拟

PdAgHx金属氢化物正电子湮没研究

左翼 , 郑永男 , 周冬梅 , , 袁大庆 , 段晓 , 朱升云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35

在77-295 K温区和氢浓度0-0.35范围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方法研究了Pd0.75Ag0.25Hx氢化物合金.充氢后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可以用两个寿命成分表征.短寿命成分τ1不随温度和氢浓度变化, 是自由正电子湮没寿命; 长寿命成分τ2及其相对强度I2不随温度变化, 但随氢浓度的增加分别增大和减小, τ2是氢气泡捕获的正电子湮没寿命, τ2增大和I2减小说明随氢浓度增大氢聚集成的气泡的尺度增大, 而浓度减小.实验结果表明, 氢脆的微观机理是氢气泡致脆.

关键词: 金属氢化物PdAgHx , 氢气泡 , 氢脆 , 正电子湮没寿命

炼焦公司热回收焦炉选址优化

徐杨 , 王禄平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8.06.016

本文结合萨炼焦公司多年的热回收焦炉建设实践经验,对焦炉选址中应注意和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炼钢厂在建立长期可靠的焦炭供给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焦炉 , 热回收 , 选址 , 标准

达表面形状对环量控制涡轮叶型性能影响

宋彦萍 , 陈焕龙 , 李亚超 ,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商业软件ANSYSCFX研究了具有圆形和椭圆形柯达表面的环量控制叶型在不同射流速度下的流场和性能。结果表明:小的射流速度和大的柯达表面型线曲率是导致射流分离的主要因素,采用高速射流绕流大曲率柯达表面能够获得较大气流角和膨胀比,但同时带来较大的能量损失,叶栅气动性能与柯达表面形状和射流条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 燃机涡轮 , 环量控制叶型 , 达表面形状 , 射流速度

40T混合磁体瓦平台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李雪芹 , 黄鹏程

低温物理学报

根据40T稳态混合磁体实验装置对试验瓦平台的要求,设计了40T混合磁体外真空瓦机械结构,采用ANSYS对瓦结构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结构优化,最后用激光跟踪仪进行了测量.ANSYS数值模拟结果和激光跟踪仪测量实际数据对比分析,实际测量的最大变形在理论计算范围以内.

关键词: 40T混合磁体 , , ANSYS , 激光跟踪仪 , 真空

基于材料出气率的复合材料瓦设计

张远斌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10.01.002

时玻璃钢材料进行室温下的真空性能试验,获得被测材料的出气率和出气成分,根据测试参数对复合材料瓦进行结构设计,为提高复合材料瓦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出气率 , 结构设计 , 复合材料 ,

多信道超导接收前端瓦漏热仿真与实验研究

阮晓明 , 陆勤龙 , 宾峰 , 陈新民 , 孙文娟 , 黄振辉

低温物理学报

介绍了一种海军用多信道超导接收前端瓦的热仿真与实验研究.针对瓦漏热过大、降温时间过长和多频点不一致等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改进了措施,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漏热分析 , 真空绝热 , 多频点一致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