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晖
,
李静静
,
范菲
,
杨会鸽
,
刘鹏鸣
,
郑妍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7029
建立了大鼠纹状体细胞膜色谱法研究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受体1D亚型(5-HT1D)的别构效应.利用大鼠纹状体制备得到细胞膜色谱固定相,特异性地识别混合对照品中的尼群地平、欧前胡素和藁本内酯.以不同浓度(4.62× 10-7 ~ 4.62× 10-5 mol/L)的欧前胡素为竞争剂平衡细胞膜色谱柱,考察流动相浓度的变化对样品保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欧前胡素的添加可使藁本内酯与受体作用的平衡解离常数(LD)增大2.06倍,说明欧前胡素结合5-HT1D受体后会影响藁本内酯在受体上的结合强度.在流动相中添加藁本内酯(5.26× 10-7 ~5.26×10-5 mol/L),考察欧前胡素保留因子的变化,测得藁本内酯的KD为(4.15±0.12) μmol/L,与文献报道值基本一致.该方法为定量研究受体的别构效应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
关键词:
细胞膜色谱
,
5-羟色胺受体
,
别构效应
,
欧前胡素
,
藁本内酯
张银斗
黄金
杨坪金矿床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大草坝组变火山—沉积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层间挤压破碎(片理化)带控制,赋矿岩性为蚀变的二云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等变质岩及黄铁矿化石英脉,金矿化受变质、构造及次生氧化三重作用控制.对杨坪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控矿特征
,
找矿标志
,
找矿方向
,
杨坪金矿床
李晨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2.006
在野外调研基础上,通过对杨金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包裹体显微测温的分析,讨论了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该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变质岩系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接触带附近,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主要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物以细粒—微细粒的包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铁矿等矿物的内部、晶隙或裂隙中;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C02包裹体和含C0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温(230 ~ 270℃)、中低盐度(3.37%~15.65%)、低密度(0.78~0.91 g/cm3)的NaCl-H20-C02体系.结合区内铜金矿床对比分析认为,杨金沟金矿床形成于板块俯冲后的伸展环境,金矿化与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流体包裹体
,
杨金沟金矿床
,
延边东部地区
本刊通讯员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10月15-20日,由郑州大学主办,中科院金属所和台湾阳明大学协办的“2011海峡两岸生物医用材料研讨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本次会议由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院士担任名誉主席,郑州大学关绍康教授、中科院金属所杨柯研究员、台湾阳明大学黄何雄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本次大会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用镁合金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东莞宜安科技股份、许昌震华模具压铸有限公司、维恩克镁基材料有限公司等部门与企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
郑州大学
,
海峡两岸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中科院金属所
,
国家科技部
,
产业联盟
,
镁基材料
徐思盛
材料研究学报
<正> 由国家高技术新材料专家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科学会及球海市香洲区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生物材料研讨会”于1991年1月8日至12日在珠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材料科学、医学、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