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73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钙含量对钢水流动性的影响

袁方明 , 王新华 ,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6.01.006

钙处理钢水能够在较低过热度下正常浇铸.为弄清楚钙处理影响钢水流动性的原因和确定最佳的钙含量范围,从钙含量和钢水中夹杂物固相率之间的关系方面研究了钙元素在钢水中的行为.分析不同钙含量的钙处理钢试样中的夹杂物成分并利用Al2O3-CaO-SiO2三元相图确定试样中钙铝和钙铝硅酸盐夹杂物在浇铸温度下的存在状态,由此得到钙含量和夹杂物固相率之间的关系.改善钢水流动性最佳的钙含量范围在(17~23)×10-6之间.

关键词: , 钙处理 , 非金属夹杂物 , 固相率 , 流动性

勒烯及其衍生物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康峰 , 张海峰 , 卢胜明

材料导报

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效应成为勒烯研究非常有潜力的领域和方向.介绍了勒烯及其衍生物的5种生物效应,即与蛋白和酶的相互作用、自由基清除作用、光敏化作用、抗菌作用和对生物膜的双重作用,提出了勒烯及其衍生物可能被开发为一类新型药物.

关键词: 勒烯及其衍生物 , 生物效应 , 新型药物

勒烯生物分子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效应研究

张静 , 章亚东

材料导报

勒烯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是药物设计的理想基体.将勒烯与各种生物分子进行连接,能改善勒烯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得到的新化合物具有勒烯与生物分子的双重特性,因而具备生物分子的原有功能或产生一些新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勒烯与氨基酸、肽、寡糖、卟啉等生物分子的最新合成及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勒烯生物分子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勒烯生物分子衍生物 , 合成 , 生物效应

磷灰石复杂稀土矿石工艺矿物研究

李波 , 梁冬云 , 张莉莉

中国稀土学报

通过化学分析、显微镜和国际先进的MLA矿物自动检测技术等手段,对某磷灰石的复杂稀土矿石进行工艺矿物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矿石稀土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和褐帘石,其次为独居石和氟碳钙铈矿.此外,磷灰石中富含稀土,磷灰石中稀土占原矿总稀土量26%以上.本稀土矿石性质决定仅采用物理选矿方法不能得到商品稀土精矿,可采取浮选流程和浮磁联合流程分别获取磷灰石精矿和稀土精矿,然后再通过焙烧浸出工艺提取稀土.

关键词: 复杂稀土矿 , 工艺矿物 , MLA , 氟碳铈矿 , 褐帘石 , 含稀土的磷灰石

立铭方法估算大于126的幻数

李先卉 , 周治宁 , 钟毓澍 , 泽森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1.009

采用Woods-Saxon形成的密度函数,按照立铭方法以及稍微修改的方法进行估算都得出,紧接126的幻数应该接近于184.

关键词: 超重核幻数 , 立铭方法 , Thomas-Fermi近似

纳米勒烯颗粒水悬液的制备与生物效应

黄成 , 乔新歌 , 新林

材料导报

勒烯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勒烯在水中的溶解度十分有限,成为其应用在生物系统中的瓶颈.最近发现,将勒烯制备成纳米颗粒水悬液是一种能有效改善勒烯水溶性的方法.介绍了目前采用的4种制备方法,即四氢呋喃-丙酮法、甲苯超声法、四氢呋喃法、直接搅拌法,同时还介绍了水中纳米勒烯颗粒可能形成的机制以及纳米勒烯颗粒的细胞毒性和抗菌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勒烯 , 纳米颗粒 , 水悬液 , 细胞毒性 , 抗菌活性

甲烷流量对类勒烯碳基薄膜结构与摩擦性能的影响

吴坤尧 , 宗彦旭 , 龚珍彬 , 常清 , 李兆 , 鲁媛媛 , 孟志新

人工晶体学报

以甲烷为前驱体,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PECVD)技术沉积类勒烯碳基( FL-C∶H)薄膜于单晶硅基底材料表面。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 HRTEM)和拉曼光谱仪( Ramman)对薄膜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原位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比较薄膜在不同甲烷流量的情况下的力学特征及摩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基薄膜具有类勒烯纳米结构特征,甲烷流量对类勒烯碳基薄膜( FL-C∶H)的结构和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薄膜的弹性模量、硬度以及薄膜中的类勒烯结构随着甲烷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是摩擦系数对甲烷流量的变化不敏感。

关键词: 勒烯碳基薄膜 , 甲烷流量 , 力学性能 , 摩擦性能

湖北出土战国青铜剑表面锡层的材料特征

何康 , 李洋 , 潘春旭

材料保护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3把出土于湖北的战国青铜剑残片表面锡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显微组织特征、合金成分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分析认为:(1)3把青铜剑残片属高锡青铜,表面存在一层由8相和非晶化合物构成的锡层;(2)其双层结构中的惰性腐蚀层的特征表明锡层是在长期埋藏环境中由于发生选择性腐蚀而形成的,排除了古代工匠人为处理的可能性。纳米压痕技术为古代金属样品微米级微区的力学性能的准确测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纳米压痕技术 , 材料特征 , 战国青铜剑 , 湖北出土 , 锡层 , 选择性腐蚀

内嵌放射性金属同位素勒烯的制备及生物研究

谭碧生 , 龙新平 , 彭汝芳 , 李鸿波 , 金波 , 楚士晋

材料导报

综述了内嵌放射性金属同住素勒烯的制备及医用研究现状.内嵌金属勒烯的制备目前主要采用电弧放电法,但产率还较低;而放射性内嵌金属勒烯的合成,主要是利用镧系区域的钬、钐和镥等具有合适的中子捕获截面及适当的半衰期的元素首先由电弧法制备,然后在中子的辐照下形成.因中子辐照会破坏碳笼,故放射性内嵌金属勒烯的产率更低.动物实验是利用BALB/c小鼠和Fischer大鼠进行活体代谢实验,结果表明,放射性钬内嵌金属勒烯主要分布于骨骼和肝脏,毒性低而靶向性高.放射性内嵌金属勒烯有望成为新型放射性药物或示踪剂.

关键词: 放射性内嵌金属勒烯 , 放射性药物 , 放射性示踪剂 , 中子辐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7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