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水金
,
王敏
,
杨小三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4.026
采用浸渍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以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二氧化硅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二氧化硅负载磷钨杂多酸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4%,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8 ml和反应时间1.0 h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7.3%.
关键词:
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
磷钨杂多酸
,
二氧化硅
,
催化
陈锦芳
,
余康华
,
李选友
,
汪双凤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入口条件为弹环状流的条件下,考察了氮气-水两相流在水力直径为0.5 mm的水平等径冲击型三通中的相分配特性.根据入口与两个分支夹角的不同,冲击型三通分为T型冲击三通和Y型冲击三通.结果发现:相分配受入口流型的影响因冲击角而异.对于T型三通,入口流型对相分配的影响较小;而对于Y型三通,随着入口条件从靠近弹状流区域过渡到靠近环状流区域,相分配往等干度分配线靠近.变动冲击角对气液两相流的相分配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因入口条件而异.
关键词:
冲击型微小三通
,
弹环状流
,
相分配
,
冲击角
张银斗
黄金
杨坪金矿床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大草坝组变火山—沉积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层间挤压破碎(片理化)带控制,赋矿岩性为蚀变的二云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等变质岩及黄铁矿化石英脉,金矿化受变质、构造及次生氧化三重作用控制.对杨坪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控矿特征
,
找矿标志
,
找矿方向
,
杨坪金矿床
李晨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2.006
在野外调研基础上,通过对杨金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包裹体显微测温的分析,讨论了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该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变质岩系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接触带附近,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主要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物以细粒—微细粒的包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铁矿等矿物的内部、晶隙或裂隙中;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C02包裹体和含C0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温(230 ~ 270℃)、中低盐度(3.37%~15.65%)、低密度(0.78~0.91 g/cm3)的NaCl-H20-C02体系.结合区内铜金矿床对比分析认为,杨金沟金矿床形成于板块俯冲后的伸展环境,金矿化与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流体包裹体
,
杨金沟金矿床
,
延边东部地区
单忠强
,
刘彦杰
,
田建华
,
吴锋
,
周振芳
,
李军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10.021
采用电沉积法在镍网上制备了电解水用非晶态Ni-S-Mn合金电极,用电极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极的析氢反应动力学参数评价了电极的析氢电化学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电极对氢的析出反应具有较高电催化活性,在200 mA电流时析氢过电位分别比Ni电极和Ni-S电极降低了180和80 mV. 采用小三角波电位扫描、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测试技术,考察了Ni-S-Mn合金电极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镀层的组成及电极合金的结构等因素,并对Mn元素的作用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Ni-S-Mn电极
,
析氢电催化活性
,
水电解
,
非晶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