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顺龙
,
张敬杰
,
杨岩峰
,
宋广智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6.03.015
以廉价的水玻璃和炭黑为原料,通过制备均匀混合的前驱体,利用碳热还原反应合成出超细SiC粉体.比较研究了前驱体喷雾干燥与搅拌干燥两种制备方法对体系碳热还原反应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喷雾干燥制备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对前驱粉体密度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制备的前驱体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在1550 ℃下反应2 h就可使SiO2转化率达到89.4%,搅拌干燥制备的前驱体转化率只有65.2%.喷雾干燥过程中,适当提高进口温度、喷雾头转速并降低料液的固体含量,可获得高收率、高产率的前驱粉体,利于整个制备工艺生产效率及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SiC
,
水玻璃
,
碳热还原
,
喷雾干燥
潘顺龙
,
杨岩峰
,
张敬杰
,
宋广智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1319
以廉价的水玻璃和炭黑为原料, 采用沉淀-喷雾干燥法制备反应前驱体, 经碳热还原合成碳化硅. 由于原料间混合均匀, 前驱体在1500℃下加热5h后就能实现完全反应. 对产物用XRD、IR、BET及SEM等进行了表征, 并对反应过程中温度、时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前驱体在1500℃下反应5h制得的产物为平均晶粒尺寸在37nm左右的β-SiC, 比表面积为12.4m2/g. 碳热还原过程中, 适当升高温度、缩短反应时间有利于得到高质量的SiC产物.
关键词:
碳化硅
,
water glass
,
precipitation-spray drying
,
carbothermal reduction
潘顺龙
,
杨岩峰
,
张敬杰
,
宋广智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6.06.006
以廉价的水玻璃和炭黑为原料,采用沉淀-喷雾干燥法制备反应前驱体,经碳热还原合成碳化硅.由于原料间混合均匀,前驱体在1500℃下加热5h后就能实现完全反应.对产物用XRD、IR、BET及SEM等进行了表征,并对反应过程中温度、时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在1500℃下反应5h制得的产物为平均晶粒尺寸在37nm左右的β-SiC,比表面积为12.4m2/g.碳热还原过程中,适当升高温度、缩短反应时间有利于得到高质量的SiC产物.
关键词:
碳化硅
,
水玻璃
,
沉淀-喷雾干燥法
,
碳热还原
于锋
,
张敬杰
,
杨岩峰
,
宋广智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349
采用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3V2(PO4)3/C正极材料.考察了不同喷雾条件对产物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二次喷雾干燥制备的前驱体,经过750℃热处理12h制得了平均粒径小于0.5μm 的Li3V2(PO4)3/C复合材料.在室温下,C/5、1C和5C倍率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1.9、114.6和104.6mAh·g-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均接近100%,几乎无衰减,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
关键词:
Li3V2(PO4)3/C
,
正极材料
,
喷雾干燥
,
碳热还原
张汪年
,
邓宁
,
李养良
,
彭莉莉
,
都学飞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1.06.005
以湖北岩峰地区的天然白云石为原料,在实验室内采用二步煅烧法制备了镁钙砂,研究了轻烧温度(分别为750、800、850、900、950、1000℃)和轻烧保温时间(分别为1、1.5、2、2.5、3、3.5h)对轻烧白云石的活性度,镁钙砂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抗水化性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分别为1550、1600、1650、1700℃)对镁钙砂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抗水化性的影响,确定了实验室制备镁钙砂的最佳工艺为:轻烧温度850℃,轻烧保温时间3h,烧结温度1650℃.
关键词:
白云石
,
二步煅烧
,
镁钙砂
,
制备工艺
张银斗
黄金
杨坪金矿床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大草坝组变火山—沉积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层间挤压破碎(片理化)带控制,赋矿岩性为蚀变的二云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等变质岩及黄铁矿化石英脉,金矿化受变质、构造及次生氧化三重作用控制.对杨坪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控矿特征
,
找矿标志
,
找矿方向
,
杨坪金矿床
李晨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2.006
在野外调研基础上,通过对杨金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包裹体显微测温的分析,讨论了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该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变质岩系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接触带附近,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主要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物以细粒—微细粒的包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铁矿等矿物的内部、晶隙或裂隙中;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C02包裹体和含C0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温(230 ~ 270℃)、中低盐度(3.37%~15.65%)、低密度(0.78~0.91 g/cm3)的NaCl-H20-C02体系.结合区内铜金矿床对比分析认为,杨金沟金矿床形成于板块俯冲后的伸展环境,金矿化与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流体包裹体
,
杨金沟金矿床
,
延边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