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昆鹏
,
袁博
,
杨慎思
,
曾国倩
,
王新华
,
李秀芬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5.03.008
为了了解次氯酸钠清洗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结构的损伤和性能的影响,借助正交试验和层次分析模型分析评价清洗条件对PVDF膜性能的影响,并对清洗过程中PVDF膜面变红的现象进行探讨.正交试验选择了清洗浓度、清洗时间和pH 3个清洗条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的pH对PVDF膜的平均孔径和比通量影响最大,清洗时间对接触角的影响最大,而次氯酸钠浓度对洗脱液的总有机碳(TOC)影响最大.借助层次分析模型获得了正交试验范围内对PVDF膜性能损伤最小的清洗条件为:清洗液中次氯酸钠质量分数0.1%,清洗时间25 h和pH=9.次氯酸钠清洗过程中,PVDF膜面颜色变红只与pH有关,而与次氯酸钠浓度无关,这主要是由于高的pH会造成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溶解和PVDF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次氯酸钠
,
膜损伤
,
聚偏氟乙烯
,
正交试验
,
层次分析
张银斗
黄金
杨坪金矿床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大草坝组变火山—沉积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层间挤压破碎(片理化)带控制,赋矿岩性为蚀变的二云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等变质岩及黄铁矿化石英脉,金矿化受变质、构造及次生氧化三重作用控制.对杨坪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控矿特征
,
找矿标志
,
找矿方向
,
杨坪金矿床
李晨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2.006
在野外调研基础上,通过对杨金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包裹体显微测温的分析,讨论了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该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变质岩系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接触带附近,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主要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物以细粒—微细粒的包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铁矿等矿物的内部、晶隙或裂隙中;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C02包裹体和含C0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温(230 ~ 270℃)、中低盐度(3.37%~15.65%)、低密度(0.78~0.91 g/cm3)的NaCl-H20-C02体系.结合区内铜金矿床对比分析认为,杨金沟金矿床形成于板块俯冲后的伸展环境,金矿化与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流体包裹体
,
杨金沟金矿床
,
延边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