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3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稀土杂多配合物K15[Ce (BW11O39)2]·17H2O与BSA的相互作用

曾芳 , , 潘家荣 , 赵儒铭 , 周百斌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6.04.002

利用紫外光谱,以曙红Y(Eosin Y)为探针,考察了稀土杂多配合物K15[Ce(BW11O39)2]·17H2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作用,K15[Ce(BW11O39)2]·17H2O与Eosin Y在BSA上有竞争结合,表面活性剂对两者间的竞争结合有增敏作用;并利用荧光光谱直接考察了K15[Ce(BW11O39)2]·17H2O与BS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BSA构象的影响.

关键词: 稀土杂多配合物 , 牛血清白蛋白 , 曙红Y(Eosin Y) , 紫外光谱法 , 荧光光谱法

电沉积Ni-La-P非晶态合金电极电解还原葡萄糖

, 李昕 , 周俊婷 , 潘家荣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3.03.010

用电沉积法制备Ni-La-P合金.XRD衍射证明此合金为非晶态结构.以此为阴极电解还原葡萄糖,结果表明Ni-La-P非晶态合金具有高的电催化活性.当温度为30℃ ,电流为0.4A,电解90min,葡萄糖转化率达82.41%,电流效率达91.3%.

关键词: Ni-La-P , 非晶态合金 , 电沉积 , 电解 , 葡萄糖

稀土钼钒三元杂多配合物的稳定性

周传佩 , 龚大春 , , 赵儒铭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2.016

利用TG、DTA和变温IR研究了具有Keggin结构的稀土钼钒三元杂多配合物K7H2LnMo6V6O39.xH2O(Ln=La,Ce,Pr,Nd,Sm,Eu,Gd,Tb,Dy,下同)和K9HLnMo5V7O39.xH2O的热解范围;利用酸碱滴定及紫外光谱法确定了它们在水溶液中存在的pH范围,并讨论了这些配合物在水溶液中酸解及碱解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 稀土 , 钼钒杂多配合物 , 稳定性

对苯二胺在血红蛋白/聚L-谷氨酸/玻碳修饰电极上的可逆氧化

李敏 , , 周文凯 , 朱敏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783

采用电聚合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得到导电性能良好的聚L-谷氨酸(PGA)薄膜,通过共价键合法将血红蛋白(Hb)固定于电极表面得到稳定且具有催化活性的Hb/PGA/GCE修饰电极,将其用于对苯二胺(PPD)的可逆氧化. 修饰电极交流阻抗及血红蛋白直接电化学实验表明,血红蛋白成功地固定于电极表面,保持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能有效催化H2O2的还原. PPD在电极上表现为受吸附控制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Ip,a/Ip,c约为1.02,电极没有明显的钝化现象. 氧化还原峰电流与PPD的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Ip,a(μA)=3.124+0.705cPPD(mmol/L)(r=0.9973). H2O2的存在使PPD氧化还原峰型更对称,可逆性更好,表明体系中PPD氧化与过氧化酶催化途径一致.

关键词: 血红蛋白 , 聚L-谷氨酸 , 对苯二胺 , 可逆氧化

Ce(Ⅵ)与6种天然黄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体系及其应用

龚双梅 , 李晓波 , 张荣荣 , 赵良容 ,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703

选取结构相近的6种天然黄酮化合物:槲皮素( 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木犀草素(Luteolin)、柚皮素(Naringenin)、黄芩素(Baicalein)和芹菜素(Apigenin),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合微量滴定手段,追踪并记录了6种黄酮化合物与Ce(Ⅳ)形成的氧化还原体系的紫外吸收信号,根据化合物对Ce(Ⅳ)响应差异,探讨了不同位置酚羟基对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贡献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色原酮C环上3-OH首先与Ce(Ⅳ)作用,发生质子解离而氧化,其氧化产物在294 nm产生较强的吸收峰,3′,4′邻位—OH有利于在氧化剂Ce(Ⅳ)存在时4′羟基解离形成分子内氢键,紫外吸收光谱带Ⅱ的双峰会明显分离.其它位置的酚羟基也会对Ce(Ⅳ)产生响应,且C环上的羟基比A环上的更灵敏.同时,低浓度的黄酮会引起Ce(Ⅳ)的吸光度明显降低,由此得出6种化合物抗氧化能力顺序为Quercetin> Kaempferol> Luteolin> Apigenin>Baicalein> Naringenin,与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响应灵敏度一致.

关键词: Ce(Ⅵ),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稀土杂多酸盐对结晶紫光学性质的影响

黄九忠 , 邱俊 ,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3.002

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考察了酸性条件下,结晶紫(CV)与稀土杂多酸盐在水溶液中组装体系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稀土杂多酸盐的加入导致结晶紫吸收峰明显下降,在长波段有新的吸收峰形成;而二者结合形成的超分子体系荧光强度大大增强.表现出比结晶紫更强的发光活性.具有同样Keggin结构的4种稀土杂多阴离子与结晶紫的作用总体一致.稀土元素不同体系的光活性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实验证实,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存在会进一步增强体系的发光活性.三者协同作用,形成了更稳定的杂多阴离子--CV+-CTAB三元超分子体系.而β-CD的存在对稀土杂多酸盐与结晶紫的超分子体系稳定不利.

关键词: 结晶紫 , 稀土杂多酸盐 , 吸收光谱 , 荧光光谱

立铭方法估算大于126的幻数

李先卉 , 周治宁 , 钟毓澍 , 泽森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1.009

采用Woods-Saxon形成的密度函数,按照立铭方法以及稍微修改的方法进行估算都得出,紧接126的幻数应该接近于184.

关键词: 超重核幻数 , 立铭方法 , Thomas-Fermi近似

宝钢益冷连轧机组改造新技术

王军生 , 赵启林 , 矫志杰 , 刘相华 , 王国栋 , 鹤田诚 , 北冈贤一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2.02.013

介绍了宝钢益1220全连续冷连轧机组改造后的工艺、设备及控制系统.着重论述了该机组现代化改造所采用的新技术特点及应用效果.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它可为国内将要新建或改造的同类型机组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冷连轧 , 改造 , 新技术 , 宝钢益

甘肃坪金矿床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张银斗

黄金

坪金矿床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大草坝组变火山—沉积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层间挤压破碎(片理化)带控制,赋矿岩性为蚀变的二云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等变质岩及黄铁矿化石英脉,金矿化受变质、构造及次生氧化三重作用控制.对坪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控矿特征 , 找矿标志 , 找矿方向 , 坪金矿床

砦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远景评价

张庆超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10.006

砦峪金矿床为河南灵宝小秦岭地区一重要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床空间产出受太华群变质地层、岩浆岩及断裂构造控制,层间断裂为主要容矿构造.矿脉内矿体产出表现出"尖灭再现"、"尖灭侧现"规律.综合研究表明,小秦岭地区金矿床深部具有存在第二矿化富集段的可能性,在砦峪矿区,矿脉东段深部仍存在较好的成矿远景和找矿潜力.

关键词: 砦峪金矿床 , 石英脉型 , 地质特征 , 深部成矿远景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