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49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航天用FR4材料的本征电导率测试

李存惠 , 柳青 , 秦晓刚 , 陈益峰 ,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4.04.016

介质材料电导率是影响卫星充电过程的重要材料参数,它决定着航天器上电荷的分布状态以及电流平衡建立的快慢.常规的电导率测量方法完全不考虑空间真实带电环境,其测试结果用于卫星带电防护设计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建立了用传统三电极法和电荷衰减法测试介质材料本征电导率的测试系统,对卫星常用的FR4材料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国外的结果相近.

关键词: 电荷衰减法 , FR4 , 体电阻 , 本征电导率

空间电离辐射对镧系光学玻璃透射率的影响

高欣 , , 王云飞 , 王健 , 冯展祖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0.03.012

利用60Coγ射线对镧火石玻璃和镧冕玻璃进行辐照,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光学透射率的影响及其在空间光学系统中使用的适应性,辐照总剂量最大达到10 kGy.结果表明:所有玻璃在辐照后可见光透射率都下降了,而在近红外波段仍然保持较高的透射率.尽管镧火石玻璃LaF10平均透射率在辐照前最小,但是辐照后LaF10透射率衰减是所有玻璃中最小的.模拟了8个不同轨道高度地球辐射环境10年累积的总剂量以及经过10 mm铝屏蔽后的累积总剂量.发现对于10年任务期,在3 000、6 000和10 000 km轨道需要增加屏蔽层厚度,而在其他5个轨道,10 mm厚的铝屏蔽可以保证镧系玻璃满足系统对透射率的要求.

关键词: 光学玻璃 , 电离辐射 , 辐射诱发透射率衰减 , 空间环境

用于空间激光通信的InGaAsP激光二极管辐射损伤研究

高欣 , , 冯展祖 , 曹洲 , 马亚丽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02.249

对1.55μm波长DFB结构的InGaAsP多量子阱激光二极管开展电子和60Co-γ射线辐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激光二极管的斜度效率主要受带电粒子沉积的电离总剂量影响,而阈值电流和光功率主要受位移损伤剂量的影响。利用位移损伤剂量方法评价激光二极管的辐射损伤特征,并且预测其在空间辐射环境中的光功率衰退情况。模拟计算结果表明,MEO轨道辐射环境对激光二极管光功率辐射损伤远大于GEO轨道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MEO轨道辐射环境的高能电子通量密度远大于GEO轨道的通量密度。

关键词: 光电器件 , 辐射效应 , 位移损伤 , 总电离剂量

空间高能电子辐照对氟橡胶性能的影响

冯展祖 , 王俊 , , 田海 , 把得东 , 郭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7.02.004

本文研究了相同电子能量、不同剂量率的辐照对氟橡胶(Fluorine Rubber,FPM)电阻率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电子能量是2MeV,剂量率分别是1.5×105rad(Si)/h,1.5×106rad(Si)/h,1.5×107rad (Si)/h.结果表明:FPM的电阻率呈下降趋势,并且辐照剂量越大电阻率下降得越快;FPM的拉伸强度先变大,而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又持续变小;FPM的断裂伸长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与辐照剂量率没有关系.该研究获得的试验数据,对航天器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能电子 , 氟橡胶 , 电阻率特性 , 力学性能

胶黏剂出气污染物在低温敏感表面凝结特性

乔佳 , 王先荣 , , 蒋锴 , 郭兴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12044/j.issn.1007-2330.2017.02.011

未来卫星所携带的光学系统载荷温度往往很低,低温表面更容易被出气污染物分子污染,进而可能降低光学系统的性能以及其在轨使用寿命.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扩散理论和经典吸附动力学理论,获得了胶黏剂出气污染物在低温敏感表面详细的理论模型,利用航天器材料放气污染特性测试标准ASTM E 1559对胶黏剂出气污染物在低温敏感表面出气凝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获得了胶黏剂出气污染物在低温敏感表面的凝结理论模型,用于对低温表面进行污染预估和控制,从而为污染计算与预测提供了可借鉴的手段.

关键词: 扩散理论 , 吸附动力学 , 胶黏剂 , 出气 , 凝结特性

甘肃坪金矿床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张银斗

黄金

坪金矿床赋存于下古界丹凤群大草坝组变火山—沉积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层间挤压破碎(片理化)带控制,赋矿岩性为蚀变的二云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等变质岩及黄铁矿化石英脉,金矿化受变质、构造及次生氧化三重作用控制.对坪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控矿特征 , 找矿标志 , 找矿方向 , 坪金矿床

立铭方法估算大于126的幻数

李先卉 , 周治宁 , 钟毓澍 , 泽森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1.009

采用Woods-Saxon形成的密度函数,按照立铭方法以及稍微修改的方法进行估算都得出,紧接126的幻数应该接近于184.

关键词: 超重核幻数 , 立铭方法 , Thomas-Fermi近似

重金属铬(Ⅵ)和铅对南京土壤中赤子爱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

王婉华 , 陈丽红 , 刘征涛 , 王晓南 , 张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2102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 Cr (Ⅵ)和 Pb 对赤子爱蚓( Eisenia fetida)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暴露28 d时,较低浓度的Cr(Ⅵ)(4—8 mg·kg-1)和Pb (1000—1500 mg·kg-1)能促进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而较高浓度的 Cr (Ⅵ)(32—64 mg·kg-1)和 Pb (3000 mg·kg-1)则显著抑制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赤子爱蚓的产茧量随着Cr(Ⅵ)和Pb浓度的升高被显著抑制,其中,Cr(Ⅵ)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NOEC(无观察效应浓度)和LOEC(最低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22.86(20.56—25.42)、8、16 mg·kg-1.Pb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NOEC和LOEC分别为2280.34(2200.90—2362.65)、1500、2000 mg·kg-1;与人工土壤中Cr(Ⅵ)和Pb对赤子爱蚓产茧量的28 d?EC50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Cr(Ⅵ) , Pb , 南京土壤 , 人工土壤 , 赤子爱 , 生长 , 繁殖

川钢钒钛精矿烧结配矿试验研究

杜长坤 , 麦吉昌 , 罗清明 , 袁晓丽 , 万新 , 柳浩

钢铁钒钛

针对四川德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厂使用较高比例的钒钛磁铁精矿的烧结生产情况,通过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和碱度对烧结矿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德钢铁有限公司的原、燃料和配矿结构条件下,要保证烧结矿产质量、节能和降低原料成本,合适的钒钛磁铁精矿配比为45%,合适的碱度为2.3.

关键词: 钒钛精矿 , 烧结 , 配比 , 碱度 , 烧结矿性能

砦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远景评价

张庆超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10.006

砦峪金矿床为河南灵宝小秦岭地区一重要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床空间产出受太华群变质地层、岩浆岩及断裂构造控制,层间断裂为主要容矿构造.矿脉内矿体产出表现出"尖灭再现"、"尖灭侧现"规律.综合研究表明,小秦岭地区金矿床深部具有存在第二矿化富集段的可能性,在砦峪矿区,矿脉东段深部仍存在较好的成矿远景和找矿潜力.

关键词: 砦峪金矿床 , 石英脉型 , 地质特征 , 深部成矿远景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