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
杨长安
,
周长江
,
王子婧
,
朱建锋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4.017
以 Ce (NO3)3·6 H2 O 为起始原料、Na5P3O10和 Na3PO4·12H2O 分别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 CeO2纳米八面体和纳米棒,并且对Na5P3O10和Na3PO4·12H2O 不同体系中 pH 值的影响作了分析研究。通过 XRD、FESEM、TEM 等方法对CeO2纳米棒和纳米八面体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在Na5P3O10和 Na3PO4·12H2O 系统中,初始时 CeO2八面体与纳米棒共存,但随着水热时间的延长,在Na5 P3 O10体系中以 CeO2八面体成为主要产物,而在Na3PO4·12H2O 体系中以CeO2纳米棒为主要产物;在pH 值约为2的条件下,两系统中均只有纳米棒生成。研究得出,Na5 P3 O10水解产生的 HPO2-4是 CeO2纳米八面体形成的主要原因,而 Na3PO4·12H2O 水解产生的 H2 PO-4是纳米棒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CeO2
,
纳米八面体与纳米棒
,
制备
,
生长机理
李华
,
艾斯卡尔
,
吾守艾力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404
为了查清云南金平长安金矿区的控矿断裂F6深部的延伸情况,开展了2条EH-4剖面试验测量。通过对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低阻体的圈定,较好揭示了控矿断裂F6的空间分布形态,并结合地质上的认识,提出了矿体深部存在第二找矿空间的可能,为长安金矿床下一步的深部及边部找矿提供了参考依据。传统上寻找金矿床主要是以化探手段为主,但对于长安金矿床这种严格受断裂控矿、第四系覆盖层较厚、断层地表特征又不明显的金矿床,通过物探手段来查清断裂的空间分布形态对于指导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EH-4
,
长安金矿床
,
深部构造
,
电阻率
,
反演
郭春影
,
高帮飞
,
刘学飞
,
张瑞忠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1.003
通过长安金矿床不同类型矿石、岩浆岩和白云岩地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结合显微镜蚀变矿化特征观察,对该矿床与不同类型地质体成因关系进行讨论.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正长岩、煌斑岩、辉绿岩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右倾型,配分模式相似,指示矿区内三类长英质岩石和中基性煌斑岩、辉绿岩可能为同源岩浆演化产物.毒砂矿化原生矿石与弱黄铁矿化原生矿石相比,Eu负异常程度低,而矿区内煌斑岩与辉绿岩具有弱负Eu异常,指示毒砂矿化作用可能与煌斑岩与辉绿岩岩浆活动有关.黄铁矿化白云岩比无蚀变白云岩稀土元素总量(∑REE)要高,但两者稀土配分模式基本一致,指示黄铁矿化成矿热液稀土元素特征与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相似,推断黄铁矿化热液可能来源于白云岩变质热液.
关键词:
长安金矿床
,
稀土元素
,
叠加成矿
,
地质意义
张银斗
黄金
杨坪金矿床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大草坝组变火山—沉积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层间挤压破碎(片理化)带控制,赋矿岩性为蚀变的二云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等变质岩及黄铁矿化石英脉,金矿化受变质、构造及次生氧化三重作用控制.对杨坪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控矿特征
,
找矿标志
,
找矿方向
,
杨坪金矿床
周毅
,
松权衡
,
张勇
,
王岩
,
于城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707
长安堡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吉林中部地区新发现的一座大型矿床,钼铜矿化与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含矿二长花岗岩开展了锆石 LA-ICP-MS 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获得了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70.2 Ma ±0.6 Ma,与已获得的辉钼矿Re-Os加权平均年龄(168.0 Ma ±1.0 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长安堡钼铜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中侏罗世。锆石εHf(t)值为7.0~10.08,Hf单阶段模式年龄(tDM1)为417~542 Ma,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570~768 Ma,揭示矿区二长花岗岩源自新元古代亏损地幔中增生的新生地壳。成岩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相关。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测年
,
Hf 同位素测年
,
长安堡钼铜矿床
,
吉林中部
李晨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2.006
在野外调研基础上,通过对杨金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包裹体显微测温的分析,讨论了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该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变质岩系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接触带附近,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主要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物以细粒—微细粒的包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铁矿等矿物的内部、晶隙或裂隙中;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C02包裹体和含C0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温(230 ~ 270℃)、中低盐度(3.37%~15.65%)、低密度(0.78~0.91 g/cm3)的NaCl-H20-C02体系.结合区内铜金矿床对比分析认为,杨金沟金矿床形成于板块俯冲后的伸展环境,金矿化与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流体包裹体
,
杨金沟金矿床
,
延边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