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9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能电子束对模式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损伤机制研究

麻姗姗 , , 黄青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3.01.088

作为一种载能粒子,高能电子束具有能量利用率高、贯穿深度大、方便实用等优点,可以用来杀灭细菌和抑制病原体生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质储藏和医疗卫生等方面。但是,对于高能电子如何与生物及其生物分子发生作用,以及作用的过程、方式、效果和机理等方面,人们还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本研究利用高能电子束辐照模式蛋白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orseradish peroxidase),研究了电子束对它的损伤作用和机理。研究发现,电子束损伤HRP的方式主要通过羟基自由基破坏蛋白质肽链,同时,辐照产生的活性氧物质也会作用于HRP分子活性中心引起其辅基血红素的损伤。这与我们以前研究的等离子体放电辐照HRP其损伤主要通过H2O2作用于变性蛋白血红素引起酶失活有所不同。进一步,通过利用活性氧和自由基清除剂的方法,具体分析和阐明了电子束辐射条件下不同活性氧和自由基在损伤HRP过程中所起的破坏作用。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 高能电子束 , 低温常压等离子体 , 光谱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用化材料和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刘宇艳 , 孟秋影 , 谭惠丰 , 杜星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2.018

化技术和化材料是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一项合材料;热塑性(和轻度交联热固性)复合材料;铝/聚合物层合板.本文介绍了这几种材料的典型化技术,分别介绍了化体系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该化技术相应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 , 化材料 , 化技术

钢公司新建线材生产线

钢铁研究

达涅利摩根沙玛将为美国纽钢公司位于达林顿的钢厂新建一条线材轧制生产线和一条热处理作业线,用于生产和加工特殊工程用钢。这是美国第一次采用先进的TMB双模块轧制机组/WRS线材定径轧制技术。

关键词: 线材生产线 , 钢厂 , 轧制生产线 , 轧制技术 , 作业线 , 热处理 , 达林顿 , 达涅利

EAST装置罗线圈测试与电磁干扰分析

郑龙贵 , 陆建华 , 吕环宇 , 潘超 , 肖业政 , 倪其才 , 朱崇铭

低温物理学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EAST实验中罗受电磁干扰的影响,由实验现象推测产生噪声的原因,通过大量的探索过程和模拟测试方法最终将这些干扰有效的抑制和去除,得到最佳解决方案.

关键词: , 电磁干扰 , 测试方法 , 干扰抑制

美国纽公司贺特福德中厚板厂

钢铁

美国纽公司贺特福德中厚板厂的板坯连铸机和轧机由达涅利公司提供.介绍了工厂的特点、工厂参数的精确调试和优化、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工厂的连铸机是世界上最宽的长漏斗形结晶器板坯连铸机,能够生产优质合格的产品并连续不断地打破了产能纪录.

关键词: 板坯 , 连铸 , 结晶器

美国纽公司贺特福德中厚板厂

B.DiGiusto

钢铁

美国纽公司贺特福德中厚板厂的板坯连铸机和轧机由达涅利公司提供。介绍了工厂的特点、工厂参数的精确调试和优化、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工厂的连铸机是世界上最宽的长漏斗形结晶器板坯连铸机,能够生产优质合格的产品并连续不断地打破了产能纪录。

关键词: 板坯;连铸;结晶器

恩达表面形状对环量控制涡轮叶型性能影响

宋彦萍 , 陈焕龙 , 李亚超 ,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商业软件ANSYSCFX研究了具有圆形和椭圆形恩达表面的环量控制叶型在不同射流速度下的流场和性能。结果表明:小的射流速度和大的恩达表面型线曲率是导致射流分离的主要因素,采用高速射流绕流大曲率恩达表面能够获得较大气流角和膨胀比,但同时带来较大的能量损失,叶栅气动性能与恩达表面形状和射流条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 燃机涡轮 , 环量控制叶型 , 恩达表面形状 , 射流速度

环量控制翼型中恩达效应的数值模拟

宋彦萍 , 杨晓光 , 李亚超 ,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针对网格疏密程度和湍流模型对利用恩达效应的环量控制翼型二维流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以实验结果为参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网格的疏密和湍流模型的选取对流场细节的捕捉和性能参数的预测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具有圆、椭圆和对数螺线形式恩达表面的环量控制翼型性能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射流层附壁与高曲率表面特征参数的关联.

关键词: 环量控制翼型 , 恩达效应 , 湍流模型 , 恩达表面形状

外源稀土在黄土中形态分布和生态效应研究

荆国芳 , 钱晓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2.011

模拟土壤施用稀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黄土中各组份吸附稀土的能力为:无定形FexOy、紧结有机物>松结有机物>MnOx>晶形FexOy>永久负电荷;进入黄土的外源轻稀土,主要累积于紧结有机态(29.90~49.72%)、无定形氧化铁吸附态(26.81~46.76%),而累积于松结有机态的轻稀土受外源稀土的加入量影响较小(24.93~28.72%).当外源稀土用量在0.684~2.735mg/kg*季时,大豆地上部稀土无明显增加,而用量达13.674mg/kg时,地上部明显增加.黄土外源稀土的最佳用量为0.684mg/kg,此时,大豆增产43.82±15.08%、油菜增产17.92±9.07%.

关键词: 稀土 , 形态 , 生态效应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的验证

吴国民 , 殷雅俊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5.003

验证已建立的刚性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理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将上述本构理论的数值计算结果与SiC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此本构模型得到的应力-应变理论曲线与拉伸实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已建立的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可用于数值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大、小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延展性、空洞和颗粒体积分数演化规律等作了讨论.

关键词: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 细观损伤 , 塑性本构理论 , 空洞演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