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岩
,
金掌
,
甘维
,
杨贤燕
,
柳丽敏
,
何冬霜
,
苟中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6.06.008
本文研究了锶、锌共掺杂磷酸八钙多孔微球(Sr/Zn-OCP)的制备及其体内成骨生物学效应.实验运用湿化学合成工艺制备了粒径为105μm、280μm和500μm三种单分散微球颗粒材料,然后再考察微球材料对大白兔股骨缺血性坏死骨缺损的再生修复效应以及微球颗粒度对缺损修复效率的影响规律,运用理化表征与组织学分析考察了微球的微结构和骨组织修复特性.结果显示,利用低浓度聚丙烯酸可以诱导多层化尺度均一的Sr/Zn-OCP多孔微球颗粒形成,并且通过改变反应溶液的搅拌速率可以改变微球的尺度大小;同时,三种粒度微球堆积体均可见骨缺损内新骨再生,但是粒度最大的500μm微球修复骨缺损效率最高,在微球植入术后10、16周时新骨再生率达到37%和62%.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性Sr/Zn-OCP微球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效应,在解决病理性骨缺损再生修复方面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关键词:
微量元素共掺杂
,
磷酸八钙
,
多孔微球
,
生物活性
,
股骨缺血性坏死骨缺损
唐志宏
,
张兴华
钢铁
柳钢高炉采用精料和小高压操作,同时加强了操作管理,使高炉利用系数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0.504t/(m3*d),焦比降低96kg/t.
关键词:
强化冶炼
,
利用系数
,
焦比
杨云松
,
彭红云
,
章国林
,
戚国荣
,
杨士林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1.12.002
研究了氯硝柳胺衍生物的透皮吸收. 和氯硝柳胺原药相比,氯硝柳胺的酯型前体药物对透皮速率并无显著影响,但前体药物的熔点越低,透皮速率越大;氯硝柳胺的醚型前体药物和复盐型药物增大了药物的水溶性,更有效地促进了药物的透皮吸收. 具有适宜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药物有大的透皮速率.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的透皮控释贴剂比氯硝柳胺的透皮控释贴剂有更显著的杀虫效果和更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氯硝柳胺
,
透皮给药
,
药物控释
陈斌
,
彭向和
,
孙士涛
,
季金苟
,
陈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丽文哈贝壳的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观察显示它是由无机霰石层和有机胶原蛋白组成的一种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无机霰石层平行于贝壳表面整齐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霰石层是由长而薄的霰石片所组成,不同霰石层中的霰石片具有不同的方向,构成螺旋等铺层形式.更仔细的观察显示每一霰石片又是由长而细的霰石纤维所组成,最细的霰石纤维具有纳米的尺度.根据在贝壳中观察到的螺旋结构,进行了螺旋结构和平行结构最大拔出力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螺旋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大于平行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它使贝壳具有高的强韧性.研究结果对高性能仿生陶瓷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
丽文哈贝壳
,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螺旋微结构
,
最大拔出力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丽春红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丽春红G吸收值的降低.Ir(Ⅳ)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的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81 ×10 mg/mL.对0.3μg/25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n=11).体系至少稳定3.5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对Ir(Ⅳ)和丽春红G均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66kJ/mol.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
关键词:
铱
,
丽春红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
茹斌
,
王树荣
,
林海周
,
孙武星
,
骆仲泱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柳桉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获得主要官能团的分布信息.随后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研究柳桉的热解行为.柳桉主热解阶段存在由纤维素热解造成的主失重峰以及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引起的两个肩状峰.同时引入双高斯分布活化能模型(DG-DAEM)对柳桉的热解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其表观活化能主要分布在第一高斯区间.此外通过在线FTIR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典型小分子气体产物的生成和演变机理.
关键词:
生物质
,
热裂解
,
DG-DAEM
,
TG-FTIR
周佳琦
,
刘青灵
,
李啸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309
针对大柳行金矿⑧-1号急倾斜极薄矿体开采难度大、回采效率低、作业安全性差的难题,使用传统的工程类比法、理论分析法优选采矿方法时,诸多定性指标难以准确评价.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初选出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等5种适合大柳行金矿矿体的采矿方法,通过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采场生产能力等6种定量指标与机械化程度等3种定性指标并重的方式,优选出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作为指导该矿实际生产的采矿方法.经生产实践证明,由未确知测度理论优选出的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能够很好地适应大柳行金矿的实际情况,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未确知测度理论
,
采矿方法
,
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
,
急倾斜极薄矿体
,
定量指标
,
定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