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卫平
,
李志宏
,
白希祥
,
王友宝
,
连钢
,
曾晟
,
颜胜权
,
王保祥
,
赵志祥
,
张天爵
,
唐洪庆
,
杨丙凡
,
关暇令
,
崔保群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04
在北京串列实验室建立了次级束流实验装置, 用于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研究. 先后开展了7Be(d, n) 8B, 11C(d, n)12N, 8Li(d, p)9Li 和 6He(p, n)6Li核天体物理重要反应的研究. 介绍了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的进展情况. 该工程在现有串列加速器的基础上, 将建立100 MeV/200 μA的质子回旋加速器、在线同位素分离器和超导加速段. 在此装置上, 将可以产生质量数最高为120, 强度最高为109 particles/s的放射性束流.
关键词:
次级束流实验装置
,
核天体物理反应
,
放射性束流加速器
沈文庆
,
詹文龙
,
叶沿林
,
柳卫平
,
靳根明
,
周小红
,
徐树威
,
竺礼华
,
朱胜江
,
刘祖华
,
孟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1.04.003
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HIRFL)的中能放射性核束线(RIBLL)及北京串列加速器国家实验室(HI-13)的低能放射性核束线(GIRAFFE),开展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 远离β稳定线核的结构与反应; 超重新核素及近滴线核素的合成和性质研究,极端同位旋非对称核物质特性和关键的天体核反应研究. 研究内容分成7个课题: (1)晕核研究; (2)新核素合成及超重新核素研究; (3)丰中子核结构和反应 ; (4)丰质子核结构和反应; (5)高自旋的同位旋相关性; (6)关键天体核反应; (7) 系统的理论研究. 上述研究也将是2005年建成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兰州冷却贮存环的主要科学目标的研究基础. 简述了近期的主要工作进展.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物理
,
核天体物理
,
重元素新核素
,
质子晕核
,
晕激发态
李志宏
,
柳卫平
,
白希祥
,
郭冰
,
连钢
,
颜胜权
,
王宝祥
,
陆昀
,
曾晟
,
苏俊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06
利用8Li次级束测量了质心系能量7.8 MeV 2H(8Li, 9Li)1H反应的角分布, 导出了8Li(d, p)9Li反应的天体物理S因子及9Li→8Li+n虚衰变的渐近归一化系数.
关键词:
8Li(d,p)9Li反应
,
角分布
,
天体物理S因子
,
渐近归一化系数
黄文初
中国冶金
山东莱芜钢铁集团公司棒材厂在开发无孔型轧制工艺过程中,设计应用了可调组合式滑动进口导卫装置,并对滚动进口导卫进行了修复改进,保证了无孔型轧制工艺的顺利实施及轧制过程稳定。可调组合式滑动进口导卫装置,导卫内腔尺寸及安装尺寸可调,适应性、共用性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无孔型轧制
,
可调
,
组合式
,
导卫设计
唐志宏
,
张兴华
钢铁
柳钢高炉采用精料和小高压操作,同时加强了操作管理,使高炉利用系数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0.504t/(m3*d),焦比降低96kg/t.
关键词:
强化冶炼
,
利用系数
,
焦比
陈其伟
钢铁研究学报
在分析棒、线材轧机使用的Gx铸造合金导卫辊失效形式的基础上,对不同热处理状态的GJH-2合金和Gx铸造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磨损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将GJH-2合金制成导卫辊在轧机上进行了装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GJH-2合金代替Gx铸造合金制作导卫辊可以大幅度提高导卫辊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GJH-2合金导卫辊的使用寿命是Gx铸造合金辊的16.5倍.
关键词:
导卫辊
,
寿命
,
钢结硬质合金
,
高温磨损
,
特性
洪桃生
,
符寒光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0.04.014
以Cr、Mo为主要合金元素,用Ni、Mn、Si、V、Ti合金化处理,用Y-K-Na变质处理,研制成功了性能优良的多元高铬钼铸钢,用于制作轧钢机导卫板,使用寿命比高镍铬合金导卫板提高了50%以上,成本降低30%,综合效益良好.
关键词:
高铬钼铸钢
,
微合金化
,
变质处理
,
导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