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Q-P-T处理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疲劳断裂特性研究*

, 张宝祥 , 高古辉 , 赵平 , 白秉哲 , 翁宇庆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660

对20Mn2SiCrNiMo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进行淬火-配分-回火(Q-P-T)工艺处理, 并采用紧凑拉伸试样进行疲劳实验. 结果表明, Q-P-T工艺参数对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的疲劳断裂特性具有显著影响, 经过合理的Q-P-T工艺处理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具有较高的疲劳门槛值(ΔKth=13.2 MPam1/2)及较低的裂纹扩展速率. 显微组织及裂纹扩展路径观察显示, Q-P-T处理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的显微组织包括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薄膜, 其中“柳叶状”贝氏体及纳米级残余奥氏体薄膜可以阻碍裂纹扩展, 迫使裂纹转折、分叉或“间断”, 这是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疲劳断裂性能改善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疲劳断裂 , 贝氏体 , 淬火-配分-回火工艺 , 残余奥氏体 , 显微组织

终冷温度对Mn系超低碳HSLA钢组织及低温韧性的影响

高古辉 , , 安佰锋 , 谭谆礼 , 白秉哲 , 翁宇庆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329

研究了终冷温度(550,450和350℃)对Mn系超低碳高强度低合金钢组织及低温韧性的影响.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终冷温度为450℃时,实验钢获得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屈服强度为775MPa,韧脆转变温度为-55℃.组织观察及晶体学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组织逐渐由粒状贝氏体向板条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转变;终冷温度为450℃时,组织以板条贝氏体为主,多数的板条束包含三组不同的板条块,有效晶粒尺寸最小,大角晶界比例达到最大.解理裂纹扩展路径的观察结果表明,具有大角晶界的贝氏体板条块对解理裂纹扩展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因此板条块尺寸细化、大角晶界比例增加是低温韧性改善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超低碳低合金高强钢 , 贝氏体组织 , 低温韧性 , 板条块 , 晶体学特征

Q-P-T处理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疲劳断裂特性研究

, 张宝祥 , 高古辉 , 赵平 , 白秉哲 , 翁宇庆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660

对20Mn2SiCrNiMo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进行淬火-配分-回火(Q-P-T)工艺处理,并采用紧凑拉伸试样进行疲劳实验.结果表明,Q-P-T工艺参数对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的疲劳断裂特性具有显著影响,经过合理的Q-P-T工艺处理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具有较高的疲劳门槛值(△Kth=13.2 MPa·m1/2)及较低的裂纹扩展速率.显微组织及裂纹扩展路径观察显示,Q-P-T处理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的显微组织包括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薄膜,其中“柳叶状”贝氏体及纳米级残余奥氏体薄膜可以阻碍裂纹扩展,迫使裂纹转折、分叉或“间断”,这是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钢疲劳断裂性能改善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疲劳断裂 , 贝氏体 , 淬火-配分-回火工艺 , 残余奥氏体 , 显微组织

Cr元素对贝氏体钢连续转变规律的影响

, 刘蓉 , 高古辉 , 白秉哲 , , 马海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淬火膨胀仪测定了两种不同Cr含量(0.2%和0.5%)的贝氏体钢筋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并采用光学显微镜(0M)、扫描电镜(SEM)和维氏硬度分析了Cr元素对贝氏体钢筋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规律、显微组织特别是贝氏体组织转变规律以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Cr含量从0.2%提高至0.5%对贝氏体转变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少量的Cr对贝氏体的形态及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当Cr含量为0.2%时,贝氏体形态以粒状贝氏体和上贝氏体板条为主,但是Cr提高至0.5%时,观察到了“柳叶状”的下贝氏体组织,因此添加少量的Cr即可显著提高贝氏体转变区间钢的显微硬度.

关键词: 贝氏体 , 显微组织 , Cr元素 , CCT曲线

防结涂料的研制

闫辉 , 王久芬 , 张丽华 , 张秀梅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1.12.002

研究了防结涂料的制备方法,并按国家有关标准对涂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极差分析找出最佳配方及工艺.讨论了各因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防结涂料 , 防结 , 高吸水性树脂乳液

金属表面防结预警系统应用

李艳

腐蚀与防护

给出一种金属表面防结预警系统的方案及工作原理,并介绍其实际应用情况.

关键词: 金属表面 , , 腐蚀 , 预警系统

科学评价,务实求真——熊英等作者的论文编后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

红背叶片的延迟发光研究

王维江 , 邢达 , 谭石慈 , 韩俊英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0.04.005

采用超弱发光图像探测系统对红背叶片及其它一些植物样品进行了延迟发光图像探 测.结果表明,延迟发光与生物样品的种类及所处的代谢阶段有关,可提供植物光合作用、细胞分裂 和能量转换的重要信息.叶绿素在植物延迟发光中起重要作用,但细胞分裂对延迟发光也有影响. 植物经白光诱导后的发光衰减接近双曲线规律,与生物光子的相干理论相吻合.另外,实验结果也 能较好地用双指数曲线拟合,表明延迟发光可能来源于植物细胞内两个不同的随机发光系统.

关键词: 延迟发光 , 红背 , 叶绿素 , 像增强器

研究大气腐蚀金属表面结行为的新技术

徐乃欣 , 赵灵源 , 丁翠红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建立了一种在实验室直接观察金属表面结过程的简便装置 .用半导体制冷器使片状金属样品快速降温,在金属表面上发生结,同时用金相显微镜观 察, 还可照相记录.该装置考察了尘埃、盐沾污等因素对于结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大气腐蚀 , dew formation , atmospheric pollut ion

碳钢大气腐蚀时表面结行为的某些影响因素

徐乃欣 , 赵灵源 , 丁翠红 , 张承典 , 李润身 , 钟庆东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1.12.006

利用作者建立的能直接观察和记录金属表面结过程的实验室装置,进一步考察了表面划痕、各种尘埃、盐玷污等多种因素对于碳钢表面上结行为的影响,以加深对金属大气腐蚀初期过程的认识.

关键词: 大气腐蚀 , , 大气污染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