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3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水热法合成氢氧化钇纳米管

田俐 , 陈稳纯 , 陈琳 , , 张馨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335

以Y2O3为原料,在密闭反应器中采用水热法合成氢氧化钇纳米管. 分别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方法对所合成的氢氧化钇纳米管进行了物相、形貌、成分表征和热稳定性分析. 对影响氢氧化钇纳米管形成的反应条件如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进行了研究,采用透射电镜(TEM)分析了产物各个生长阶段的形貌,推测了氢氧化钇纳米管的形成机理. 研究表明: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钇纳米管材料的最佳合成条件是乙醇和水作为溶剂,pH值为11~12、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24h;氢氧化钇纳米管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钇前驱体的产生,第二阶段为钇前驱体转变为氢氧化钇纳米管.

关键词: 水热合成 , yttrium hydroxide , nanotubes

水热法合成氢氧化钇纳米管

田俐 , 陈稳纯 , 陈琳 , , 张馨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335

以Y2O3为原料,在密闭反应器中采用水热法合成氢氧化钇纳米管.分别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方法对所合成的氢氧化钇纳米管进行了物相、形貌、成分表征和热稳定性分析.对影响氢氧化钇纳米管形成的反应条件如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进行了研究,采用透射电镜(TEM)分析了产物各个生长阶段的形貌,推测了氢氧化钇纳米管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钇纳米管材料的最佳合成条件是乙醇和水作为溶剂,pH值为11~12、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24h;氢氧化钇纳米管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钇前驱体的产生,第二阶段为钇前驱体转变为氢氧化钇纳米管.

关键词: 水热合成 , 氢氧化钇 , 纳米管

钢合理炉料结构研究

高泽平 , 刘竹林

钢铁

通过对钢炼铁入炉炉料进行还原性及熔滴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炉料结构对高炉软熔带的影响;结合成本分析,指出了在当前条件下,钢炉料结构的合理搭配.

关键词: 高炉 , 炉料结构 , 试验研究

炼焦公司热回收焦炉选址优化

徐杨 , 王禄平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8.06.016

本文结合萨炼焦公司多年的热回收焦炉建设实践经验,对焦炉选址中应注意和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炼钢厂在建立长期可靠的焦炭供给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焦炉 , 热回收 , 选址 , 标准

钢3号高炉开炉技术的完善

高泽平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0.04.006

介绍了钢3号炉恢复性检修与中修开炉实践,并着重介绍了钢3号高炉中修开炉不烘炉,达产速度快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高炉 , 中修 , 开炉 , 实践

钢烧结技术指标优化试验研究

高泽平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1.03.002

根据钢烧结原料条件,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及调优试验,以确定最佳烧结条件,获得最佳烧结技术指标。

关键词: 烧结 , 技术指标 , 优化 , 试验

达表面形状对环量控制涡轮叶型性能影响

宋彦萍 , 陈焕龙 , 李亚超 ,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商业软件ANSYSCFX研究了具有圆形和椭圆形柯达表面的环量控制叶型在不同射流速度下的流场和性能。结果表明:小的射流速度和大的柯达表面型线曲率是导致射流分离的主要因素,采用高速射流绕流大曲率柯达表面能够获得较大气流角和膨胀比,但同时带来较大的能量损失,叶栅气动性能与柯达表面形状和射流条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 燃机涡轮 , 环量控制叶型 , 达表面形状 , 射流速度

钢线材加热炉能耗现状分析与节能对策展望

宋国良 , 傅志华 , 张全 , 谢锴 , 李先明 , 朱武星 , 贺珍美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0.05.014

通过对钢线材加热炉的热平衡测试分析,系统地总结了钢线材加热炉近年来节能降耗的生产实践.根据钢线材加热炉的实情,借鉴国内外同行业加热炉节能降耗的成功经验,对钢线材加热炉今后节能降耗的方向和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加热炉 , 节能降耗 , 对策

环量控制翼型中柯达效应的数值模拟

宋彦萍 , 杨晓光 , 李亚超 ,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针对网格疏密程度和湍流模型对利用柯达效应的环量控制翼型二维流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以实验结果为参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网格的疏密和湍流模型的选取对流场细节的捕捉和性能参数的预测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具有圆、椭圆和对数螺线形式柯达表面的环量控制翼型性能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射流层附壁与高曲率表面特征参数的关联.

关键词: 环量控制翼型 , 达效应 , 湍流模型 , 达表面形状

诺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贾丽华 , 曾晓丹 , 郭祥峰 , 王清滨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9.004

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9溶液中诺沙星(EFL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作用. 研究表明,二者的结合常数为4.16×105 L/mol,以其摩尔比为1∶1结合,给体(BSA)与受体(EFLX)间的距离r=4.40 nm. EFLX与BSA的相互结合作用为荧光静态猝灭过程.

关键词: 诺沙星 , 牛血清白蛋白 , 荧光猝灭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