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华
,
梁斐珂
,
邓龙
,
丁煜瀚
,
黄本生
,
梁建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02.020
通过显微组织分析、硬度测试、拉伸试验、冲击试验、腐蚀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手段,研究了焊条电弧焊(SMAW)不同焊接电流对X80钢低温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增加,热影响区(HAZ)晶粒粗化,并且软化现象更加明显;焊接电流在180~190A的接头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但当电流增加到190~200A时,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显著降低;各组接头腐蚀速率相差不大,范围在0.14~0.19 g/(m2·h),腐蚀膜具有较好的致密性,能够阻止腐蚀介质对基体继续进行腐蚀,从而达到较好的耐腐蚀效果.
关键词:
X80钢
,
焊接电流
,
低温焊接
,
显微组织
梁斐珂
,
孙德恩
,
陈思琦
,
黄佳木
,
裴晨蕊
中国表面工程
doi:10.11933/j.issn.1007-9289.2016.06.008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铬掺杂碳基薄膜在高温下与铝合金的磨损机理,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在YT15刀具表面沉积Cr/CrC/DLC单周期和Cr/(CrC-DLC)n多周期多层膜,在24、200和400℃下与A319和A390铝合金进行摩擦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仪、拉曼光谱仪、销盘磨损仪对薄膜的形貌结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多周期多层膜结构打断薄膜柱状生长,提高膜基结合力.两种薄膜表面粗糙度和硬度分别为4.3 nm和5.4 nm、9.8 GPa和9.0 GPa.磨球表面转移层由硅、石墨以及剥落的薄膜碎片组成,连续的转移层降低摩擦因数;但随着温度升高,转移层的连续性被破坏,导致摩擦因数升高.在高温摩擦过程中,多周期多层膜磨损逐渐释放出DLC子膜层,通过DLC子膜层的石墨化转变来保持低摩擦因数,提高薄膜寿命.薄膜磨损由室温的磨料磨损转变为高温的粘着磨损和犁沟磨损,其中由于A390含有初晶硅使磨损以犁沟磨损为主.
关键词:
碳化铬
,
类金刚石
,
摩擦因数
,
高温磨损
,
铝合金
张锐
,
尚新春
复合材料学报
考虑内部热传导,研究了格栅夹层梁一侧受热后的弯曲变形.认为变形后夹层结构中间腹板无弯曲.利用格栅夹层梁结构上的周期性,通过胞元结构的内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关系,得到了胞元两端内力和位移的关系.引入传递矩阵,建立了夹层梁内力和变形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应用所建立的模型计算了悬臂格栅夹层梁在其上表面受热后的变形.在格栅夹层梁包含的胞元数量较多、腹板高度较小且厚度与表板厚度相近的情况下,由本文模型计算得到的挠度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格栅夹层结构
,
热弯曲
,
变形
,
胞元结构分析
,
传递矩阵
陈康敏
,
曹芬
,
潘励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3.07.017
用金相、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开裂的客车纵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纵梁钢材冶金质量差,钢中存在较多的非金属夹杂物,降低了钢的力学性能;纵梁钢板外侧表面遭受外来敲击造成的条状凹陷伤痕,钢板热轧工艺不当,表层存在大块氧化夹杂物及微裂纹等热轧工艺缺陷,是导致其发生纵向开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纵梁
,
非金属夹杂物
,
裂纹
,
失效分析
王亚妮
,
袁昌盛
,
孔德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2.04.024
由于层压板梁的各向异性,载荷下结构响应和刚度特性难以确定.为了解决有限元方法在进行复合层压板梁的结构分析时参数确定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层压板工字梁的应力分析方法,并在MATLAB上编程实现,通过与理论计算值和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可行,且适合于进行参数化研究设计.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工字梁
,
截面特性
,
结构分析
王立辉
,
但启安
,
徐巍
,
李庆晓
物理测试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60094
某公司生产的货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枕梁下盖板开裂.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和金相检验以及对断口形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枕梁下盖板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符合要求,基体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枕梁下盖板受较大交变应力的作用,裂纹沿枕梁下盖板材料的轧制方向开裂,为疲劳断裂.
关键词:
盖板
,
裂纹
,
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