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凌三
,
梁本熹
,
张跃龙
,
唐辉尧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电化学和失重法研究N-烷基月桂酰胺(NALA)对硫酸溶液中碳钢腐蚀的缓蚀行为和吸附规律。实验表明,其缓蚀性能优良,主要属以阻滞阳极过程为主的缓蚀剂,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属化学吸附,在不同吸附阶段分别遵循Temkin和Frumkin吸附等温式。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
Corrosion inhibitor
,
Lauryl amide
曾宪桃
,
任振华
玻璃钢/复合材料
针对FRP加固混凝土梁界面特性研究的众多问题,研究了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本构模型问题,界定了被加固混凝土梁体中介质与界面,找出了界面粘结剪应力的获取方法困难的原因,分析了界面滑移量的组成及刚体滑移以及界面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参数及其适应性,对FRP加固混凝土梁FRP-混凝土界面的本构模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归纳和评价,并提出了FRP-混凝土界面特性研究的宽缺口梁试验法.
关键词:
纤维增强塑料
,
加固
,
混凝土梁
,
界面
,
本构模型
,
分析与评价
王飞
,
赵学增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2.014
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是微纳米领域重要的微力传感器,而微悬臂梁的杨氏模量又是决定其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由于微悬臂梁的尺寸处于微米级,有些特征尺寸甚至达到纳米级,常规的测试结构材料特性的检测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需求,急需研究新的测试方法和装置对微悬臂梁的机械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悬臂梁振动固有频率测试的杨氏模量测试方法.使用本方法时,首先建立待测微悬臂梁在空气中的振动模型,并使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计算结构尺寸相同但杨氏模量不同的各种微悬臂梁在空气中的振动固有频率,然后实际测量微悬臂梁的振动固有频率,和实验结果最接近的仿真结果所对应的杨氏模量参数就是待测微悬臂梁的杨氏模量.本文最后对Mikromaseh公司生产的NSC型探针的杨氏模量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
微悬臂梁
,
杨氏模量
,
频率测量
张锐
,
尚新春
复合材料学报
考虑内部热传导,研究了格栅夹层梁一侧受热后的弯曲变形.认为变形后夹层结构中间腹板无弯曲.利用格栅夹层梁结构上的周期性,通过胞元结构的内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关系,得到了胞元两端内力和位移的关系.引入传递矩阵,建立了夹层梁内力和变形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应用所建立的模型计算了悬臂格栅夹层梁在其上表面受热后的变形.在格栅夹层梁包含的胞元数量较多、腹板高度较小且厚度与表板厚度相近的情况下,由本文模型计算得到的挠度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格栅夹层结构
,
热弯曲
,
变形
,
胞元结构分析
,
传递矩阵
蒋宝坤
,
张渲铃
,
李映辉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0702.004
首先,基于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本构关系推导了旋转复合材料梁轴力和弯矩的表达式,分析了温度和湿度对轴力和弯矩的影响,然后,基于d' Alembert原理建立了旋转复合材料梁摆振控制方程,并应用Galer-kin法进行求解,分析了温度和湿度对旋转复合材料梁刚度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湿热环境对旋转复合材料梁摆振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环境对旋转复合材料梁的摆振频率和模态影响显著,摆振频率随湿热环境加剧而降低,热膨胀效应对摆振频率的影响大于材料性能变化对其的影响,湿热环境与旋转的联合作用使模态的节点位置发生明显偏移.
关键词:
湿热环境
,
旋转
,
复合材料梁
,
Galerkin法
,
摆振特性
陈康敏
,
曹芬
,
潘励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3.07.017
用金相、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开裂的客车纵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纵梁钢材冶金质量差,钢中存在较多的非金属夹杂物,降低了钢的力学性能;纵梁钢板外侧表面遭受外来敲击造成的条状凹陷伤痕,钢板热轧工艺不当,表层存在大块氧化夹杂物及微裂纹等热轧工艺缺陷,是导致其发生纵向开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纵梁
,
非金属夹杂物
,
裂纹
,
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