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747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Mg及其合金的阳极氧化技术进展

张永君 , 严川伟 , 一等

腐蚀学报(英文)

综述了阳极氧化技术在增强Mg及其合金耐蚀性和有关 Mg阳极氧化现象、成膜机理和膜的成分及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Mg , mgnesium allys , anodizing

铁矿首采区采矿方法选择及评价

姜峰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12.007

简要介绍了草铁矿首采区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初步设计推荐的采矿方法和矿山拟采用的采矿方法;并对垂直矿体走向的分段矿房采矿法和VCR法进行了综合比较,VCR法明显优于分段矿房采矿法;提出了VCR法在凿岩、爆破、出矿工艺、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关键词: 分段矿房采矿法 , VCR法 , 铁矿

排山金矿降低采矿损失贫化技术措施及实践

李传迎 , 吴天赐

黄金 doi:10.11792/hj20161009

排山金矿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采矿法,中深孔崩矿,采矿损失贫化管理十分重要。分析了影响排山金矿采矿损失贫化的主要因素,介绍了采场再次圈定,中深孔爆破参数、爆破方式、底部结构、采矿工程优化设计选择,重视和加强现场施工及制度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技术管理措施的实施得到很好的应用效果,降低采矿损失率约3%,矿石贫化率约2%,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 采矿损失率 , 矿石贫化率 , 大块率 , 中深孔爆破 , 采矿工程优化 , 施工管理

广西凌云县红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杨鹏喜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805

红卜金矿床属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位于凌云县弄广—沙里环台大断裂带上。矿区构造相对简单,出露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浊流沉积碎屑岩。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归纳总结了找矿标志。研究表明,古岩溶剥蚀面上的层间断裂带为成矿有利部位;中三叠统百逢组第二段的浊流沉积碎屑岩是金矿床的控矿围岩及矿源层;硅化、黄(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围岩蚀变较好的地段金品位相对较好;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显示有Au、Ag、As、Sb综合异常的地段往往能找到金矿(化)体。应加大对矿床中深部的地质找矿工作,有望进步增加储量。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找矿标志 , 红卜金矿床 , 广西

排山黄金矿业公司碎矿除尘系统改造实践

梁国海 , 刘强 , 王丽娜 , 刘金刚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219

排山黄金矿业公司选矿厂原处理能力1200 t/d,后陆续扩建至3000 t/d,而碎矿配套除尘系统直没有更新,除尘效果不好,工作环境较差,严重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2012年,该公司采用高效滤筒除尘技术对碎矿除尘系统进行了整体改造,改造后粉尘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粉尘治理 , 除尘系统 , 风量

矿体"二次圈定"在排山金矿的应用

武昌胜 , 李传迎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405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排山金矿的矿体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的现象逐渐增多,致使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波动幅度变大.以排山金矿的10个采场为例,通过采场"二次圈定"前后矿体的对比,绝大部分采场矿体在"二次圈定"前后变化较大,说明采场"二次圈定"在地质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通过采场"二次圈定"有效地降低了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直接提高了地质资源的利用率,为排山金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矿山地质 , 矿体 , 二次圈定 , 采场 , 采矿损失率 , 矿石贫化率 , 排山金矿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74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