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光引发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朱俊飞 , 龚灵 , , 李梦炜 , 赵倩 , 钱超 , 陈新志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0.05.021

紫外光固化技术由于其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胶粘剂等各领域.光引发剂是紫外光固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开发和发展对紫外光固化产品的进步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传统光引发剂的分类、主要性能以及合成方法,并指出了光引发剂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各种新型光引发剂的优点和特性以及制备方法.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 芳香重氮盐 , 芳香酮 , 酰基膦氧化物 , 芳香鎓盐 , 双光子

青海湖氏盐单胞菌QHL5四氢嘧啶合成影响因素分析?

朱德锐 , 龙启福 , 沈国平 , 李丹丹 , 刘德立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1.2014041201

以青海湖野生菌株Halomonas ventosae QHL5为材料,初步探讨了多种因素对胞内相容溶质四氢嘧啶( Ectoine)合成的影响.通过设置OSM培养基( Oesterhelt?Stoeckenius medium)的不同单因素诱导条件( Na+、K+、Mg2+、pH和温度等),培养 QHL5菌株,并采用80%乙醇抽提 QHL5胞内四氢嘧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检测.结果表明,QHL5胞内四氢嘧啶积聚的最佳单因素培养条件为Na+浓度为1.5 mol·L-1,K+浓度为0.75 mol·L-1,Mg2+浓度为0.2 mol·L-1,pH 8.0和35℃.在优化条件下,QHL5积聚的四氢嘧啶最大浓度为379.6±8.26 mg·L-1,达到167.1±3.64 mg·g-1细胞干重. QHL5胞内的四氢嘧啶合成受到Na+的渗透刺激作用,生物量却受到高浓度Na+的抑制,低浓度Mg2+(0.1—0.6 mol·L-1)和中浓度的K+(0.5—1.2 mol·L-1)对四氢嘧啶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的渗透刺激作用.与已报道的四氢嘧啶合成菌株相比,QHL5能合成单一的、高浓度的四氢嘧啶,具备潜在的商业制备和应用开发价值.

关键词: 青海湖 , Halomonas ventosae , 相溶物质 , 四氢嘧啶 , 影响因素

磺甲基化腐植酸缩聚物的合成及性能应用

张光华 , 张昕玮 , 李俊国 , 郭艺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4.042

以腐植酸、甲醛、对氨基苯磺酸钠、尿素等为原料,依次经过磺甲基化、缩聚反应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侧链结构的腐植酸分散剂,磺甲基化腐植酸缩聚物(简称 HBF)和磺甲基化腐植酸脲醛缩聚物(简称 HBUF)。通过对比考察了两种分散剂对陕西长煤的水煤浆的成浆性能、浆体稳定性能以及两种分散剂在煤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具有较长侧链的 HBUF分散剂具有较好的分散降粘效果,其用量为0.45%时,长煤的最高制浆浓度达68%,两种分散剂在煤颗粒表面均呈现单分子层吸附特征,其中 HBUF吸附量大,吸附平衡常数高。

关键词: 磺甲基化 , 腐植酸 , 水煤浆 , 分散剂

聚羧酸盐SAS/MAA/APEG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张光华 , 屈倩倩 , 朱军峰 , 卫颖菲 , 王鹏 , 付小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甲基丙烯酸(MAA),烯丙基磺酸钠(SAS)为单体,在引发剂过硫酸钾(K2S2O8)、阻聚剂对苯二酚作用下直接聚合得到一系列具不同侧链长度的三元聚醚聚羧酸盐分散剂.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热力学性能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将其作用于长煤制浆,考察了浆体的表观黏度、流变性、Zeta电位、最大成浆浓度和稳定性,并测定和煤的接触角.结果表明,侧链长度为SAS/MAA/APEG1000(n=23)的聚羧酸盐分散剂在最佳用量为0.4%时,水煤浆最高制浆浓度可达到72%,Zeta电位由-12.6 mV变化到-53.1 mV,具有良好的润湿效果,对长煤具有更好的降粘、分散和稳定作用.

关键词: 聚羧酸盐 , 分散剂 , 烯丙基聚乙二醇 , 侧链长度

长侧链聚羧酸盐SSS/AA/MPEGAA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光华 , 李元博 , 朱军峰 , 贾宇荣 , 葛磊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0.021

以丙烯酸(AA)和4种不同侧链长度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50,500,750,1000)先酯化合成大单体(MPEGAA),再以丙烯酸、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单体,在引发剂过硫酸钾、链转移剂异丙醇作用下聚合得到4种具有不同侧链长度的聚羧酸盐分散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热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将其作用于长煤制浆,考察了浆体的表观黏度、最佳添加用量、最大成浆浓度、Zeta电位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侧链长度为 PC500(n=11)的聚羧酸盐分散剂降黏效果最佳,且最佳用量0.4%(质量分数)时,水煤浆最高制浆浓度可达到68%,Zeta 电位由-11.2 mV变化到-41.5 mV,对长煤具有更好的分散降黏和稳定的作用.

关键词: 聚羧酸盐 , 分散剂 , 结构表征 , 侧链长度

羧基/磺酸基含量对聚羧酸盐水煤浆分散剂性能的影响

王睿 , 张光华 , 朱军峰 , 何志琴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3.021

以甲基丙烯酸(MAA)、烯丙基磺酸钠(SAS)按一定比例合成了5种含有不同—COO-1/—SO3-1比值的聚羧酸盐水煤浆分散剂PMAS系列.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作用于长煤制浆,在用量0.4%(质量分数)时,水煤浆浆浓为65%时,考察了浆体的表观黏度与—COO-1/—SO3-1比值的关系,在不同浓度下的zeta电位以及pH值对水煤浆应用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当—COO-1 /—SO3-1比值为约3.238时,浆体的表观粘度最低,稳定性理想,此时浆体的zeta电位能达到-38 mV,水煤浆粘度随着pH值的增大逐渐降低,当pH值大于10时水煤浆粘度趋于稳定.

关键词: 聚羧酸盐 , 分散 , 羧基 , 磺酸基 , pH值

原始晶粒尺寸对低碳钢中铁素体动态再结晶的影响

李龙飞 , 杨王玥 , 孙祖庆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4.02.006

采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单轴热压缩实验,研究了4种不同原始晶粒尺寸的低碳钢在变形温度为700和600℃,应变速率为101-10-3s-1条件下的变形特性及组织演变规律,探讨了原始晶粒尺寸和热加工参数Z值对铁素体动态再结晶过程的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变形条件范围内,4种不同原始晶粒尺寸的低碳钢均可发生铁素体动态再结晶,原始品粒尺寸的减小,不但在恒定Z值条件下有利于动态再结晶过程的进行,而且使铁素体可以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Z值和发生不连续动态再结晶的临界Z值均增大.形变强化相变生成的细小铁素体晶粒在热变形时易于发生动态再结晶,只要控制好热加工参数,可以利用动态再结晶过程,进一步细化形变强化相变生成的铁索体晶粒.

关键词: 铁素体动态再结晶 , 低碳钢 , 原始晶粒尺寸 , 热加工参数Z

梳形聚羧酸盐AMPS/MAA/MAAMPEG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朱军峰 , 王佩 , 张光华 , 李俊国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5.038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氧乙烯单元数为11,23)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原料制得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化单体(MAAMPEG);再以该酯化单体、甲基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制得具有不同长度侧链的梳形聚羧酸盐(PC)分散剂AMPS / MAA /MAAMPEG(AMAPEG).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对分散剂分子的结构、分子质量及分布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和工业分散剂萘磺酸盐(NSF)用于长煤制水煤浆,结果表明,所得目标聚合物的Mw为2×104~3×104,分子量分散系数D在约为1.3,煤质量浓度为65%时,最佳用量为0.4%,浆体粘度约为447 mPa·s,zeta电位达到-56 mV,比萘磺酸盐具有良好的润湿效果,更好的降粘分散和稳定作用.

关键词: 聚羧酸盐 ,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 甲氧基聚乙二醇 , 水煤浆 , 分散剂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