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IC10合金TLP扩散焊技术与应用研究

侯金保 , 董宝明 , 欧阳小龙 , 张蕾 , 魏友辉

钢铁研究学报

IC10合金是Ni3Al基金属间化合物,它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用研制的镍基中间层合金KNi-1、KNi-2、KNi-3进行了TLP连接试验,发现中间层合金的铝含量对接头组织有明显影响.还对接头进行了高温拉伸、高温持久等测试,获得接头强度达到基体强度80%的TLP扩散焊接技术.

关键词: IC10合金 , 中间层 , TLP连接 , 接头组织 , 强度

空气与高温烧结水泥颗粒球间气固换热规律研究

罗峰 , 欧阳小龙 , 高诚 , 黄愚 , 胥蕊娜 , 姜培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空气与高温烧结水泥颗粒的气固换热规律进行了非稳态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通过实验分析了空气速度、颗粒初始温度、颗粒大小对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水泥颗粒直径为8.88cm和5.94cm,水泥颗粒初始温度约为500℃和700℃,空气速度范围1—4m/s,得到了实验范围内空气绕流烧结水泥颗粒的对流换热经验关联式。结果表明:高温烧结水泥颗粒冷却过程中辐射换热热流密度与对流换热热流密度相当,不可忽略;实验所得准则数Nuf与Red的指数关系为0.5。对直径为8.88cm的水泥颗粒对应的试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误差在20%以内。

关键词: 烧结水泥颗粒 , 气固换热 , 高温 , 实验 , 数值模拟

煤燃烧超细颗粒物生成和控制的实验研究

王春梅 , 张军营 , 周英彪 , 郑楚光 , 赵永椿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了解煤燃烧过程中温度对超细颗粒物生成的影响和吸附剂抑制超细颗粒物生成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小龙潭褐煤的滴管炉燃烧试验.收集的超细颗粒物的尺寸分布已经在不同的操作参数下进行了测量.超细颗粒物主要通过汽化-成核-冷凝机理形成.因为小于100 nm的颗粒物没有得到充分的控制,一种加入蒸汽吸附剂的方法在煤燃烧系统中得到应用,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超细颗粒物的生成.

关键词: 超细颗粒物 , 温度 , 吸附剂 , 煤燃烧

富氧燃烧气氛下无机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

伍夷飞 , 赵永椿 , 张军营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热力学平衡计算方法对小龙潭高钙飞灰在燃后区低温烟气下无机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常压下,常温~1000℃范围内,重点分析了烟气中CO2浓度和SO2对飞灰中无机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烟气区,Ca、Mg组分易发生碳酸化反应.CO2浓度会影响碳酸化反应的进行,而SO2的存在会极大地促进硫酸盐的生成,从而抑制碳酸化反应.

关键词: 富氧燃烧 , 飞灰 , 无机元素 , 迁徙

燃煤飞灰物理化学特性及其润湿机理研究

李海龙 , 张军营 , 赵永椿 , 张凯 , 张立麒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小龙潭电厂燃煤飞灰及其不同粒径范围的分级灰为对象,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离子色谱、Zeta电位、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研究了飞灰的物理化学特征.同时采用沉降实验、表面张力实验研究了三种不同润湿剂对飞灰的润湿性能.研究发现,溶液对飞灰的润湿能力不仅取决于其气液界面张力,还与飞灰的组成、表面电位以及形貌特征密切相关.亲水性物质含量的增加,颗粒表面电荷与润湿剂分子间的静电吸引,颗粒表面的棱角孔隙等均可以促进其润湿;温度越高飞灰润湿性能越好,且温度对飞灰润湿过程影响较大,温度较高(60℃)时润湿剂种类及浓度对飞灰润湿过程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飞灰 , 润湿 , 表面张力 , 煤燃烧

高钙飞灰的矿物学组成及微区特征研究

赵永椿 , 张军营 , 王宗华 , 李扬 , 丁峰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小龙潭电厂飞灰及不同密度级的分选灰的矿物学和颗粒微区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高钙飞灰中的含钙矿物主要包括石灰,硬石膏,钙黄长石,镁黄长石和氢氧钙石;同时含有少量斜硅钙石,方解石,钙铁石,陨硫钙石,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不同密度级分选灰矿物组成和微区特征差异很大.石英、莫来石主要存在于低密度级飞灰;石灰、硬石膏在漂珠中明显富集;斜硅钙石和钙铝榴石主要存在于沉珠中;含铁矿物赤铁矿,磁铁矿以及钙铁石在重灰和沉珠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漂珠和轻质灰.

关键词: 高钙飞灰 , 密度分选 , 矿物学 , 微区特征 , 煤燃烧

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产品及食用油中氟乐灵的残留量

王莉 , 夏广辉 , 沈伟健 , 吴斌 , 张睿 , 陆慧媛 , 沈崇钰 , 赵增运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12013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水产品及食用油中氟乐灵残留量分析的分散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方法。水产品及食用油经乙腈提取,4℃冷藏后,采用分散型固相萃取法净化,由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技术进行测定与确证,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在1~40μg / L 范围内氟乐灵农药的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定量限(LOQ)为0.02μg / kg;对鳗鱼、烤鳗、梭子蟹、小龙虾、猪油和橄榄油等6种复杂基质进行1.0、2.0和3.0μg / kg 等3个水平的添加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均处于80%~100%之间,RSD≤10.3%;无干扰现象出现。该方法可作为水产品及食用油中氟乐灵残留检测的确证方法。

关键词: 分散型固相萃取 , 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联用 , 选择离子监测 , 氟乐灵 , 水产品 , 食用油

超临界水活化褐煤制取活性炭

程乐明 , 姜炜 , 张荣 , 毕继诚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7.03.012

以超临界水(SCW)活化褐煤制取活性炭为目的,在半连续SCW反应装置上,研究了活化温度(600℃~700 ℃)、压力(0.1MPa~30MPa)和KOH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15%)对小龙潭褐煤所制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活化温度有利于煤转化率、活性炭BET比表面和碘吸附值的增加,同时中孔比例也明显升高.与相同温度下常压水蒸气活化相比,SCW活化反应有利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中孔比例的升高.650℃时活化压力由0.1 MPa升至25MPa,活性炭BET比表面增加74%,中孔所占比例增加38%左右.煤中添加质量分数10%KOH可进一步促进孔隙生成,活性炭BET比表面可达825 m2/g.此外,KOH还可与煤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通过酸洗脱除活性炭中的灰分至质量分数2%以下.

关键词: 褐煤 , 活性炭 , 超临界水 , 比表面 , 孔结构 , 活化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