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瑞
,
周艺峰
,
聂王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癸二酸丁二醇酯)的无规共聚物(PBSu-co-PBSe)。通过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和酶降解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共聚酯的晶体结构随着癸二酸含量的增加发生了改变,并产生了共结晶行为;DSC分析得出,随着PBSe组分在共聚酯中含量的增大,产物的熔点(Tm)由84.8℃降低至46.7℃,然后升高至55.9℃,玻璃化温度(Tg)单调降低至-58.7℃;TGA分析表明,癸二酸的引入提高了聚酯的热稳定性;酶降解测试得出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当PBSe占共聚酯含量的40%时,产物具有最快的降解速率。
关键词:
生物降解聚酯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癸二酸
,
共聚改性
,
酶降解
郑洪岩
,
杨骏
,
朱玉雷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4.004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常压下铜铬系催化剂对1,4-丁二醇气相脱氢制γ-丁内酯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Ca、Ba助剂的Cu-Cr催化剂在180~200 ℃,液时空速0.3~0.7 h-1,氢醇摩尔比15~30的条件下,1,4-丁二醇转化率≥99.9%,γ-丁内酯产率≥96%. 通过XRD和TG/DTG表征发现,Cu0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Cr的存在促进了Cu的高度分散,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 助剂Ca和Ba的加入,降低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提高了γ-丁内酯的产率.
关键词:
丁二醇
,
气相脱氢
,
γ-丁内酯
,
Cu-Cr催化剂
王传兴
,
朱来响
,
高传慧
,
李东阳
,
武玉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衣康酸(IA)、癸二酸(SA)和1,4-丁二醇(BDO)为反应单体,采用熔融酯化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衣康酸丁二醇酯癸二酸丁二醇酯)(PBIS).采用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热失重分析和酶降解测试等方法对共聚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凝胶渗透色谱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共聚酯中衣康酸含量的增加,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先减小后增大;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得出,产物的熔点和结晶温度随衣康酸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热失重分析表明,共聚酯拥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酶降解测试得出共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且降解速率随衣康酸含量的增加而加快.
关键词:
生物降解聚酯
,
衣康酸
,
癸二酸
,
熔融酯化缩聚
,
酶降解
周永璋
,
丁毅
,
陈步荣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3.04.017
研究了丁二酰亚胺无氰镀银工艺中各组分含量的变化,对银镀层在附着力、光亮度等方面性能的影响,找出各自的最佳配比;通过改变阴极电流密度、pH值考察对银镀层质量的影响,找出最佳工艺条件,得到适宜的丁二酰亚胺无氰镀银工艺.
关键词:
丁二酰亚胺
,
无氰镀银
,
外观
,
结合力
,
电沉积速度
,
阴极电流效率
何小全
,
赵彩霞
,
邹国享
,
李锦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6.002
以1,4-丁二醇(BDO)、丁二酸(sA)和二聚酸(DA)为原料,采用先酯化后缩聚的两步法合成一系列聚(丁二酸丁二醇-co~二聚酸丁二醇)酯(PBSBDA).采用核磁共振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台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分析聚酯结构组成及结晶行为.研究发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与PBSBDA同为单斜α晶系,无晶型变化;球晶形貌呈环带状,球晶形态随化学结构和结晶温度改变.利用Avrami方程分析聚酯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Avrami指数(n)均在2.2~2.8之间,聚酯主要表现为异相成核的三维球晶生长,DA单体的引入没有改变其成核方式和生长方式.聚酯的熔融-重结晶行为使其在等温结晶后的升温过程中呈现熔融双峰.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co-二聚酸丁二醇)酯
,
等温结晶动力学
,
环带球晶
刘跃军
,
谢伟
,
刘亦武
,
范淑红
,
刘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己二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再用尿素与其通过高温熔融缩聚反应合成了己二酸-丁二醇-尿素共聚物.考察了尿素含量对共聚物热稳定性、结晶性能、吸水率和降解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丁二醇和尿素总量与己二酸的物质的量比n(丁二醇+尿素)∶n(己二酸)为1.16∶1,丁二醇和尿素的物质的量比n(1,4-丁二醇)∶n(尿素)为5∶1时,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约为1×104,对比PBA,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吸水率和降解性能等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尿素
,
己二酸丁二醇酯
,
共聚改性
,
降解
张庆
,
成旦红
,
郭国才
,
郭长春
,
胡佩瑜
材料保护
以镀层表面形貌、结合力、抗变色性能和显微硬度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丁二酰亚胺无氰脉冲镀银工艺参数,并与直流条件下的镀银层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脉冲电镀所得镀层表面存在较多微型凹孔,其显微硬度及抗变色性能优于直流镀银层,晶体直径也小于直流镀层;脉冲电流区间略小于直流电镀.镀液分散性稍好于直流电镀.
关键词:
无氰镀银
,
脉冲
,
丁二酰亚胺
,
正交试验
,
镀层性能
刘晓燕
,
温晋嵩
,
孔淑香
,
刘超
,
陈晓锐
,
龚兴宇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1.02.013
将马来酸二正丁酯(DBM)/富马酸二正丁酯(DBF)与醋酸乙烯(Vac)乳液共聚,合成了DBM/DBF质量分数分别分10%、20%和30%的DBM(DBF)/Vac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聚合物结构,利用差热量热仪(DSC)测定了所得共聚物的Tg,并运用线性拟合的方法测算出马来酸二正丁酯均聚物和富马酸二正丁酯均聚物的表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7℃.
关键词:
马来酸二正丁酯
,
富马酸二正丁酯
,
玻璃化转变温度
,
醋酸乙烯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