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国军
,
苏朝晖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3.003
合成了具有立方笼状结构的磺化八苯取代倍半硅氧烷(SOPS),经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确认了产物的结构.用携带负电荷的SOPS与聚丙烯胺(PAH)进行层层组装,制备了纳米复合超薄膜.通过改变PAH溶液的pH值调节SOPS与PAH的组装行为,用石英晶体微重量天平(QCM)、紫外可见光谱(UV-Vis)、接触角(CA)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组装过程.结果发现,SOPS作为一种寡电荷小分子.在与PAH进行组装时有脱落现象发生,但是在合适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实现SOPS与PAH的均匀增长.制得复合多层膜.
关键词:
层层组装
,
聚倍半硅氧烷(POSS)
,
聚电解质
,
复合多层膜
罗鹏
,
金鑫
,
徐承伟
,
薛致远
,
高强
,
张永盛
腐蚀与防护
采用GPS卫星同步断电法对忠武管道进行了断电电位测量,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忠武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结果表明,三层PE管道相比于环氧粉末涂层管道更容易出现过保护现象,而且还容易受到干扰;电位是反应管道所处状态的主要指标,阴极保护系统的通电电位呈规律分布,但断电电位影响因素复杂,无明显规律.
关键词:
阴极保护
,
通电电位
,
断电电位
密文天
,
张雪松
,
辛杰
,
穆军青
黄金
doi:10.11792/hj20161004
孔沙湾金矿床位于老挝中辽地区的西部巴莱县,矿床金平均品位达3.65×10-6。在下二叠统的剪切构造带中发现厚度大于300 m的透镜状、细脉状金矿(化)体,判断该地层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位。金矿体的产出受NNE向为主的宽缓复式褶皱、断裂和纵向、NNW向的断裂、次级褶皱以及横向次级断裂控制,同时矿区大量节理裂隙、面理构造以及众多小型次级断裂构造发育。矿区单元素异常总体呈NE向,与矿区大断裂构造方向一致;硅质岩及角岩中的Au元素异常平均值较高,达0.021×10-6及0.022×10-6;二叠系玄武岩和硅质岩中Au元素异常值最高,达0.69×10-6,具备良好的成矿远景。推断孔沙湾金矿床类型属于为受构造和次级构造破碎带控制的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关键词:
孔沙湾金矿床
,
元素异常
,
成矿远景
,
金矿床类型